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只知道有钱人娶媳妇不作啥难,欢天喜地,排排场场;有谁知没钱人娶媳妇是啥滋味,苦辣酸甜,悲喜交加。
张三是个普通农民,做点买卖也是自种自销。生活上跟村民一起奔小康。儿子小果高中毕业,学了一门技术,拿到一张大专文凭,没啥大本事,上班挣的钱老张没见过一分,不做生意够自己花,一做生意就赔钱,几张信用卡都倒腾不过来,还得老张给他擦屁股。家丑不可外扬,老张忍气吞声,恨铁不成钢。作为家中独苗,老张两口子自然千方百计想给儿子娶个媳妇,传递香火。
老张见熟人就央求说媒,条件低到下雨知道往屋里跑就行。好心人上门说了几个都没成。原来小果不自量力,不是人家看不上他,就是他看不上人家。
时光匆匆,一晃小果就到了二十八九的年纪。在农村,这就是大龄过墙了,老张心急如焚,吸烟喝酒更上瘾了。急也没用。花钱找人算算卦,说是三十以后有桃花运,只得调整心态,听天由命,抛到脑后不想这事了,只管埋头干活攒钱。
有一天,一个外村人上门来提亲,说是听说他家有男孩三十多了,单身没对象。他一个朋友托他为女儿找个婆家,也是三十多一点,在厂里上班,挑成大龄剩女了。两人把生辰八字一合,正般配,女孩还比男孩小两岁。老张高兴得合不拢嘴,以为要开卦了。
起初,两个年轻人出去玩,准丈母娘总说别太破费了。老张喜不自禁,劲头十足,皱纹都舒展了许多,恨不得马上操办婚礼。他志在必得,再不成就没好机会了,不得不考虑二婚了。他特意向贴心人讨教,得到的答案是:钱上足不成也得成,越快越好,越拖越花钱。为防有人坏事,他低调行事,封锁消息,暗地操作着。
老张一家上紧发条,准备一鼓作气,速战速决,三个月之内闪婚。谁知女方不给力,非得了解了解。老张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凉了半截,甚至以为这是推辞的理由,可能又要黄了。俗话说,皇上不急太监急。急有啥用。
压着性子耐心等待吧。,听人家安排吧。这一了解就是一年半载,老张逢节按气都得给女方和媒人送大礼,每次像进货一样买一二十件不重样,哪次不得两三千。听说姑娘长得好,老张高兴糊涂了,姑娘说三金太贵了不敢买,他因急于求成说了句不该说的话,只要样中别问价格。不知谁又在女方家人身边吹风起哄,说小果爷爷那代是远近闻名的万元户,家里肯定很有钱。一来二去,女方像变了人。
见面的日子一推再推,终于确定下来,买三金买衣服,说是三金实际是五金,一项花销破五万。见面礼六万六,衣服光挑好的贵的买,真的是只要样中不问价格。七大姑八大姨给的钱不用说都给了女方,不够整数又添了添。
按当地新俗,见一面就算订婚了,下一步该送好了,送好的当月办事。下个月吧,人家说时间太紧,那就再推一个月。
两个月如同人间炼狱,男方家忙点没啥,就怕花钱如同大风刮。先是整理新房,女方要求重新装修,铺地板,刷墙,安窗帘,紧锣密鼓。然后添置家具,一项接一项,想起什么买什么,直买到送好前一天。不同意就得买房。
老张想不明白,家里三层小楼还买什么房,农村条件这么好,为啥还往城里挤。没办法,咬咬牙,全部照办,只盼快点办事。今儿八千明儿一万,小钱大钱不敢算,一算将近七万八。眼看着一辈子的积蓄全花光,婚礼近在眼前,怎么办?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老张愁到半夜,咬咬牙,狠狠心,发誓非把事办成不可!
送好二十万,一分不能少。到月底了,下个月初二送好,初八结婚,结婚当天没有五六万下不来。改口礼、上下车、开门开箱,哪一项都是成千上万。12辆婚车一辆二百,送亲的人人有份。
老张打掉牙往肚里咽,不得不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地借,亲戚朋友借一圈,多的五万,少的一分没有。掐掐算算还差得远。走投无路之时,老张背着人哭,酒后哭得更凶,死的心都有了,喜从何来?他没有兄弟,三姐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几万几万的没少帮衬他,苦口婆心安慰他,帮忙出主意找钱路。众人拾柴火焰高,齐心协力要了却这桩拖得太久的心事。姐妹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越老越亲。说什么姑疼侄,再疼侄也比不过手足情。
老张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时时抹泪,悲喜交加。人老了,泪珠子更不值钱了。有些年轻人算好了账似的,可着劲要,不到婚后不登记,生怕失去主动权,钱不要完不领证。结了婚不如意,拔脚就走也容易。都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殊不知有些女孩比过来人都精明,贪图享受,光想不劳而获,婚前恨不得把一辈子要花的钱都要过来,存个小金库。婚后老两口辛苦挣钱还债,小两口吃吃睡睡,没大没小,端着架子当掌柜。
可怜老张打肿脸充胖子,这时还不敢哭穷,只能到最后几天找至亲密友偷偷借,不敢大张旗鼓走露了风声,传出去弄撒了婚事。
老张想来想去,最后一线希望就是找内侄,他知道内侄有钱,可人家往前也要娶儿媳妇,家里还有生病的老人。老张几次想借都张不开口,现在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拨通了电话。内侄正在外地打工,知道情况后,立马转账三万。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老张度日如年,扳着指头过日子,真是无奈至极,苦恼透顶。终于熬到送好这一天,钱也凑够了,送个猪腿,四条大厚棉被,几十斤瓜子几十斤糖,装了满满一麻袋。皮箱里装两身衣服,一张婚书,其余全是钱。
婚礼前一天,老张还没借够当天的钱,万般无奈,只得又向姐妹们开了口,看能不能再凑两万。大姐二话不说,又给了两万。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也颤巍巍地拿出了一万元养老钱。二姐听说后,主动打电话,说又给他准备了一万。老张只想着亲戚们都怕他躲他,谁会上门送钱?感动得眼泪都出来了,近日的操劳辛苦和借钱的难言之隐,一齐涌上心头,像开闸的洪水,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一不小心哭出了实情,说三十万全是借来的。
这下坏事了,那天请客,好多人在场。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消息不胫而走,不知哪个多事之人说给了女方家人。
婚礼如期举行,噼噼啪啪,热热闹闹,红地毯铺在正当院。T台上司仪一煽情,小果流泪了,台下也在抹泪。
傍晚,客走主家安。按风俗,不能磕空头,七万多磕头礼,新娘只收了一千。打开箱子,新娘把二十万全拿出来,让公婆还账。
老张顿时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颤抖着手,哭不出来,也笑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