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娄山脉的红果树
王剑
在云贵高原的大娄山脉深处,有一个好去处,她就是国家4A级的红果树风景名胜区。红果树在黔北重镇的遵义市绥阳县北郊,景区的交通很方便,位置也好。到绥阳县城几公里,到遵义城区约四十公里,到省城贵阳一百八十公里,到遵义机场四十分钟车程,属于遵义市一小时经济圈,妥妥的好位置。
贵州是全国县县通高速的第一个高原省份。高速公路的建设,加强了贵州与省外的经济联系和人员交往,缩短了省内各大市州县与县之间的距离。改变了外省人对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坏印象,为贵州的旅游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火爆的贵州旅游,有“五个一”工程之说。即:一棵树(黄果树大瀑布),一瓶酒(贵州茅台酒),一栋房子(遵义会议会址),一座山(佛教名山梵净山),一个寨子(西江千户苗寨)。事实上,作为公园省的贵州,东线西线,南线北线,旅游景点多了去了。所谓“五个一”工程之说,是那些搞旅游宣传的单位或部门,为了快速介绍贵州,结合一些口吻作的简要概括,不过也朗朗上口,可以以点带面,便于记忆。不过,我希望以后,中旅青旅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介绍贵州景点时,增加为“六个一”工程,红果树景区也算进去。
从贵阳出发,上了银白高速,感觉沿途的风景还没有看够,就来到红果树景区了。景区的潘副总,负责接待我们贵州省散文学会采风团。潘副总指引我们,开车子过道闸,蜿蜒深入景区内部,在一块电子显示屏跟前停下来。显示屏上,红色的数字在30000点以上跳跃,那是在实时监测景区的负氧离子含量。路的左侧,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下:“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的铭文。我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它是元末明初杰出的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明朝开国元勋、大预言家刘伯温刘基先生,对云贵奇山秀水的由衷赞美,是对云贵旅游美好前景的最好预判。
整理好队伍,潘副总带我们进入一个洞穴内。洞穴叫天缘洞,没想到洞穴竟然是个大餐厅,里面摆满了吃饭的圆桌和凳子。潘副总直接带我们进到一个耳洞。耳洞也是一个餐厅,大厅摆了十张桌子,挨着石壁,还有四个包房。这个耳洞,对我们来说,应该是VIP待遇了,因为特别,因为特殊嘛。刚才还在热汗淋淋,进入洞内的我们就被里面的冷气沐浴了个透心凉。男同胞们的夏天,穿戴不甚讲究,短衣汗衫的。女同胞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学会的女老师们,衣着就要整肃一些,必须彰显相应的观瞻和矜持。为此,对洞内的凉爽,她们感觉特别突出。刚才还是一副愁眉苦脸溽热难耐的表情,进洞后不到几分钟,就喜笑颜开了。老师们各自寻了张凳子坐下来,大家都在赞许洞内的冬暖夏凉,空气清新,天然氧吧。我也坐下来,任凭头顶的岩浆水,一滴一滴,冰冷地投进我的颈窝,享受一下一下的激灵,一次又一次的惊喜。我面向大厅,看着熙来攘往的人流。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抄着南腔北调,穿着各式装束,一批批,一群群的来到洞内,吃饭,喝茶,乘凉,休息。
苗家女孩银装素裹,银铃灌耳,步态轻盈的端上火锅,端上配菜,优雅地:“请用餐!”美轮美奂,无限风光。火锅是鸡火锅,是散养的山鸡,味道很纯正,也很独特。
吃完了山鸡火锅,享受了天然大空调的酥爽,办理了酒店入住,卸下包袱,潘副总陪同我们,到被誉为“贵州卡斯特地质博物馆”的红果树景区游览。为什么说是“贵州卡斯特地质博物馆”呢,潘副总这样介绍。他说,景区业态比较丰富,主要以瀑布,洞穴,峡谷为主。目前开放的景点,有天缘洞,天门洞,天星洞,卧龙宫,水帘洞,象鼻山,滴水观音,天生桥龙桥,高山流泉天然瀑布等原生态自然景观,这些奇特的自然风景,都是贵州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特征。
听了简要介绍,我们有如打了鸡血,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便步履匆匆,火急火燎的想尽早观赏景区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潘副总也不厌其烦,带领我们作了一一游览。于此同时,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景区除了自然生成的山水奇观外,景区管理层,还因势利导,开发了具有现代气息的玻璃吊桥,空中漂流,时空隧道,魔毯云梯,炫彩滑道,亲子乐园,观光电梯,溜索,缆车,游船,梅花鹿观赏园等游乐项目。在游客充分领略了大自然的雄奇美丽之外,还体验了玻璃吊桥,空中漂流的胆战心惊,时空隧道,魔毯云梯的穿越惊魂,以及缆车,游船,亲子乐园的悠闲放松。
人在旅途,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短暂的采风游历就要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依依惜别。在第二天的座谈交流会行将结束之时,潘副总作了临别赠言,说,洞林山水红果树,夏天温度20度。这里负氧离子富集,每立方米达到3万个,是解除心身疲惫,修身养性,会带来文思泉涌的好地方。衷心欢迎贵州省散文学会的作家们老师们,再次来到红果树景区体验生活,来吸食负氧离子,吃洞穴火锅,观洞穴歌舞,喝红豆杉绿茶,品洞穴秘酒,尝生态土鸡,住天然氧吧。
在黔山秀水生活习惯了,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审美疲劳。云贵高原大娄山深处的红果树景区,虽然没有如雷贯耳的名字,也不算大红大紫,却也是“公园省”贵州一个养在深闺的典型代表,多彩贵州的一片绿叶,一抹霞光。她静静地,一如既往地春华秋实,花开花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