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长平的头像

冯长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17
分享

想起了我参加的那次阅兵

“同志们好!”“主席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今天,党和国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并惊艳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举国上下热切期盼,中华儿女无比自豪,世界各国高度关注。上午,在南疆阿克苏旅行的我和夫人,专门调整日程,坐在宾馆电视机前,怀着十分喜悦和特别激动的心情,收看了实况转播。当看到习近平主席神采奕奕乘车检阅受阅部队的时候,当看到徒步方队在党旗国旗军旗引领下豪迈走过天安门的时候,当看到装备方队从天安门广场威武开过的时候,当看到空中梯队在蓝天闪亮飞过的时候,我感到了一种排山倒海的中国力量、一种雷霆万钧的中国气势、一种一往无前的中国精神,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光荣感油然而生。这次国庆阅兵大典,多视角诠释了伟大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惊天巨变,也全方位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古老沧桑的中华民族、历经风雨的伟大祖国,在这场举世瞩目的阅兵盛典中,焕发出了胜利的自豪与辉煌的荣光。

在收看国庆阅兵大典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了38年前参加过的一次阅兵——乌鲁木齐阅兵。当时,我在乌鲁木齐陆军学校上学,是学员二大队七队一区队四班的一名学员。我是1980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考的乌鲁木齐陆军学校,上了3年,1983年8月毕业分配到博尔塔拉军分区边防部队。参加这次阅兵,是我军旅生涯中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也是特别引以为豪的一件事。

那是1981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54周年,检验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丰硕成果,展现驻疆武装力量强大阵容,宣示戍边将士保卫祖国西北边疆坚强决心,激发新疆各族人民爱国热情,乌鲁木齐军区经报请中央军委批准,决定8月1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一次阅兵。

乌鲁木齐军区对这次阅兵十分重视,5月初成立了阅兵指挥部,研究制定了阅兵方案,明确了阅兵目的、时间、地点和受阅部队。确定的受阅部队有:陆、空部队,军校学员队,历史上获得荣誉称号的英雄连队,少数民族连队,共59个方队、8000余人,其中,徒步方队38个,摩托化方队21个。徒步方队中,男兵方队34个,每个方队124人;女兵方队4个,每个方队100人。空中分列式由歼六型和运七型飞机担任。动用了不少武器装备,其中包括当时比较先进的地空导弹。这次阅兵,展现了乌鲁木齐军区部队的主要装备。

我们乌鲁木齐陆军学校组建了4个徒步方队,其中,1个手枪徒步方队,3个半自动步枪徒步方队,校长任书田担任总领队。任书田是一位战功赫赫的老八路、老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多次参加歼灭日本侵略军的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延安保卫战、西府战役、荔北战役、兰州战役等重大战役。进疆初期,时任第一野战军2兵团6军16师46团团长的任书田,指挥所属部队取得了著名战斗——“伊吾保卫战”的辉煌战果。曾任伊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北疆军区副司令员,后任乌鲁木齐军区参谋长,获得过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是一个善带兵、能打仗、会治校的军事干将。我们学员七队组建了其中的一个半自动步枪徒步方队,副队长丁云鹏、副教导员栾勇和两名学员担任领队,一区队长李杰辉、二区队长李滋堂、三区队长张振林和学员一起参加了阅兵。我很幸运地入选其中。我们学员队132个人,由于数额限制,有十几个同学没有入选上。能参加上这次阅兵,是很不容易的。

