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虎奎的头像

王虎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03
分享

老家门环的回声

儿时,我时常想站在场院的崖畔上,垫起尖尖脚,使劲儿向西眺望,可视线常常被远处连绵起伏的台塬阻隔,什么也看不到。我更想在夜里听见场院门环的声响,当当当,当当当,清脆的声音在场院里回响,那是世上最美妙的音乐。

我的老家在关中平原西端的陈村古镇水沟村。那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沟脑里欢快地流出来,从院门前缓缓流过。

夏天,我和小伙伴在小溪上筑水坝,放上用玉米桔杆做的小水车,看着小水车在水流冲击下飞快地旋转,别提有多么高兴了。可好景不长,我们的水坝很快被上游突然而来的“洪水”冲垮了,小水车也随波逐流了。原来,有人在上游用泥巴筑起更大的“水坝”,把溪水拦了下来,为让水面足够“宽阔”,他们也费尽力气,不断地用泥巴对堤坝进行加高加宽。当水面足够宽,也发现我们的工程已经完工时,他们几个喊个“一二三”,同时扒开“堤坝”,那水如奔腾的野马,瞬间把我们的“大坝”冲毁了。这下不得了了,双方立即展开泥巴混战,最终两败俱伤,个个成了泥猴,挨骂是免不了的。可尽管这样,脑子里仍盘算着下一次应该怎么做,“大坝”才能“巍然不动”,可以预见,下一场大战已不可避免。

那个时候,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我最盼望的事就父亲回家。父亲每一次回来除了带回好吃的东西以外,我会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愉悦,还多了几分安心和骄傲。父亲人人有,可当大干部的父亲不多见,特别是在我们那个小村庄里。娘平时就很忙,父亲回来了,娘就更忙了,总是想法做些好吃的,犒劳一下父亲。臊子面是少不了的,我们会像过年一样,吃到香喷喷的臊子面,娘还会让父亲恭敬的给同院的几位长辈一人送一碗。父亲回来的那几天,是我最高兴的时光,总喜欢拉着父亲的手在村子走,我是想告诉小伙伴们,我有父亲,有一个当干部的父亲。可我不知道父亲在外工作的辛苦,总希望能与其他小伙伴一样,经常围在父亲身边,那怕这种相处有时候会传来父亲的斥责和孩子的哭泣。

那时,父亲在陈仓区坪头公社工作,离家将近六十公里的路程,每次回家都是徒步而行,趴坡翻塬,还要提着鞋子过河,早上出发,到了晚上能看见星星的时候才到家。走到院门前,伸出手,叩响院门上的门环,当当当,当当当,这个声音遇到崖畔的反射在院子里回荡着,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几乎半个村庄都能听得到。可我总是听不到,我太贪玩,晚上睡得太死,什么声响也听不见,拿我娘的话说:在你身边架个大炮你都听不见。经常是早晨起来后,才发现父亲回来了,既忐忑,又兴奋。兴奋是自然的,不必说了。心里忐忑,是担心父亲问学习怎么样了,说实话,我的学习确实不怎么样。

崖畔是村子最高的地方,我和小伙伴经常在那儿玩,站在那里可以看得很远,远处蜿蜒的台塬,台塬下熠熠闪光的河面,还有一条自西向东长长的路,那条路从河边一直通到我们村,那也父亲回家的必经之路。每当夕阳西下,那条路泛着金色光芒,路就成了金色的路。我经常望着那条路发呆。

有一次,我记得是冬天,我和小伙伴一边在崖畔上刷微地,一边玩耍。那个年代粮食不足,好像柴火也不够烧。在冬天,刷微地可以缓解柴火不足的窘境,那是小孩子们能帮家里干的活儿。用秃得没毛的扫帚在崖畔的地上狠劲地扫,把细小的干草扫成沫儿,那里面不仅有草沫儿,还有土,然后把这个草沫儿和土的混合物,装在提笼里带回家,用它烧炕取暖,燃烧时间长,保温效果好。

