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尽归池中来
潘口一坝衔山起,平湖万顷涌潮声。
潘口电站下闸蓄水之前,上庸名唤田家坝。那时节,一河二岸,集镇对出,地承南北,货聚东西,上下五千年,名噪八万里,田家真真儿一个羡煞人间的绝美所在。
遥想水运当红时,北坝依凭水码头优势,把握政治中枢、扼守经济要道、鼎定文化主流,坐实竹南重镇身份,历朝历代,汇聚多少逐梦儿。有人对此做过研究考证:此乃上庸古国都城所在、助周伐纣校场、孟达驻军营房……时至今日,年岁稍长的老者仍然记忆犹新,共和国成立之前,北坝地面仅庙宇道观之类宗教建筑就有48幢,至于风樯竞逐、行商店铺,更是不可数计。
本为内陆小镇,何至此等繁华?原因还真就得益于镇子所在的地理位置:四水归池。
四水归池在当时最少兼具两层含义:其一,田家境内确有泗河、官渡河、苦桃河与深河四条河流在此汇聚。有水来投,必有小型冲积平坝形成的肥美良田,由此,两河口、南、北二坝、金盆州上,数千亩良田同心育成上庸文明。潮涨潮落,河水带来丰富的营养润泽了这些肥美的土地,“种好地不问年成”,好田好地自然孕育出非同寻常的物产,譬如最为寻常的白菜、萝卜,就因为产于此地而声名大噪,甚至让“田家坝的萝卜——没得筋”之类歇后语刻骨铭心地深入到竹山市井人心。其二,天下归心、龙脉鼎盛的象征意义。田家坝老街到底拥有多少年历史,史书没有确切记载,但是,城墙、城砖、古老的木板房、富于传奇的传说故事,无不间杂先人深远厚重的印记。傍水而兴的史实,给此地留下兼收、悦纳、包容、融合的磅礴气质——八百里堵河,也就上庸滚龙将中华龙文化传承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其为文化瑰宝传承至今。
沧桑阅尽,事实不争:上庸境地,四水来归是真,至于悉数归池,那就有些夸张了——对于堵河水,有史以来,田家坝只能算是酒肉穿肠过,装下四水的池子,从来就不曾有过,水来水去,一任自然,即使深潭,亦有度数。
梦想源自“水点得燃灯”不再是痴人的梦话,自那一刻开始,竹山人就思谋起潘口电站工程,四水来归的池子,因此便也就有了轮廓、有了容积、有了具体的蓄水海拔。
圆梦不易——一坝锁潘口,多少别离愁。试想一下,在高峡出平湖的短暂时间,将有多少土地沉没水下,多少家庭远走天涯,多少先贤的印迹从此淡化,更兼地域特产与历史文化……提案争论数十年,考察论证少闲暇。终于,几乎与新世纪开局同步,报告一份一份艰难逐项得到肯定回答。
那段峥嵘岁月啊。全县之力,凝于一点,将移民这根骨头,在规定时间之内彻底消化,尤其可贵的,还平抚了早期冲动的疮疤。凝心聚力一件事,宛如狙击手的眼睛,除开目标,再无其他。于是乎,描画蓝图,构建新家,沟通交流,甚至软磨硬缠的方法,该使的劲儿都往极致放大,该搬的搬出,该摁的摁下……直至新集镇灯火摇曳出水乡人家,外迁安置点炊烟完成缠绵的百搭,储水的池子,终于依照预计,完成了蓄水前的消杀。
一闸合龙,四水归池。聚而成湖,名之圣水。湖域辽阔,衍波百里;蓄水深极,纵逾百米。源源水源,每年为南水北调提供50%以上的洁净水体供给。
细细想来,高峡平湖后,真真来附的又岂仅只于水!绵延五千年的上庸文化——秦巴古盐道文化、古寨堡文化、码头文化、会馆文化……上庸文化博览园依照文明曙光、庸国风云、上庸文明、生态奇观、庸风巴韵等单元格予以呈现,其中真意,一脉传承,虽嫌隐约,却也明晰。集镇新成,屋宇连绵,马头墙下,徽派建筑,风致别显,原本分居各地的乡邻,经此一动,近了身影,深了感情,合了心性。再看湖中水天一色,碧水万顷,江山如画,自有游乐纷呈,八方宾朋来聚,多少兴致,宣泄淋漓,一时间呼朋引伴,畅游滨湖休闲长廊、嬉戏蜿蜒曲折的栈道、泛舟水天一色的湖面……在这山水画卷之中,抬眼看那生态茶园、采摘园、万亩油茶花园带来的人生至乐,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入夜,寄身湖景度假酒店,回想一天的纵情体验:画舫、游船、漂浮泳池、皮划艇、水上自行车、垂钓等等一应娱乐项目,在砖雕走脊,飞檐筒瓦,唐宋遗风中再次呈现,那心境,岂是诗画之所能及!
