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之交,寻访箴言书院。一同前往的有学友军民美女,同事干辉先生。 立夏的这一天,骤雨停歇下来,阳光普照江南水乡。从银城大市场出发,小汽车驶向一条乡间公路,行至靠近原益阳县一中路段,颠簸不已。经过这所学校不到500米的距离,就来到益阳市赫山区的“文化名片”箴言书院。
胡林翼题词熠熠生辉
箴言书院1853年开始筹建,1864年建成,时称“三湘第一院”。箴言书院是晚清名臣胡林翼出资捐建的,官府不予拨款,靠书院学田840亩收入来运转。 胡林翼之父胡达源在道光十五年(1853)以规诫教育为目的,编成《弟子箴言》一书。从“一本书”到“一座院”,用了30多年时间。
胡林翼在家书(写于1860年二月初二)里,主要论述了创办箴言书院的原委。在他留下的三句名言里,这一句“破天下之至巧者以拙,驭天下之至纷者以静”足以展现胡林翼做人处事的智慧。他捐建箴言书院的目的一目了然,在回馈家乡的格局里,胡林翼做到了自己想做到的层面。
今日的造访,在走上这百年书院的台阶就十分震撼。眼前看到的箴言书院是在2022年7月初,启动恢复建设的。 烫金的四个大字“箴言书院”,当年是胡林翼亲笔题名。这位晚清军政重臣,湘君重要首领,是湖南省益阳县泉交河人。他6岁开始由祖父胡显韶授读,8岁入私塾,他著有《胡文忠公遗集》。
当我看到牌匾上“箴言书院”这四个大字,想到胡林翼家书里展现的“忧国如家,一廉如水”精神内涵,我的内心有很深的触动。这位晚清的才子,他文韬武略,见识颇丰。为什么在他久病之后,弥留之际,心心念念这个箴言书院的建成?
历史的风尘,扫过百年的沧桑。这始建于清咸丰三年的书院,位于瑶华山麓,前临志溪水。箴言书院在益阳的百年史册里,文脉流芳。胡林翼的先见之明,就是以军政重臣的身份,把回馈家乡的深情写在今日我们看到的牌匾里。 这种题词,是一种无声的呐喊,秉承胡氏家族的儒墨情怀,彰显匡扶后人的精神坐标。
我在立夏的艳阳里,一笔一划读着“箴言书院”这四个大字,每一笔都在我心里划痛。我的痛点是晚清名臣胡林翼的英年早逝,是益阳这座千年古城在现代进化史上的步履沉重,是今日的际遇触动我怀旧的往事。在我年少轻狂的时候,我没有珍惜求学机会。
因为我的父亲,他是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曾经多么希望就读于重点初中的我,考进益阳县一中。甚至当年他都跟自己的恩师刘建奇老师(原益阳县一中名师)都已经说好,只要我考进县一中,就托付刘老师培养我。
这四个闪着金光的大字,一笔一画刻在我的心里。父亲的期盼已经落空,他已经追随他的恩师刘建奇老师作古。我只能期望我的孩子和学生,他们去扛起湖湘文化的旗帜,去读懂忧国忧民的人生哲理,不要辜负了这金光闪耀的题词。
箴言书院屋檐
对胡林翼生平的了解,我们可以去翻阅史册,可以去百度文库。
今日的风水宝地,在初夏的艳丽里有一种江南水乡的灵秀。 2015年,我带着58名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辗转3个省份找美术基地写生。这一次行程数千公里,到过江西南坪山,到过安徽的西递和宏村,爬过黄山。在21天的行程里,写了21篇游记。 所以,看屋檐对我来说 ,是一种习惯。
站在箴言书院的黑瓦白墙下,我仰望天空。这种仰望,是一种享受。 江南,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长在洞庭湖畔的我,喜欢在这样的初夏仰头望天空。天空的浩渺是一种诗意,新修的箴言书院庭院深深。这浩渺的天空,是布景,是帷幕。那立在屋顶的檐头,是一种召唤,是一种号角。
江南的灵秀在雨季,自古以来我们本土的木匠就已经懂得如何让建筑物更美观实用的原理 。 年少的时候,我喜欢在屋檐下听雨。喜欢屋檐下的雨,在一点一点的飘落下来。我会觉得春天的美妙在雨点的撞击力里唯美。
经年之后,我更喜欢看老家的屋檐。箴言书院的屋檐,完全符合了我对老家宅基地屋檐的回忆与想象。 或许,在一个世纪之前的某一天,胡林翼在自己的老家庭院,他也会这样仰望天空,他镇定思痛。在他父亲病逝之后,他才开始后悔自己的放浪不羁。
于是,他开始饱读诗书,不再沉溺声色犬马。他觉得自己的人生,要在这样仰望天空的时日里,开启新的篇章。
我知道,还有多少农家子弟,在吃着我们益阳的稻花香米长大,有的孩子正处在异国婚姻的悲剧里(益阳农村有从缅甸买媳妇的);有的孩子在父母离异童年阴影里不肯走出自己的认知;有的孩子早期教育匮乏……他们在困顿的时刻,仰望天空就是一种救赎。
如果他们能够来到箴言书院,在这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得到家国情怀的陶冶。他们的觉醒是一种思想上的解放,会触动他们的心弦。 屋檐依然是那样黑瓦的屋檐,时空流传。仰望天空的赤子之心,变成一种永恒。这种仰望,是一种觉醒与成长。我们在自省的路上,会看到自己跟别人的差距,会萌发新的思考。
箴言书院的“状元红榜”
在参观箴言书院的过程中,介绍益阳县一中的文化墙吸引了我驻足。 这里的历任校长,都秉承《弟子箴言》一书的治学理念。历年来高考,都是成绩斐然。
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就是从长泊湖中学考上这里的,后来考上国防科大,目前在湖南省通讯管理局工作。在2017年9月 ,我去湖南第一师范大学参加一次考试的时候,见过一次面。这位正光君依然保持朴素的农家子弟风采,遇见时他时我就在思考,是不是三年的益阳县一中的求学生涯,奠定了他一生求学的基石。
今天在箴言书院,看到三十年前的红榜,上面写着×××是哪一届的文科状元,或者是哪一届的理科状元。 退了色的红榜依然贴在墙上,彰显这块风水宝地,文脉灵动。 一个农家子弟成为一个文科状元或理科状元,对他的整个家族来说,会起到不可估量的引领作用。
箴言书院的选址 ,肯定是经过胡林翼的深思熟虑的,他选择有山有水的地方,这里虽然交通不便,但是适合读书。在苦读寒窗的日子里,听得到山泉水的一路叮咚,读书的乐趣里更增加一分情趣了。
箴言书院的重建,还增加了许多现代文化元素 。书院的藏书楼,更是一个值得去参观学习的地方。当年的胡林翼,把家藏的三万册书籍都捐给了箴言书院。
时间总是流逝,箴言书院的文脉在时值今日更彰显灵气。在这“五一”假期,前来参观学习的人都在认真读箴言书院文化墙的内容。 当我们一行三人,离开箴言书院走上归程时,对这里依然恋恋不舍。
在初夏的艳阳里,我们带着自己的虔诚,告别庭院深深的箴言书院。不舍离开是一种执念,是一种感悟湖湘文化厚重的认知里,多了几分感恩。感恩一路的陪伴,感恩今日的美好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