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年前的那个星期天,清晨的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户洒进屋里,照在母亲忙碌的身影上。她正将一只公鸡和半筐鸡蛋装进竹篮,准备去集市。母亲不识字,但脸上带着一丝期待,希望能换些零花钱贴补家用。我站在门口,看着她瘦弱的背影,心里莫名地涌上一股不安。
母亲走后,父亲坐在堂屋的木椅上,手里捏着一根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眉头紧锁。我知道,他又在盘算家里的开销。父亲高中毕业,成绩优异,但因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他脾气暴躁,性子急,但口才好,头脑灵活,喜欢处理村里的大小事务。他曾担任生产队长、会计和村长,喜欢串门、打牌,热衷于排场,一心想要当官。而母亲一字不识,忠厚老实,常常把家里事情无意向外人说,父亲因此说她是个傻子,始终看不上她。因为贫穷,两人稀里糊涂地结了婚,婚后生了三个儿子。父亲的压力越来越大,家庭矛盾日益加剧。
中午,母亲回来了,脸上带着疲惫和一丝不安。她将换来的钱交给父亲,父亲算了算,眉头皱得更紧了。“怎么少了三块多?”他的声音低沉而冰冷。母亲愣住了,不知所措地低下头:“我……我不识字,不会算账,可能被人骗了。”父亲猛地站起来,将钱摔在地上,怒吼道:“你连这点事都办不好,还能干什么?”母亲的眼眶红了,但她没有辩解,只是默默捡起地上的钱,放回桌上。
父亲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开始责骂母亲,言辞刻薄而伤人。母亲终于忍不住,哭着说:“我受够了!”她转身冲向门口,我冲上去紧紧抱住她的腿,哭喊着:“娘,你不要走,不要丢下我!”母亲的身体僵住了,她低头看着我,眼泪滴在我的脸上。她蹲下来,抱住我,声音颤抖:“娘不走,娘不走……”这样的场景,我已经记不清发生过多少次了。
有一次,乡下有人向母亲推销蛇酒,声称能治百病。母亲信以为真,买了二十多瓶。父亲得知后,又是一顿打骂。他指着母亲的鼻子,怒斥道:“你真是个傻子,这种东西你也信?家里本来就穷,你还乱花钱!”母亲低着头,眼泪无声地滑落。她不敢反驳,只是默默地承受着父亲的责骂。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大多是因为贫穷而引发的争吵。有很多次家里突然丢了几百块钱,父亲又打又骂母亲。后来才知道,是调皮的哥哥偷偷拿走了。即便是这样,父亲依然没有向母亲道歉;不但不道歉,还责怪母亲:“你连孩子都教育不好,连钱都放不好,你能干啥!……”
又有一次,父亲和母亲又因为叔叔拉我家树木(那时我家和叔叔家是一个大家庭,没有分家,很多东西都是共同所有的),母亲说:“你总是来拉木头,亲归亲,钱财要分均……”父亲不许母亲插手家庭里的事情,就又一次打骂母亲。他们越吵越凶,父亲开始用木棍打母亲。我上前去拦住父亲,母亲一闪身,木棍一下子打到我的额头上了,顿时鲜血直流。这时他们才停下来去给我找医生。这样的争吵非常多。我常常躲在门后,双手紧紧捂住耳朵,眼泪不停地流下来。有几次父亲抓起桌上的碗,狠狠地摔在地上,碎片四溅。我吓得尖叫一声,冲出去抱住母亲的腿,哭喊着:“你们别吵了,别吵了!”父亲愣了一下,随即怒吼道:“滚开!小孩子懂什么!”他一把推开我,我摔倒在地,膝盖磕在碎片上,鲜血直流。母亲赶紧跑过来,抱起我,眼泪簌簌地流淌在她的脸上。她强忍着悲伤问我:“疼不疼?娘给你包扎。”我摇摇头,紧紧抱住她,心里充满了无助和悲伤。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长大,去了城市谋生,离开了那个充满争吵和痛苦的家。但童年的阴影却像影子一样伴随着我,影响着我的性格和人生。让我变得敏感、多疑,害怕与人亲近,害怕再次经历那种无助和绝望。我常常想,为什么我的家庭总是充满了争吵和痛苦?我多么希望有一天,阳光能穿透这片阴霾,温暖我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