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万事成的头像

万事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28
分享

南坪山记

南坪山位于略阳县黑河镇高家坎村!远望南坪山,它高大、雄壮、敦实,犹如一张巨大无比的“太师椅”,镶嵌在美丽的黑河河畔。发源于陕西省留坝县紫柏山脚下的黑河,和来自于陕甘两省交界处老铁厂坝原始森林深处的白河,蜿蜒流淌,一路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美丽的南坪山脚下汇合、相融,依偎着南坪山,温柔的如同一位婷婷玉立的美丽江南女子,静静地、羞答答地流入浩浩荡荡的长江最大支流——汉江。

作为黑河流域、略阳境内的一颗璀璨明珠,南坪山自然有其独特的魅力:山青,水秀,人美,土地肥沃,人们勤劳、质朴,生活和谐、幸福!俗话说的好:山水山水,永不分离!有山有水,山水结合,相依相伴,才会形成美丽的风景,世上大致情况如此!南坪山当然不会例外:那清澈、明净的黑河、白河依偎在巍峨、雄壮的南坪山周围,山滋养着水,水润泽着山,山水交融,好像一个端庄、秀气的女子安静地偎依在一名高大、英俊的小伙子那结实、温暖的怀抱里,紧紧相依,难解难分,情景是那么温馨而浪漫,充满了浓浓的诗情画意!

远观南坪山,它酷似一把巨型“太师椅”,景象优美而独特!由上而下:最上面的“太师椅”靠背是一座笔直、陡峭的石山,高约几十丈,犹如刀削斧劈,气势雄伟,即便如此,那陡峭的岩石缝里,还是顽强地生长着一丛丛的灌木和花草,一片生机勃勃景象,肆意地向大自然展示着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山顶上的松树、柏树、青冈树等树木长的高大茂盛,密密麻麻、郁郁葱葱的,林间花草丰茂,这里是喜鹊、斑鸠、野鸡、野兔、松鼠等飞鸟和小动物们的美丽家园!

中间位置,即南坪山的半山腰,就是“太师椅”的“椅子面”,这是南坪山的核心地段,入口稠密,土地肥沃,绿树成荫,鸡鸭扎堆,牛羊成群,这里也是南坪山的“白菜心子”。南坪山的“重头戏”基本都在这片“白菜心子”上!“太师椅”左右扶手两边的上方,有两个溶洞,当地人称其为“龙洞”,据说龙洞深不见底,即使在大白天洞内也是伸手不见五指、漆黑如同黑夜!龙洞里有流水,水量充足,日日夜夜不停流淌。据南坪山老辈人讲:早些年,无论天气多么干旱,龙洞里的流水一年四季始终不断,总是泊泊流淌。山因为水而充满了灵气,水因为山的滋养更加清澈、甘甜。就是这两个龙洞的流水,千百年来养育着南坪山的父老乡亲们!

“太师椅”的脚下,便是蜿蜒流淌、清凌凌的白河和黑河。碧波荡漾的白河和黑河日夜不歇地静静流淌,以宽大、温暖的胸怀滋养着南坪山及河岸两侧的人家!

近看南坪山,三根巨大、黝黑的石柱抱团而立,从南坪山的左下脚拔地而起,高高耸立,如同三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把守着南坪山的大门。三根石柱,底部相连,上面分开,独立生长,傲视群雄,它们又如同一娘所生、骨肉相连、相亲相爱的三兄弟,紧密相靠,团结一心,用结实有力的臂膀,守护着南坪山的一片安宁!这三根高耸、巨大的石柱犹如三座高大无比的铁塔,气势雄伟,已成为南坪山一道独特风景,让人叹为观止,无不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

三根石柱撑起的顶端,便是一片又一片平整、肥沃的梯田。石柱顶端的背后,有一座叫“白云寺”的寺庙,早年间,里面供奉着一人多高、慈眉善目的白云菩萨。据当地老人讲,“白云寺”虽然规模小,但是历史久远,相当有灵气!没有人具体知道“白云寺”到底是哪朝哪代修建的?前些年,由于地震及年久失修等诸多因素,“白云寺”几近毁灭。后来,当地群众自发集资,在旧址上重新修建了“白云寺”。当地传言:“白云寺”相当灵验,一年四季、日日夜夜护佑着南坪山的祥和和安宁!