受阅部队组建后,按照军区要求和阅兵指挥部部署,立即进行了深入思想动员,迅速掀起了如火如荼的阅兵训练。训练前,受阅部队科学细化训练内容、严格制定训练标准、合理安排训练进度,使每个受阅人员明白训什么、怎么训、训到什么程度。训练中,采取“先练分解动作,后练连贯动作;先分开单个练,后合到一起练”的方法步骤,运用标尺卡量、拉线标齐、对镜自训、器械矫正等辅助手段,狠抓了军姿定型、踢腿定高、操枪定位、步幅定距、步速定准、转头定向等关键训练。首先,进行了军姿训练,要领为“三挺三收一睁一顶”,“三挺”就是挺颈、挺胸、挺腿;“三收”就是收下颌、收腹、收臀;“一睁”就是眼睛睁大,目光如炬;“一顶”就是头向上顶。我所在的方队是半自动步枪徒步方队,排面间距65厘米、踢脚高度30厘米。为保证步幅准确、距离适当、排面整齐,我们严格训练了“三大线”——帽线、枪线、腿线;精准训练了“四小线”——枪口线、上手线、下手线、脚尖线;刻苦训练了“五条线”——横队一条线、纵队一条线、前后摆臂一条线、踢腿一条线、刺刀尖一条线。我们一遍一遍地练、一遍一遍地过、一遍一遍地考,最终都达到了军容凛然、整齐划一、威武雄壮、气势如虹的标准要求,一个个看起来都像克隆的一样。

从受领任务到正式阅兵,只有3个多月时间,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加之训练中后期进入三伏天,气候炎热,训练的紧迫性、艰苦性可想而知。阅兵训练中,我们发扬吃大苦耐大劳的革命精神,披星光、沐月色,顶烈日、冒酷暑,加班训、加点练,不少人手磨破了、脚打泡了、腿走肿了,也不叫苦、不喊累。练站姿时,一动都不能动,一站一两个小时,有的中暑晕倒了,就抬到荫凉下休息一会,缓过来了上场继续练。我们半自动步枪徒步方队端枪向右看的时候,动作分为三步,第一步向前推枪握枪,第二步右手倒把,第三步劈枪摆头,收枪按照相反顺序。这个动作要在齐步和正步互换中完成,在于手和脚的配合,我们不知练了多少遍,两个手的虎口也不知磨破了多少次。

8月1日,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隆重举行了阅兵。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萧全夫、政委谭友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谷景生、政府主席司马义·艾买提分别乘检阅车检阅了受阅部队。阅兵式后,萧全夫发表讲话,回顾了军区部队的光辉历程,向受阅部队和驻疆部队广大指战员致以亲切问候和节日祝贺,并要求驻疆部队不断提高军事素质,努力掌握和提高应付现代战争的本领能力。然后,进行分列式,受阅方队依次通过检阅台,接受新疆各族人民检阅。

“立正!”“标兵就位!”“分列式开始!”随着阅兵指挥口令的下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响起来了,分列式开始了。各阅兵方队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抖擞的精神依次通过检阅台。我们陆军学校的四个方队,位列整个阅兵方队最前面,是首先渐次开始分列式、通过检阅台的。我所在的方队第四个通过检阅台,我编在方队第二排倒数第二个位置。走在方阵里,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威武感、神圣感、自豪感。这种感觉仿佛现在还有,特别是当听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时,还会产生一种想端枪走正步的冲动。受阅官兵威武的军姿、铿锵的步伐、嘹亮的口号,以及铁流滚滚的摩托化方队、呼啸而过的蓝天战鹰,赢得了30万各族观众的一阵阵热烈掌声。

这次阅兵在军内外产生强烈反响,各族人民群众对驻疆人民解放军的建设成就和精神风貌给予了高度赞扬。当时,不少干部群众说,有这样一支强大威武的军队作后盾,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加强新疆现代化建设就有了可靠保障。这次阅兵,达到了壮军威、振民心、撼敌人的目的。八一电影制片厂还拍摄了专题纪录片——《天山铁壁》,记录了这次气吞山河、震撼人心的阅兵盛况。

这次阅兵,如同淬火,锻造了我们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砥砺了我们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锤炼了我们冲锋陷阵、赴汤蹈火的英雄豪情,奠基了我们的奋斗底色,让我们能够在人生道路上铿锵前行,走得稳,走得远,走得好!

尽管过去了38年,但这段阅兵岁月至今仍萦绕脑海,想起来还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激情燃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