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自然的头像

大自然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3/06
分享

诸葛亮魂游五丈原

五丈原的夜,静谧得让人害怕,风在营帐间穿梭,发出呜呜的声响,仿佛是在为诸葛亮的离去而悲泣。营帐内,诸葛亮躺在榻上,生命的气息渐渐消逝,姜维等将领围在榻边,悲痛之色溢于言表。

终于,诸葛亮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可他的灵魂却从躯壳中缓缓升起。他望着自己已经毫无生气的身体,又看了看周围哭泣的将士,心中满是壮志未酬的遗憾。

“吾怎能就此罢休?先帝之托尚未完成,汉室未兴,吾死不瞑目啊!”诸葛亮的魂魄在空中呐喊着,然而却无人能听见。

他飘出营帐,看到蜀军正在按照姜维的命令缓缓撤军。诸葛亮心急如焚,他试图阻止士兵们,可他的手穿过士兵的身体,毫无作用。

“吾定要继续伐魏,哪怕只剩吾这一缕残魂。”诸葛亮的魂魄飘向魏军的营地。

当他来到魏军营地时,发现司马懿正在营帐中与将领们商议军情。营帐内烛火摇曳,将领们的身影在帐壁上晃动。

诸葛亮的魂魄进入营帐,站在司马懿面前,可司马懿毫无察觉。诸葛亮心中恼怒,施展魂魄之力,让营帐内的温度骤降。

魏军将领们纷纷打了个寒颤,司马懿也感觉一阵寒意袭来,他皱了皱眉头说:“今夜怎如此寒冷?”

诸葛亮的魂魄见状,在司马懿耳边轻声说:“仲达,吾虽身死,然魂魄亦不会放过汝等。”

司马懿听到这声音,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他瞪大了眼睛,警惕地看着四周,却什么也看不到。

“诸葛孔明,你已死,莫要装神弄鬼。”司马懿强作镇定地说道。

诸葛亮的魂魄大笑起来:“仲达,你以为吾死,便可高枕无忧?吾在生时,你畏吾如虎,如今吾虽为魂魄,亦要与你周旋。”

司马懿听出了诸葛亮的声音,心中有些害怕,但他还是硬着头皮说:“孔明,你生前机关算尽,如今已归天,莫要再妄图兴风作浪。”

诸葛亮的魂魄说道:“吾一生为兴复汉室,汝等逆贼,吾定要将汝等击败。”

司马懿说道:“汉室气数已尽,你又何苦执着?你看你殚精竭虑一生,又得到了什么?如今还不是身死魂游。”

诸葛亮怒道:“吾得到了先帝的信任,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吾一生无愧于心。汝等篡汉之人,必遭报应。”

司马懿冷笑道:“世间之事,胜者为王。如今你已无力回天,莫要再做无谓挣扎。”

诸葛亮的魂魄不再与司马懿多言,他开始在魏军营地施展自己的计谋。他先是潜入马厩,想要让魏军的战马受惊。可是他发现自己如今的魂魄之力只能让几匹马儿轻微地躁动,根本无法造成大规模的混乱。他又试图在营帐中制造一些灵异现象,让魏军士兵们人心惶惶。他在营帐的墙壁上投射出自己生前的影像,那些影像闪烁着,发出微弱的光芒。

“鬼啊!诸葛亮的鬼魂来索命了!”一些胆小的魏军士兵惊恐地大叫起来。

司马懿听闻此事,心中也有些发毛,但他强装镇定,说道:“此乃蜀军的诡计,莫要惊慌。”

诸葛亮的魂魄见此计效果不大,心中十分焦急。正在此时,他突然发现天空中出现一道奇异的光芒,那光芒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吸引着他。他不由自主地朝着那光芒飞去,瞬间便消失在五丈原的上空。

当他再次看清周围的景象时,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这里有奇花异草,还有一些散发着柔和光芒的亭台楼阁。

“此乃何地?吾为何会来到此处?”诸葛亮的魂魄疑惑地自言自语。

这时,一个童子模样的小仙童出现在他面前,小仙童笑嘻嘻地说:“诸葛先生,你莫要惊慌,此处乃是仙界的一处小境。你生前忠义两全,智慧超群,今日有缘来此。”

诸葛亮忙向仙童行礼,说道:“仙童,吾本想继续伐魏大业,却被带到此处,还请仙童告知吾如何回去。”

仙童摇摇头说:“先生,你已身死,人间之事已与你无关。你生前逆天而行,妄图以一人之力改变天命,如今已耗尽福寿。”

诸葛亮不服气地说:“吾一生只为兴复汉室,报答先帝知遇之恩,何错之有?”

仙童叹了口气说:“天命不可违,汉室兴衰自有定数。你虽有经天纬地之才,然人力终有穷尽之时。”

诸葛亮还想争辩,突然天空中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仙童脸色一变,说道:“先生,菩萨要召见你,你且随我来。”

诸葛亮跟着仙童来到一座宏伟的宫殿前,宫殿中散发着祥和的光芒。在宫殿的中央,一位菩萨正端坐在莲花台上。菩萨面容慈悲,眼神中却透着洞察一切的智慧。

“诸葛孔明,你可知自己为何会来到此处?”菩萨的声音如同洪钟,在宫殿中回荡。

诸葛亮向菩萨行礼,说道:“菩萨,吾只知吾尚未完成大业,心有不甘。”

菩萨轻轻摇头,说道:“你一生聪明过人,然你却聪明欺天。你以七星灯续命,本就是违背天数之举。你虽有匡扶汉室之心,但汉室气数已尽,你如此执着,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

诸葛亮说道:“菩萨,先帝对吾有知遇之恩,吾怎能眼睁睁看着汉室倾颓?”