那天正好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我呆呆地望着那条金色的路。同伴问:看啥呢,再不刷微地,都让别人抢光了。我说:我看见我爸了。同伴嘲笑我:想你爸想疯了吧?我说:路上有一个人,肯定是我爸。当时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可我还是说出来了。同伴静眼一看,也发现了。夕阳西下,一个人影正走在那条路上。同伴说:你怎么知道那就是你爸?我不知哪儿来的勇气,坚决地说:那肯定是我爸,我敢打赌。听说要打赌,小伙伴们呼拉一下子围了过来。你输了怎么办?他们一个个瞪大眼睛问。我大声说:我输了,让你们当马骑。这下热闹了,大家都不去刷微地了,都站在那里盯着那条路,盯着路上的那个人,看他往哪儿走,像是有一根绳子牵着大家的眼睛,那人上坡,大家的脖颈也上坡,那人下坡,大家的脖颈也下坡。谁知走着走着,那个人从一个小岔路口向北边拐了,我知道那是去黑沟村的路。我输了,这是我知道的结果,我硬着头皮当了一回鞍马,让所有小伙伴们骑了一回。回到家里,我委屈地哭了,当娘问起我哭的原因时,我冲着她吼了一声:我爸为什么不回来?娘摸不着头脑,说:你爸没说要回来呀。那一夜,我睡得还是那样死。第二天早晨起来,我看见父亲坐在炕沿上,正朝着我笑。我揉了揉眼睛,没错,是父亲回来了,虽然我还是没有听见门环的声响,但一切都是真的,那一刻,昨晚的委屈化为乌有。

有父亲陪伴的日子是快乐的,但是很短暂。大多数时光都是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也是快乐的,但我始终和他们不一样,我的快乐少了一种佐料,那就是父亲的呵护。黑旦是我最要好的伙伴,他有一个很爱他的父亲,但对他也很严厉,黑旦很惧怕他父亲。特别是每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只要一听到他父亲吼的那一嗓子:“黑旦,回家吃饭,再不回来,我把你腿打折!”黑旦一听,不管手里拿的啥,总是不管不顾撒腿就往家跑,生怕迟了被他父亲揍一顿。这个时候,是我最落漠的时候,看着小伙伴一个个被喊回家,自己也只好悻悻地回家去了。

其实在我的记忆里,我真真切切听到过一回门环的声响,也是终生难忘的一回。那是夏秋交替的季节,雨特别多,而且多为雷雨。我虽为男儿身,胆子却如女孩一般小,最怕夜晚的炸雷之声。那一天,老天好像发怒了,电闪雷鸣从傍晚时分一直持续到深夜。我一直躲在后炕上,用被子将自己围起来,蜷缩在里面,像个懦弱的守碉堡的士兵。当剌白的闪电划破窗户时,我都会颤抖,接下来静静地等候那可怕的雷声,轰隆隆,轰隆隆,听着雷声从屋顶滚过,这时,我才会悄悄放松一下,竖起耳朵用心听,迎接下一轮电闪雷鸣。就在那个晚上,在雷声加雨声中我头一次听到了院门门环的声响。那声音夹杂在雷雨声中,很微弱的,似有似无的那种,但我肯定是叩击门环的声音。这么晚了,不会是其他家人,应该是父亲回来了。这个念头在脑子一闪,我的胆怯一扫而光,从后炕冲到炕沿,拽着娘的衣袖要出去开门。可娘坚持说:我没听到什么声音啊,这会儿不会有人的。可我那天不知哪来的勇气,光着脑袋就冲进大雨里去了,娘也顾不得那么多,抓起两顶草帽也跟着跑出来了。

到了院门跟前,我已经淋成了落汤鸡了,我大声催促道:娘,快开门呀!当打开院门的一刹那,一道闪电划过夜空,夜晚如同白昼,一个人就站在我家的院门前,我看清了,那个人就是我的父亲,浑身上下淋透了,我和娘赶紧把父亲接了进来。只听见我娘问: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听见父亲说:路上有事耽搁了。至于是什么样的事情耽搁了,娘没再问,父亲也没说,这件事情却像一个不经意的秘密潜伏在我的脑子里了。

