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热爱而美丽
有位哲人说: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清明是祖先聪明地为我们设置的窗口,让生者和死者在这里相视对话。在细雨蒙蒙的春天,在绿草幽幽的原野上,喧嚣浮躁的我们暂时安静下来,在墓前聆听先人的声音,与先人一道探寻生命的意义。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年轻的大学生,因承受不住失恋挫折的打击,欲想跳河自尽。他愁眉不展,伤心欲绝,在河岸上来来回回徘徊了近两个小时。他的异常举动,引起了一位钓鱼老人的注意。老人走上前来,温和地说道:“年轻人,你遇到了什么想不开的事情?说说看,也许我能帮帮你。”大学生斜视着老人,冷冷地说道:“我失恋了,你能帮我解决吗?”老人微笑着说:“我活了一辈子,我年青时,也遇到过和你一样的问题,我也有过你这种感受。” 老人继续说:“你人都死了,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大学生很气愤地说:“我现在就是用死来解决这个问题”,“死了就能解决问题吗? 你既然还活着,那就该勇敢面对,才有解决的希望”。“希望,我哪里还有希望”,“你没有试试,怎么会知道没有希望;我说你还是回去试试吧 ……”。大学生若有所悟,拖着沉重的步子走了……
事迁一年后,小伙子带着如花似玉的妻子又来到了这美丽的河……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能够转变自己的心情。“好死不如歹活”,这是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如果不明白死亡,也就不明白生命是什么;活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活着。
在生命的旅行中,我们需要探寻的是怎样活着。在无限的宇宙、无限的时空和无限的未来之中,那些是属于我们真正“活着”的人生历程。
生命其实十分简单,我们都握拳而来,撒手而去。来时带不来什么,撒手又带不去什么;“撒手”的老人,也许是在冥冥之中总企盼能带走什么,但最终仍是撒手西行。于是“撒手尘寰”便成为一种真理。谁都了解,谁都是无奈的,谁都是无法抗拒的。人不可能永远地活着,生命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便一步步地走向死亡。死亡是必然的。然而最重要的是怎样地面对死亡,坦然地自然地走向死亡。那就需要在生的时候能够知道无愧于生命,能够体会到活着是一种美丽。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因为我们始终拥抱着快乐的希望;现在的账,我们预支了将来去付。为了快活,我们甚至于愿意慢死。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
如果这样想的话,我们便会觉得活着是多么的幸福,便会觉得活着每一分钟都是不容易的,活过的每一天都是值得庆贺的。因为,在生命之旅中,我们要战胜过无数次的疾病,以及每分钟都有可能飞来的“横祸”。
平安是幸福,健康是幸福,活着真好,生命因热爱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