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小路的记忆
村西头的老屋还在,只是门前那条黄土小路,已经消失在岁月的褶皱里。它曾像一根粗糙的麻绳,一头系着我家门框,一头拴着郭集学校斑驳的铁门。二十多分钟的脚程,丈量了我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二年级的时光。
记得那时的清晨,露珠还在草尖打盹,泥土就吐露出湿润的芬芳。野花是路边的常驻民,蒲公英举着毛茸茸的太阳,荠菜花撒了一地碎银。冬日的天光总是醒得迟,我们的布鞋却早早踏碎霜花,惊起小路朦胧的睡意。邻村同学的脚步声是我晨间的闹钟,吱呀的木门一响,就知道该背上打着补丁的书包出发了。
如今柏油路覆盖了泥土的印记,像一层厚厚的茧,裹住了所有鲜活的记忆。可那些画面仍在心底泛黄:雨后小路变成泥鳅背,我们提着鞋赤脚奔跑;夏日蝉鸣把空气煮得沸腾,我们偷摘路边的青枣;秋风扫落叶时,我们把金黄的路踩得沙沙作响,像踩着一首无字的歌谣。
这条小路见证了多少秘密啊!它记得我书包里藏着的连环画,记得我们分享的烤红薯的热气,记得女同学辫梢跳动的蝴蝶结,更记得那个总爱走在最后的少年,用树枝在尘土里写下又匆匆擦去的名字。
如今站在新铺的水泥路上,竟觉得脚底发凉。那些混合着青草香的泥土,那些嵌着碎石子的小水洼,都成了只能在梦里触摸的乡愁。小路虽然消失,但它早已化作血管,在我生命里蜿蜒流淌——当年它送我去看山外的世界,如今又引我回到最初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