父亲进屋后,娘很快取出换洗的衣服,让父亲换上,并在屋里的地上点燃了一堆麦草,父亲一边烤火,一边说:这雨来得太猛了,早上出门时还好好的,谁知走到半道就下起来了,连个躲雨的地方都没有。是啊,那一路少有村庄,荒野一片。想像得出,在雷电风雨交加的旷野里,一个孤独的路人艰难的跋涉着,那个人就是我的父亲。我伤心地哭了,趴在父亲的腿上一直在哭,哭着哭着竟然睡着了。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惧怕过雷电。以至于多年以后,我问起老父亲那个晚上的事,到底是什么原因耽搁了他回家的行程,父亲这才给我娓娓道来,我这才知道了几十年前的真相。

那一天,父亲下塬的时候雨就来了,雨势很猛,雨水很快把路面打湿了,脚底下滑得不行,在下一个陡坡的时候,一不小心滑了下去,掉到路边的沟里了,所幸没有受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了上来,可浑身上下都成了泥的了,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办法只能继续往前走,毕竟离家已经越来越近了。等过了河天色已经暗下来了,雨势还没有减弱,已经很难看清路了,父亲凭借着脑子里的记忆摸索前行。可走着走着,他总觉得后面好像有人跟踪,可天地一片昏暗,什么也看不见,凭直觉他确信后面有人。他故意放慢脚步,从雷雨声中传来脚踩稀泥的声响判断,那人也放慢了脚步。他警觉起来,立即从身上拨出了手枪。父亲的枪我始终没看见过,总是藏得很严实,我根本找不到,可他的持枪证我却见过,为此我还在小伙们跟前炫耀过,父亲知道后还狠狠地批评过我。

父亲说,在此之前,曾经发生过干部被暗杀的事情,所以只要外出,总是枪不离身。莫非这个人就是那个刺杀干部的恶人?父亲一边想,一边准备找一个能藏身的地方,等那个人跟过来,可以出其不意的擒获他。这么走走停停,折腾了将近一个小时,父亲忽然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土坎,就迅速隐蔽起来。从声音判断那个人稍微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跟过来了。当那个人经过的时候,父亲猛地冲了过去,大吼一声:干什么的?举起手来!那人慌了神了,嘴里支支吾吾乱说一起,也听不清他说的啥。父亲仔细一看,这个人是个傻子。虚惊一场,这才收起了枪。那人头上也没戴草帽,全身湿透了。父亲把草帽给他戴上,还从挎包里掏了一个馒头送给他,那个人竟然就着雨水啃了起来。就这样,两个陌路人在风雨中继续前行。当走到一个岔路口时,那人拐了过去。父亲看见了,不远处已经有星星点点的灯光了,那里应该有他的家吧。望着那人的身影一点一点隐没在夜色里,父亲这才急急地踏了自己回家的路。

我问老父亲,这件事情你为什么一直瞒着我娘。父亲说,你娘那么不容易,一个人支撑着这么大一个家,管着一家老小的吃喝穿戴,还要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已经够辛苦的了,我怎么还能给她增加额外的负担,你娘一直谨小慎微,如果这事让她知道了,往后的日子怎么过,肯定会在担惊受怕中度过,我怎么忍心呢。现在你娘不在了,我才敢给你说,不然,我还是不会说出来的。

我告诉父亲,那晚他回来的时候,浑身上下都是泥巴,路上发生了什么,就是他什么都不说,我娘也能猜出个八九分,只是没有说破而已,她是担心你担心她以后的日子。听完我这句话,父亲愣了一下,叹了一声。那一刻,他明白了,自己一直保守的那个秘密,竟然只是自己一个人的,随后再也不说话了。

孩提时候的我什么都不懂,后来的后来,我才明白,我的娘哪一天不是在担惊受怕中过日子,她恨不得把心分成八瓣,她为全家人操碎了心,因而才早早的离我们而去。

其实,娘最喜欢听到的,也是老家门环上的声响,听见那个悦耳的声响,看到父亲伟岸的身影,娘的心才能放下来,才能得到短暂歇息。只是娘一辈子这样喘息的机会太少,也太短暂,她那颗善良的心,无论如何也经不住悠悠岁月的一点一点侵蚀,最终给我们留下了终身难以忘怀的遗憾。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