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沙柳的头像

沙柳

鲁迅文学院学员

散文
202505/22
分享

吃不够母亲做的白面疙瘩

在人生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味道能穿越岁月的长河,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对我而言,母亲做的白面疙瘩便是这样一种存在。每当提及,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暖与怀念,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炊烟袅袅、饭菜飘香的小院,感受着家的温馨与甜蜜。

母亲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勤劳朴实,她的一生似乎都在为家庭默默付出。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总是最早起床,最晚休息的那个人。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亮大地时,母亲便已开始在厨房里忙碌起来。她那双粗糙却灵巧的手,总能将简单的食材变成一桌丰盛的佳肴。而在这众多的美食中,我最爱吃的便是母亲做的白面疙瘩。

白面疙瘩,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母亲深深的情感与智慧。在那个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白面是家里的稀罕物,母亲总是精打细算,用它来制作各种美味,以满足家人的味蕾。白面疙瘩便是其中之一,它不仅经济实惠,而且营养丰富,深受全家人的喜爱。

制作白面疙瘩的过程并不复杂,但需要耐心与细心。母亲总是先将适量的白面倒入盆中,然后加入少许清水,一边加水一边用筷子搅拌,直到面粉变成絮状。接着,她便会用手将这些絮状的面粉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考验着母亲对火候的掌握与面团的感知。面团揉得太硬,疙瘩口感会不够细腻;揉得太软,又容易粘连在一起。而母亲总能恰到好处地掌握这个度,让面团既柔软又不失韧性。

揉好面团后,母亲便开始制作疙瘩。她将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手轻轻一搓,便成了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疙瘩。这些疙瘩大小均匀,形状各异,有的圆润如珠,有的扁平如饼,但无一例外地都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围在母亲身边,看着她熟练地制作着疙瘩,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喜悦。

接下来便是煮疙瘩的环节了。母亲会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待水烧开后,便将那些小巧的疙瘩轻轻放入锅中。随着疙瘩的加入,锅中的水开始沸腾起来,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母亲会用勺子轻轻搅动,以防止疙瘩粘连在一起。不一会儿,那些原本洁白的疙瘩便开始变得晶莹剔透,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这时,母亲便会加入一些青菜、豆腐等配菜,再撒上一些盐、胡椒粉等调味料,一锅色香味俱佳的白面疙瘩便大功告成了。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第一个冲到桌前,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疙瘩放入口中。那口感既软糯又不失嚼劲,搭配着鲜美的汤汁和丰富的配菜,简直让人欲罢不能。我通常会一口气吃上好几碗,直到肚子撑得圆滚滚的才肯罢休。而母亲则会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眼中充满了慈爱与满足。

母亲做的白面疙瘩不仅美味可口,更承载着她对家人的深深关爱与呵护。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她总能用有限的食材变出无限的美味,让全家人都能吃得饱、吃得好。而每当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她的手艺时,她总是会感到无比的幸福与满足。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我逐渐长大成人,离开了家乡,开始了自己的奋斗之路。城市的喧嚣与忙碌让我很少有机会再回到那个熟悉的小院,品尝母亲做的白面疙瘩。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会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想起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想起那碗热腾腾的白面疙瘩。那些记忆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一幕幕回放,让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与感慨。

为了缓解这份思念之情,我也曾尝试着自己动手制作白面疙瘩。虽然我也按照母亲的方法一步步操作,但总是感觉缺少了一些什么。或许是因为少了母亲的陪伴与呵护,又或许是因为那份独特的情感与记忆无法复制。无论我如何努力,都无法做出与母亲做的白面疙瘩一模一样的味道。

尽管如此,我仍然会时常动手制作这道美食。每当我在厨房里忙碌时,总会想起母亲曾经教给我的那些技巧与秘诀。我会用心去感受每一个步骤中的情感与温度,试图从中找到那份久违的熟悉感。而每当这道美食呈现在眼前时,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品尝一口,试图从中找到母亲的味道。虽然它无法完全替代母亲做的那一碗,但至少能让我在忙碌与孤独中找到一丝慰藉与温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