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巴男的头像

巴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21
分享

山间蕨粑香

清明前后,春雨绵绵。山间的蕨草悄悄探出了嫩绿的小脑袋,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摇晃。这让我想起了儿时采蕨根、做蕨粑、食蕨粑的历历往事。

我的家乡在鄂西南的大巴山深处。每到春天,母亲总会带着我们兄弟姊妹几个上山采蕨根。清晨,雾气还未散尽,我们就背着背篓、别着镰刀、带着镐头,踩着露水出发了。山路蜿蜒崎岖,两旁的蕨草长得比人还高,叶片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母亲走在前面,熟练地拨开杂草,寻找着最肥嫩的蕨根。

“看,这根多粗!”母亲蹲下身,用镰刀轻轻拨开杂草,用镐头刨开泥土。我们一窝蜂围拢过去,只见一根拇指粗的蕨根露了出来,表皮呈现深褐色,沾着湿润的泥土。母亲小心翼翼地将它挖出,轻轻抖落泥土,放进竹篓里。我们学着母亲的样子,在草丛中仔细搜寻。有时挖到一根特别粗壮的,就会兴奋地大叫尖叫起来,引得大家都围来观看。

采蕨根是一门技术活,得有很好的生活经验。太老的蕨根纤维多而粗,做出的蕨粑口感不细腻;太嫩的又不够劲道,吃起来索然寡味。母亲总能准确判断蕨根的年龄,她告诉我们,要看蕨根的颜色和硬度,还要闻一闻有没有清香。我们虽然学得认真,做得仔细,但总不得要领,不及母亲半点眼力。

采满一篓蕨根,日头已经升得老高。我们背着沉甸甸的收获下山,路上遇到村里其他人,都会互相看看对方的收获。有时还会交换几根,说是“换换口味”。回到家里,母亲将蕨根倒进大木盆里,我们围坐在盆边,开始清洗。清凉的山泉水冲去泥土,露出蕨根的原色和本色。洗好的蕨根要晾干水分,然后才能开始制作蕨粑。

制作蕨粑的过程繁琐而有趣。先将蕨根捣碎,这是一个力气活,通常由父亲来完成。他抡起木槌,一下一下地砸在石臼里的蕨根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我们在一旁看着,有时也跃跃欲试,但往往砸几下就手臂发酸发麻。捣碎的蕨根要加水搅拌,然后用细纱布过滤。乳白色的汁液缓缓流入盆中,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过滤后的汁液需要沉淀。母亲会将盆子放在阴凉处,嘱咐我们不要去碰触。我们总是忍不住偷偷去看,看着汁液慢慢分层,上层变得清澈,下层沉淀出白色的淀粉。这个过程要持续大半天,我们等得心焦,却也知道急不得,因为母亲常说好事要多磨。

沉淀完成后,母亲小心地倒掉上层的清水,留下底层的淀粉。这时的淀粉还是湿的,要放在竹筛里晾干。我们帮着把竹筛搬到院子里,让春日的阳光和微风来完成最后的一道工序。晒干的蕨根淀粉洁白细腻,像白雪一样抢眼。

终于到了做蕨粑的时候。母亲将蕨根淀粉加水调成糊状,倒入热锅中。我们围在灶台边,看着白色的糊糊在锅中慢慢凝固,变成半透明的胶状。母亲用锅铲轻轻翻动,蕨粑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这香气不同于一般的食物香,带着山野的原始清新,又有些许泥土的原本芬芳。

刚出锅的蕨粑热气腾腾,母亲会切下一小块,撒上白糖,让我们先尝鲜。热乎乎的蕨粑入口即化,清甜软糯,带着独特的韧性。我们吃得满嘴都是,还不忘互相取笑。母亲总是笑着说:“慢点吃,别烫着。”

除了直接吃,蕨粑还有很多种做法。可以切成小块,和青菜、蒜叶一起炒;也可以切片晒干,做成蕨粑干,能保存很久。我最喜欢的是母亲做的蕨粑汤。将蕨粑切成细条或薄片,和肉丝、青菜一起煮,汤汁浓稠,蕨粑条滑嫩可口。寒冷的春日,喝上一碗热乎乎的蕨粑汤,整个人都会暖和起来。

记得有一年春天,我发了高烧,什么都吃不下。母亲特意做了蕨粑汤,一勺一勺地喂我。那碗蕨粑汤的味道,我至今难以忘记。或许是生病的缘故,那天的蕨粑汤格外清香,滑过喉咙时,仿佛能抚平所有的病痛不适。我靠在母亲的怀里,听着她轻声哼着山歌,感觉病痛都减轻了许多。

采蕨根、做蕨粑不仅是我们的家庭活动,也是整个村子的春季盛事。邻居们常常互相帮忙,你家帮我捣蕨根,我家帮你过滤汁液。做好的蕨粑也会互相赠送,尝尝各家的不同手艺。这种互帮互助的乡情,让简单的食物有了更深的情感和意味。

如今,我离开家乡已多年,很少有机会再参与采蕨根、做蕨粑的活动。城里的超市偶尔也能买到蕨粑,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或许是少了山间的晨露,少了捣蕨根时的欢声笑语,少了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

有一年春天,我带着孩子回到家乡。母亲已经老了,但依然坚持要为我们做一次蕨粑。我跟着她上山采蕨根,却发现自己的眼力已经不如从前,总是分不清蕨根的老嫩。母亲笑着说:“你呀,在城里待久了,连蕨根都不会认了。”我听了,心里既惭愧又温暖。

看着母亲熟练地制作蕨粑,我忽然明白,这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传承。从采蕨根到制作成蕨粑,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承载着乡愁的记忆。我让孩子也参与进来,教他辨认蕨根,告诉他制作的过程。虽然他可能不会像我一样对这些植物充满感情,但至少,他会记得这个春天的午后,记得他的祖母做的蕨粑的味道。

夜深人静,我独自坐在院子里。月光洒在晾晒蕨根淀粉的竹筛上,泛起淡淡的光泽。远处传来几声犬吠,更显得夜的静谧。我轻轻抚摸着竹筛,感受着指尖传来的粗糙触感,仿佛触摸到了时光的纹路。

蕨粑的香气从厨房飘来,和记忆中一模一样。我知道,这香气里不仅有山野的味道,更有家的味道,有母亲的味道。它穿越时空,将过去与现在连接,将我与我的根连接。在这个春夜里,我忽然懂得了什么是乡愁,什么是传承。

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谛。在平凡的事物中寻找意义,在简单的食物里品味人生。蕨粑,这个山间的美味,不仅滋养了我们的身体,更滋养了我们的灵魂。它提醒着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不要忘记那些简单而美好的事物。

我深吸一口气,让蕨粑的香气充满胸腔。夜里,我要做一个梦,梦见自己又一次早起,和去逝的母亲一起上山采蕨根。这一次,我要好好记住每一个细节,将这份记忆,这份情感,永远珍藏在心底。因为我知道,这不仅是一种食物的制作过程,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永恒的乡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