盼着放寒假的心思揪得紧,琐碎的日常工作总是会让人有一点焦虑感。这种焦虑就像一种腐蚀剂,让你在日与夜的交替中 ,想抱住一捆救生原木,让自己有一些喘息的机会。
终于放假了,教室的座位整整齐齐的,给我一种人去楼空的茫然。这种茫然,丝毫没有延续放假后雀跃的心情。
这个学年,我调到一所新学校上班,已经习惯了每天早起晨跑后进寝室,晚自习后进教师宿舍的日常。这种忙碌的日常,对于自己来说 ,是一种躲避中年危机的利器。
生命是一场体验,我们不能让自己有茫然与懈怠。于是,我坐上公交车,辗转去乡下探望自己的母亲。
母亲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年逾古稀还在农村劳作。我说娘啊,你要注意休息,别让自己累着了。
娘说,不做事才没趣呢!每一个人都有一双手,可以用这双手来创造世界呢!我知道如果我再跟理论,娘就会搬出她学过的那一句上学时候背下来的话,“劳动能创造世界”(毛主席语录里的)。
望着娘腰弯到地上去了的模样,依然在忙着准备年货。她跟邻居买了糯米,做了糍粑,正弯着腰把一个大的糍粑切好。一边切着糍粑一边念叨,这一些要留给谁,那一些要留给谁,唯独没有想到要留给自己吃几块。本来我还想跟娘理论几句,望着娘那种热乎劲儿,就没有说什么了。
从乡下回城里,我就跟着小姑子去逛街。逛街也是增长见识的机会呢!现在网购如此发达,实体店的生意确实难做。
我看小姑子她们跟商贩们讨价还价,在这种衣帽市场里,才感觉到人间的烟火气。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与世隔绝的。当我们走出家门,跟不同的人接触,就会获得对这个社会更多的认同感。年少的时候,跟娘去集市上买东西,看到大人们为了几毛钱争吵得面红耳赤,心里觉得有些厌倦。等到自己长大成家立业,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对于这种讨价还价不再厌倦,生活就是如此。柴米油盐酱醋茶,谁也逃脱不了一地鸡毛的琐碎。
放假后,住回自己家里,搞好家里的卫生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于是,我会盘算好,先从那一个区域开始打扫。从清洗抽油烟机到整理废弃物品;从用毛巾把家里地板一块一块擦干净……汗水湿透后背,等我看到窗明几净的居室,心里的惬意油然而生。
放假后,我们依然要在忙碌中度过每一天。只是,我们可以随意一些安排自己的时间。什么时候去看望朋友;什么时候去市民文化中心的图书馆读书;什么时候为自己煮好一碗面条……
这些忙碌的日常,让我们在放假后不再有懈怠的思想。冬天的暖阳在窗外铺开,楼下有小径。小区的白天是欢乐的,夜晚又是静谧的时光。
原来,我们是无法阻止冬去春来的时光匆匆。我们只有在自律自省中,去获得内心的充实。这种获得,是一种自觉抵制不良习惯的坚持。
放假时间我们要不断调试自己的心态,自己内心是否丰盈,都在自己的规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