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位于太和县苗老集镇的北边,距苗老集镇3.5公里,距涡阳县高公镇4公里。一条小河蜿蜒流淌,将两县紧密相连:河西属于太和县,河东归于涡阳县。
这条小河如同慈母般滋养着这片土地。每当我回到故乡,总会登上黄土坝,凝望那清澈的河水。碧波荡漾,波光粼粼,它自北向南,如一条银链延伸至天际。
童年时,父亲常带我在河中嬉戏。我常常站在黄土坝上,眺望着弯弯曲曲的河道,直到目光不及的远方。我幻想乘一叶小舟,逆流而上,寻找它的发源地;我渴望拥有一双鸟儿的翅膀,在空中沿着河流飞翔,探寻它的尽头。望着这河流,我不禁感叹:多么顽强的水流,无论多么艰难的道路,都无法阻止它前进的脚步。它位于村庄东侧,乡亲们亲切地称它为“东大河”。据说,这条小河是祖辈们辛勤挖挑而成。每当我看到这宽阔的河流,都会由衷赞叹先辈们的智慧与勤劳。
四十四年过去,我依然深爱着家乡的小河。每年春天,我都会走到黄土坝,欣赏这里的风光。一艘小船在两岸间穿梭,载着村民的欢声笑语。绿油油的麦田一望无际,各种蔬菜茁壮成长,生机盎然。春风轻拂,垂柳在澄澈的河面上舒展,宛如少女披散的长发。蝴蝶在河边的杂草间起舞,蜻蜓在荷花上驻足,仿佛在编织一幅生动的画卷。垂钓者悠然自得。油菜花在黄土坝上散发清香,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香的气息。夏日,这里是游泳的“圣地”,伙伴们整日泡在水中消暑,笑声与水花交织成一片。白杨树哗啦啦地仿佛在宣誓某种誓言,矗立如哨兵站在两岸,为小河站岗。秋天,蝉鸣阵阵,蛙声片片,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芦苇随风摇曳,水鸭在芦苇间嬉戏。落叶飘零,仿佛为大地铺上一层金色的地毯。冬日,白雪飘飘,融入河中,不见踪影。河水结冰,伙伴们砸冰块,尽情游玩,寒冷的空气中飘荡着童年的欢笑。
家乡的小河不仅带来生活的乐趣,还提供了生活的保障。大旱时,机器从这里抽水灌溉庄稼,滋养着这片土地;洪涝时,村南头开闸放水,缓解灾害,守护着家园的安宁。
如今,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想起家乡的小河;它是我心灵的港湾,是我家中的温暖,又是一种无形的精神,不断鼓励我,勇敢地迎接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无论我身处何地,小河的潺潺流水声总在我耳边回响,提醒我永远保持坚韧、满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