菩萨说道:“世间万物皆有因果轮回。你生前已尽人事,如今该顺应天命。你若继续执迷不悟,你的魂魄将永远不得安息,且会遭受更多的磨难。”

诸葛亮陷入了沉思,他想起自己一生的经历。从隆中出山,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到如今病逝五丈原,他的确已经付出了太多。

“菩萨,吾明白了。”诸葛亮的魂魄缓缓说道。

菩萨微笑着点点头,说道:“你能醒悟,甚好。如今你且放下尘世的执念,随我在此处修行,以待来日转世重生。”

诸葛亮的魂魄再次向菩萨行礼,然后跟着仙童离开了宫殿。

然而,就在他即将开始修行的时候,他突然又想起了蜀军将士们。他想到了姜维,那个对他忠心耿耿的弟子,他想到了蜀汉的百姓,他们还在期盼着汉室的复兴。

“吾怎能就这样放弃?”诸葛亮的魂魄心中的执念再次涌起。

他不顾仙童的阻拦,冲向那道通往人间的光芒。仙童在后面呼喊着,但他已经消失在光芒之中。

当他再次回到五丈原时,发现这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间仿佛已经过去了很久,蜀军早已撤军,五丈原上只剩下一片废墟。

诸葛亮的魂魄四处寻找着蜀军的踪迹,他飘到了成都。可是成都也不再是他记忆中的模样,蜀汉已经灭亡,百姓们在新的统治下过着平静的生活。

“吾来迟了,吾终究还是未能完成先帝之托。”诸葛亮的魂魄悲痛欲绝。

他在成都的上空游荡着,看着百姓们的生活。他发现虽然汉室已亡,但百姓们并没有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相反,在新的统治下,百姓们安居乐业,商业繁荣,文化也在不断发展。

“也许,这就是天命吧。”诸葛亮的魂魄心中渐渐释然。

就在他准备彻底放下执念的时候,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道时空裂缝。那裂缝中传来一股强大的吸力,诸葛亮的魂魄不由自主地被吸了进去。

当他再次清醒过来时,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这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们穿着奇装异服,天空中还有一些巨大的铁鸟飞过。

“此乃何地?难道吾穿越到了未来?”诸葛亮的魂魄惊讶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他飘到一个图书馆前,看到里面有很多人在看书。他好奇地飘进去,发现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他看到一本关于三国历史的书,书中详细记载了他的一生。

“原来吾之事迹竟被后人如此记载。”诸葛亮的魂魄感慨地说。

他继续在这个世界中游荡,他看到这里的人们虽然生活方式与他那个时代截然不同,但人们同样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看到医生们在救死扶伤,科学家们在探索未知,教师们在传授知识。

“这个世界虽无汉室,但人们却在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诸葛亮的魂魄心中有了新的感悟。

就在他沉浸在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时,他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身影竟然是刘备。

“先帝?”诸葛亮的魂魄惊讶地飘到刘备面前。

刘备也看到了他,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原来,刘备的灵魂也穿越到了这个世界。

“孔明,吾等又见面了。”刘备的灵魂说道。

诸葛亮向刘备行礼,说道:“先帝,吾未能完成兴复汉室之大业,实在愧疚。”

刘备笑着说:“孔明,吾在这个世界看到了很多。这里虽无汉室,但人们却生活得很好。也许,我们当初的执念太重了。”

诸葛亮点点头,说道:“先帝所言极是。吾在仙界被菩萨点化,本已放下执念,却又因心中牵挂而返回人间,如今来到这个世界,看到这一切,吾彻底明白了。”

刘备和诸葛亮的灵魂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中畅谈了许久,他们分享着彼此的感悟。

刘备感慨地说:“孔明啊,想当年我们怀着兴复汉室的壮志,南征北战,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如今看到这全然不同的世界,方知天下大势,非人力所能全然掌控。”

诸葛亮点头称是:“先帝,往昔我们执着于汉室正统,却未曾想过天下百姓所求,不过是太平盛世,安居乐业。在这新世界里,虽无汉室之名,然百姓之幸福,远超吾等当年之想象。”

刘备望向远方的高楼大厦,眼中满是新奇:“这高楼之宏伟,铁鸟之神奇,皆非吾等当年所能想见。此乃后世之人智慧的结晶,看来世间一直在发展进步,并不因汉室的兴衰而停滞。”

诸葛亮微笑着说:“是啊,先帝。吾观此处之人,各司其职,皆为这世界的繁荣贡献力量。医者救死扶伤,学者探索真理,人人都在努力追寻自己的理想,此乃大同之象。”

正在这时,天空中再次出现那熟悉的光芒,光芒中传来菩萨的声音:“你们二人已彻底悟透,如今可随我前往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是灵魂安息之所。”

刘备和诸葛亮相视一笑,他们的灵魂不再有往昔的遗憾与执念。刘备说道:“孔明,我们走吧,这新世界虽好,但吾等的归宿在那极乐之处。”

诸葛亮恭敬地回应:“谨遵先帝之命。”

说罢,他们的灵魂缓缓飘向那光芒之中。随着光芒渐渐消失,他们的传奇故事也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划上了句号,但他们在三国时期的英勇事迹和最后灵魂的觉悟,却永远地留在了历史与传说之中,成为后人不断传颂的佳话,激励着人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去思考命运、理想与顺应大势的意义。

【说明】已在番茄小说上发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