据南坪山的老住户,一辈子生活在南坪山、几位年近九十岁的老人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南坪山那是非常热闹的!当时国家推行“以粮为纲”政策,那时候,全国最流行、最火爆的宣传口号就是:“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修田造地,不断提高粮食产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国家和老百姓共同的愿望。当时,还实行的是“大集体”生活,每年冬季农闲的时候,公社、大队都要搞“农业建设大会战”,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南坪山凭借土地肥沃、龙洞水量充足和群众勤劳且斗志昂扬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被确定为“农业学大寨”示范基地。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南坪山的乡亲们激情澎湃,干劲十足,发扬“一不怕死,二不怕苦”战天斗地的伟大创业精神,仅仅依靠人力和铁镐、挖锄、钢钎及手推车等简陋工具,硬生生地在南坪山修建了近两百亩高标准梯田,修通灌溉沟渠,将两个龙洞的水引入梯田,种植水稻,并在稻田里养鱼;又在水田里种植莲藕,夏季看花,秋季收藕,一举两得,美妙至极!这里的田地肥沃,光照时间长,两个龙洞流淌的水量充足,还有那勤劳、朴实的乡亲们,这一切的完美结合,就促成了南坪山“鱼米之乡”的美誉!南坪山成了黑河流域赫赫有名的“产粮示范基地”!也成为全县“农业学大寨”的一面旗帜!

好山、好水养育好人家!的却如此!眼前这几位年近九十岁的老人,个个身体健康,腿脚利索,眼不花、耳不聋,说话声音洪亮,条理清晰,且记忆力超强,对于已过去五六十年的往事,他(她)们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好像那些事情是昨天刚刚发生的!老人们说:“大集体时代”的南坪山,那真的是非常红火,热闹非凡啊!作为全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和学习标杆,南坪山确实是名副其实:水稻、油菜、莲藕和稻花鱼几乎年年都是大丰收,苞谷、黄豆收成也好,养猪、养鸡、养蜂及中药材种植等副业,也发展的风生水起,一片兴兴向荣景象,这是南坪山的骄傲!也是南坪山的高光时期!

“那个年代呀!对大多数山区农村而言,大米呀!鸡鸭鱼肉啊,还是稀罕的东西,一般只能在过节的时候吃,比如过年、端午节、中秋节,才能吃上一两顿香喷喷的白米饭和肉菜,解解馋,慰劳一下经常盛装粗茶淡饭的肠胃。但是我们南坪山却不是这样,因为我们的条件好!生活的好啊:我们南坪山出产水稻、有珍珠一样白花花的大米!有堆积如山、金灿灿的菜籽和大豆;饲养着成群结队的鸡鸭鹅、马牛羊,还有山区少见的、胳膊一样粗壮、鲜嫩的莲藕……”

老人们生动、深情的讲述,使我的眼前慢慢地浮现出一副优美的画卷:一块块平整的梯田里,波光粼粼,那一排排绿油油、上下左右整齐排列的水稻秧苗,犹如集训时列队训练的士兵,威武而雄壮;一群群肥美、活泼的稻花鱼,摆动着结实的尾巴,身姿优雅地在蓄满清水的稻田里游来游去,或觅食、或嬉戏;蓄满龙洞清澈泉水的莲藕田里,一只只穿着一身漂亮绿衣的青蛙,鼓着圆溜溜的眼睛,“呱呱呱,呱呱呱”地叫个不停;生机勃勃的莲藕正在肆意展示着自己的美丽和清香:那密密麻麻,碧绿、肥大的荷叶,你挨着我、我抵着你,层层叠叠堆积着,覆盖了整片田地。每到花开季节,那一朵朵深红的、粉红的、淡红的、洁白的荷花,争先恐后,在碧绿、肥大的荷叶里竞相绽放,露出纯洁、灿烂的笑脸,宛如一群高雅清新、美丽端庄的仙女在云端上翩翩起舞!将大自然的美丽展现的淋淋尽致!微风掠过荷花田园,那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荷花清香,顷刻间就弥漫着风景如画的南坪山,让人心旷神怡!

