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温风吹拂,路边的草皮经水一润开始泛绿了。
回家的路,熟悉而陌生。坑洼的路面早已不见,平坦小路狭窄蜿蜒。不知啥时多了一段深入地下的隧道,不知啥时机西高铁从它上面横空而过,更不知啥时宽阔的韩潘路将其拦腰截断。
这次回家,因为临时有事,我们下物流大道,改走乡道,得以重走一回久违的昔日常走的回乡路。
回乡的路是怀旧的路。一路走来,满脑子都是回忆,像做梦一样,二十年就这样一晃过去了。曾经车水马龙的乡际主干道,如今人迹罕至,寂寞得连鸟都懒得停留。如同那被世纪甩掉的牛耕时代,形将销声匿迹。
儿时热热闹闹的校园都合并走了,废弃不用了。路边的一草一木似乎还是老样子,只是不知换过几茬了。
老家也被高速路和韩潘路冲散,这里一片房子,那里一片房子,像散落的星星,晚上洒出不还贯的灯光。
晚上一场大风,温度骤降十多度,余风又刮了一天一夜,老家便不成样子了。幸亏是周六,孩子们都在家困了一天。周日天晴风住,带着儿子回家看看,听说老家房后的树被风刮歪了,倒在电线上了。
一进村就听见嗡嗡的电锯声。大路对面谁家的房顶刮掉了,远远的只望见一片黑。有几块亮点,那是有人在一块块往下卸铁皮瓦。这家人一晚上不知咋过来的,一声巨响是免不了的。
随处可见歪倒的树木,枝叶满地。有的靠在别的树身上,有的干脆躺在地上。最难办的是歪到电线上,别说便宜卖了,还得倒贴吊车钱。扔都扔不掉,谁栽树谁负责。
老公去找人锯树,儿子早跑去找小朋友玩了。
该回县城了,儿子不愿走。因为他正玩得开心。我一见这情景也愣住了。
原来,三叔家门前一棵大杨树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大部分根都断了,露在外面,像是被人刨出来的。树干笔直粗壮,估计要两个人合抱,枝叶茂盛。这么粗实的树怎么会被连根拔起呢?
孩子们在可怜的老杨树上爬上爬下,爬来爬去。从树根爬到树梢,像是从地球爬上了月球,爬进绿色的月宫。儿子怎么会想走呢?直到三叔笑呵呵地说:“这树不卖了,专门让你们玩,到春节也能玩。”儿子这才恋恋不舍地下来。
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换了我也不愿走的。记得小时候,我常常爬到房后沙岗上的老枣树上,有一次把裤子都挂破了。小学校园里有辆废旧履带式拖拉机,一下课上面就爬满了人。都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长大后就成了回忆的资本,快乐的资本,美好的资本。
三叔家门前有两棵大杨树,隔路对望。一棵倒下了,另一棵还立着,像个卫士。我担心它会不会也落个如此下场。
这风真像魔鬼一样可怕吗?田里的大棚刮坏的更多。有的早熟小吊瓜再有十天就可以上市了。有一家五个大棚全刮坏了,损失可想而知。
听说,老家庙会要唱三天大戏,妹妹要把母亲接来住几天。我们顺路把母亲送来,一举多得。临走,妹妹两口子可着劲送给我们蔬菜,蒜苔、韭菜、生菜,还有两个长在大棚里的白萝卜。
家家都有吃不完的菜。遥想当年缺粮少菜的时光里,茄子白菜跟肉一样,好吃得很。
夏天,家家有菜园,有野菜,仅够吃,一般没剩余。中午干活回家,顺路沙岗上掐把油蓬,下面条就有了配菜。
冬天,萝卜白菜种的很少,新鲜蔬菜几乎没有。更没人专门种菜了。晒制腌制的菜比较多,能吃上咸鸡蛋咸鸭蛋就很不错了。
如今,羊都吃上蔬菜了。冷库里的大白菜过了保鲜期不得不出库,让附近农家成车拉回去喂羊。果蔬批发市场周边,捡的菜叶也成了羊的草料。大棚里、菜地里,该换茬时,有羊的农户开车去拾,像拾荒一样,人和羊一起吃。什么菜羊都爱吃,萝卜、白菜、芹菜、娃娃菜、生菜、菠菜等。过去,羊主要吃树叶和青草,现在把蔬菜当主食了。
蔬菜水果都能当饭吃了。有的人家一顿饭几个菜,不吃面食,顶多吃点米。水果多得边吃边烂。天热了,高达三十度左右。小草莓还没长大就熟透了,红得发紫发黑,一碰皮就破,没法卖了。可这时草莓长势还很旺,果实像秋葫芦晚瓜一一一嘟噜两三。主人一狠心,放出口风:放轰了,谁拔谁要。草莓秧喂羊,想必羊也过了一次草莓瘾。
有的人家还学会了酿酒,按照专家的配方,精心调料,几斤几两都过过秤,酿制草莓酒。再不用担心放坏了,既养生又节省打酒钱。
过去,除了夏天可以吃点瓜枣,摘点野果,一年顶多吃上一两次苹果,还是一个苹果分几芽儿。现在天天吃水果,要不是脾胃受不住,真能拿水果当主食了。
记得小时侯看《西游记》,很羡慕王母娘娘,羡慕孙悟空大口吃桃的样子。到如今,不羡天仙羡人间。仙桃不只天上有,人间处处蟠桃会。王母娘娘也吃不上人间这么多瓜果。
大棚和果园到处有,产量高,品质优,四季瓜果蔬菜不断,供应充足。看看现在,想想过去,生活真是天壤之别,太值得珍惜了。
物质丰富,享用反而要懂得节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富贵病应运而生。尤其是中老年人,从苦日子过来的人,把勤俭节约理解成不能扔,都吃掉。坏了削削还吃,怕坏怕扔可着劲吃,结果身体早早吃坏了,甚至弄得倾家荡产,人钱两空。
以前子女多,干活多,总觉得吃不饱,哪会有那么多剩饭菜。而今孩子挑食厌食,有些家庭冰箱冰柜好几个。再保鲜也保不了新鲜,反倒越保越不新鲜。
食堂饭店附近的养殖户,近水楼台先得月,肥水不流外人田,一天不知拉多少趟,一年不知能养多少头大肥猪。
衣服多得满箱满柜,满屋子都是,有些衣服一年也穿不了一次,像旧时皇宫中失宠的女人。好在衣服质量好,保质期长。想想从前,一件衣服不下身,直到穿烂。
衣服换的再快,也比不上出行速度。汽车、高铁、飞机和火箭等,瞬间改变人的空间位置,但回趟老家却那么难。老屋破旧无人修,老院荒草无人理,树木枯死无人浇。老家没有了往日的生机和欢笑。不知不觉角色转换,老家的主人成了老家的过客。
童年老家回不去了。老家的味道一去不复返了。老家不老,老家在变,不动声色地变,自然而然地变,没有刻意去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