如今,几经历史激荡的小镇已然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湖光山色、厚重的人文底蕴,给当地育出两家国家级公园,成功链接起武当山、神农架两大享誉世界的著名景区,让奔波两点的游客在追逐大境界、大气象、大格局的间隙找到一个调适心灵的小小空间,给自己的游历增加一段独具纵深的延展,从而将整个儿经历变得充实、圆满终至稳健。
春回冰融雾凝茶
序时迭更,适者次进,熬过严冬的漫漫长夜,消融极寒的数九冰雪,惊蛰了、春分了,生命唤醒满血感觉,新春最为显著的标识——清明,就要迎来高光时刻。
在上庸,春天属于茶的季节,大多作物都是“春争日子夏争时”,而茶叶,即使春日也得以时辰品评身价——某种意义上,是茶树顶端的一笋茶芽拉开上庸春的序幕。
新春初起,你若幸临上庸,面对万千景致,粗犷的乡民往往会以下里巴人的话语给你描述:“上庸景致,不外几个峰回路转的山凸凸,几汪闪转腾挪的水凼凼。”落笔虽大条,把握却精到。简要概括之后,遐想空间豁然展开。是呀,当我们真情聚神视细心把玩之后,心灵深处确实不能不承认,那起起伏伏山环水绕的湖光山色,真真正正就是一道煞是惊艳的绝美风景,而且,也是这道美到令人窒息的景致,成全了境内几至奢侈的两个国家级公园——九女峰森林公园和圣水湖湿地公园,也只有置身公园之中,我们才能透过湖面轻盈缥缈的薄雾、高耸天际的峰崖,看到那既有山体雄浑稳重,更有湖水灵性流动的极致景致配置。
古人喜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来区分众生的价值取向,然而,一旦到了上庸,山水之乐,或许更加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相互偎依的高度契合。近身此地,只要愿意,饮食起居劳作休闲家长里短,甚至整个生命都能以休闲状态呈现。若能再以这种心境看山朗水润、寰宇澄清、湿地隐现、林峰显遁,碧水荡漾、绿茵缤纷,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就完全不用刻意规避、精心挑选了——这境界,伴以一盏绿茶,与得道飞升又何出二致?
庸人爱茶,茶却不愿潦草屈尊任意生根,它们对生长环境极是挑剔——唯有好山好水方才可以培育出上等好茶。上庸是幸运的,镇子所处的纬度、温度、降水,样样儿拿捏都如罗敷的倩影——不差毫厘恰如其分。请看:冰雪消融、大地春回,置身上庸地界,首先引你注意的往往真还不是近山的鸟音、近水的鱼性,而是那袅袅仙露晶凝下的茶巅新笋——恰是这一峰玉笋,开启了上庸春天收获的喜悦征程。
陆羽《茶经》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与很多地区的春种秋收不同,由于茶叶的固有特性,上庸镇的收获是从清明前夕高调登程的,率先拉开幕布的正是这株“南方之嘉木”。
茶是上苍恩赐人类的琼浆仙露。犹如进补人体的新能源,饮茶之后,无形之中,人会精神倍增,大脑清醒,活力陡增。“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如此独特的功用与其品质有着致密的关联,越是好茶,功效越好。茶叶品质的优劣好赖很大程度要听凭自身的生长环境。《茶经》强调“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上庸地处秦巴山麓,境内荆榛烂石遍布、枯枝腐殖富集,有机土壤再富含适合茶树生长的微量元素,与海拔、光照、温湿度、降雨量一番巧妙调适,上等好茶便妥妥安身,静候采摘了。“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茶叶再好,采摘也得拿捏精准,认准色、分清形、把握时、掌控技术,每一项都得细心拿捏。
幸运的是,深谙靠山吃山原理的上庸人自来有心: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历经严格分析论证之后,他们就开始了茶叶的规模化种植。如今的上庸,境内除开森林全数覆盖的所在,几乎所有的山场坡地都被茶带缠绕,一片片、一行行、一列列,排布整齐,蔚为壮观,令人震撼。
山好水好茶更好。竹山县的茶叶远销北上广、蜚声海内外,为当地财政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也因此涌现出大批知名茶叶品牌、茶叶企业——“人品圣贤、茶品圣水”,“心醉馥郁香、情恋十星红”,“品友花香茶、交真心朋友”……无论圣水、十星红还是友花茶,几乎所有知名茶企业都无一例外的,把上庸作为自己的原料基地——竹山境内茶园虽众,若以专业眼光定睛审视,就会清楚发现,除开上庸,真没几片山水堪与伦比——不是极致的山水,又哪里去锻造如此上好茶源口碑。
茶是天地灵气汇集而成的自然之物,打从神农尝百草发现其神奇功效至今,历经数千年,人类对它的热衷、迷恋甚至依赖之情日渐加深,这其中,除开茶叶自身潜藏的功效,还在于它内在品格所蕴涵的道家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神韵——茶性的清纯、淡雅、质朴,与人性的静、清、虚、淡,极度接近。位居秦巴山麓的上庸镇距道教祖庭武当山仅有百余公里路程,可谓抬腿可到、举目可视、展臂可及,因受地缘影响,当地人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安居于此的,哪一个人又不在灵魂深处请进一尊道家仙翁?
种茶滴滴汗,换取甜甜心。斜阳西下,结束一天劳作,此刻,余晖掩映,荷框归来,静静躺在逍遥椅上,双手擎起一盏翠绿的新茶,再邀三五好友,平心静气,坐而论道,谈笑间,几近羽化,当是之时,人生至欢,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