此时此刻,文学大家周敦颐《爱莲说》里优美的诗句不由自主地钻出我的脑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一座座黄土墙体、小青瓦盖顶的农舍,参差不齐地隐藏在绿水青山间;山坡上那地毯般毛绒绒的草地上,一群群洁白、活泼的羊群,体格强壮、性情温和的黄牛,它们步态轻盈,悠闲地啃食着鲜嫩、多汁的青草,放牧牛羊的老汉坐在草地中央那块干净的大石头上,半眯着眼睛,一边观望着肥壮的牛羊,一边心满意足“吧嗒吧嗒”地吸着呛味十足的老旱烟,神态悠然自得,布满皱纹的黑红色笑脸淹没在浓浓的旱烟烟雾中……

粮食成山,牛羊成群,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红红火火的南坪山,逐渐引起了上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最后成为全县“农业学大寨”一面光辉旗帜!本县各人民公社组织团队前来参观学习的络绎不绝,甚至汉中地区的其它县区团队前来南坪山学习取经的也非常多。为此,县上还在南坪山修建里许多房屋,有食堂、宿舍、大会议室等等,专门用来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干部群众。那些年,汉中地区行署和县政府还在南坪山举办了多次“农业技术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种植、养殖方面的农业技术人才,为略阳及汉中地区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至此,南坪山美名远扬!成为黑河流域一道亮丽、迷人的风景线!

说到动情处,老人们神情激动:“南坪山确实是个好地方!”唯一叫乡亲们非常难过的事情:就是现在的南坪山没有水了,说具体点:就是南坪山的两个龙洞现在干枯了!没有流水了!再也看不到那清澈、甘甜,泊泊流淌的龙洞溪水了!再也看不到稻香鱼肥、蛙声一片的美丽风景!流淌了千百年的龙洞水从此消失了!这是一件让人十分痛心的事!提起这些事,老人们就眼圈发红,脸上尽显痛苦、无奈之情!

老人们说:相比于往昔红火和热闹,现在的南坪山寂静多了:耕种庄稼的人少了,大多数青壮年纷纷离家,前往城市务工挣钱。他们觉得待在家里耕种庄稼,辛苦异常,却收入惨淡,无法养家糊口,无法过上富裕、安逸的生活,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小孩,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象,希望以后有所改变!尽管如此,老人们还是对南坪山充满了浓浓的热爱之情!他(她)感叹万千,喃喃自语:不管咋说,南坪山还是好地方啊:土地这么肥沃、平整;结实、干净水泥路南北贯通,出门两脚不沾泥巴,多好的条件啊!不管咋说,南坪山都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根啊!只要好好利用这些资源,相信南坪山还会焕发勃勃生机,前景也会一片光明的!

有热闹,就有寂寞;有红红火火的高光时刻,就有冷冷清清的平凡时刻;花开花落,潮起潮落,这是自然规律,我们应该去尊重,应该去适应!

在全面打响的脱贫攻坚战役中,南坪山群众的在享受国家惠民政策的同时,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两不愁,三保障”、安全住房、安全用水全部达标,自来水、电力、通讯网络全覆盖,全体村民顺利脱贫,和全国人民一道,踏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

在全面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南坪山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针,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南坪山的群众不等不靠,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大胆探索产业发展的路子。按照“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结合南坪山实际情况,积极发展以“黄桃、清脆李为主体的林果业”,倾力打造“果园采摘、休闲观光、生活体验”的现代新型产业,让群众增收致富,腰包不断地鼓起来!

目前,南坪山产业发展形势喜人,已初见成效!沉寂多年的南坪山,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伟大的战役中,涅磐重生,再现勃勃生机!

现在的南坪山,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清澈、甘甜的自来水;一座座砖混结构、白墙红瓦的小洋楼隐藏在花红柳绿的青山中。农户院坝干净整洁,屋内窗明几净,漂亮的沙发、茶几、电视柜及液晶电视、电脑、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化电器一应俱全;结实、平整的新建水泥路,犹如一条美丽、光滑的绸带,贯穿整个南坪山;乌鸡、中蜂、生猪等产业搞的有声有色;当然了,最让人欢喜的还是那生机盎然的“黄桃、清脆李”果园:一块块平整、肥沃的土地上,一排又一排胳膊粗细、一人多高的黄桃和清脆李枝繁叶茂,长势喜人!一到秋天,那浸透着群众辛勤汗水、寄托着乡亲们殷切希望的果园里,一片丰收的景象:满树挂满了散发着清香的累累果实,引来了一群又一群游客前来采摘、观光、游玩,体验田园生活……

美丽的南坪山,如今依旧魅力无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