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自然的头像

大自然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27
分享

时光褶皱里的光

这个故事,起始于我首次买房借钱的经历。

1998年秋,我从曹家中学调至老婆工作所在地的五丈原初中。一家人再度团聚,那份久违的幸福与满足,如春日暖阳,温暖着我的心田。彼时,我好不容易攒够5000元,正打算还给二妹,然而老婆单位的自建家属楼却恰在此时开始收取房款。记得首次需缴纳2万元,即便把准备还妹妹的钱用上,资金缺口依旧很大,无奈之下,我踏上了借钱之路。

我最先想到的是岳父家。岳父是县上退休的科级干部,育有三儿一女,老婆是家中最小的。那时,在老婆的四个兄妹里,我们家经济条件最差,她的三个兄长生活都比我们宽裕得多。那天,老婆的大哥和三哥都在家,我带着既高兴又有些炫耀的心情,跟他们讲述了老婆单位分房以及房款不足的状况,满心期待能得到大家的帮助。岳父答应资助1000元,大哥表示自己最多也只能拿出1000元。三哥却直言我们账都还没还完,当下并非买房的时机。二哥前往青海与人合办楼板厂,具体情况不明,当时只有二嫂在家,我便没好意思开口。

老婆得知我去她家借钱的结果后,颇感意外,于是亲自前往县城,到开家电商城的三哥处寻求帮助。她前前后后跑了五次,其间有几次都落泪了,最终三哥在信用社帮我们贷了5000元。

如今回想起来,当时的利息着实很高,5000元贷款每天的利息就有2元多。春节前,我特意到县城给三哥送去200元,结清了三个月的贷款利息。

那年春节,去给二哥拜年时,他询问起买房的事情,还说道:“你们贷款了,为啥不向你二嫂要呢?我去青海时给家里留了一个5000元的存折,完全可以拿去交房款呀。”听闻二哥这番话,我和老婆都欣喜不已,这无疑是那个春节我们全家最开心的一件事。

正月过后,我正准备找二哥拿钱去还三哥的贷款,这时大哥捎来了话。原来,二哥和二嫂因楼板厂年后开工事宜紧急,已经返回青海了,二哥临走时把5000元交给大哥,让他找三哥替我们还清贷款。后来碰到大哥,他说把钱给三哥时,三哥告知贷款去年就已经还清了。这便是老婆的几位哥哥,也是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三位兄长。

二哥在青海的事业进展颇为顺利,到2003年时,楼板厂规模已发展至近百人,他还积极为当地修路架桥、捐资助学,成为了小有名气的致富能人。这年春节,二哥家里多了一位口音不同的外地人。一打听才知道,此人是二哥楼板厂附近村上的贫困青年,春节前二哥帮他到西安看病,考虑到让他独自回青海不安全,便把他带回家里一起过年。此时的二哥,既是忙碌的楼板厂厂长,又是青海和家乡备受赞誉的精神文明先进个人,整日忙得不可开交,但他对我们的帮助从未间断。

2005年,县上进行经济适用房分配,老婆在单位为我们争取到一个三室两厅两卫的买房名额,这在当时是一件众人梦寐以求却又觉得希望极为渺茫的事情,仿佛天上真的掉下了馅饼,没想到幸运竟降临到了我们头上。记得我给二嫂打电话分享这个喜讯时,她立刻询问首付的情况,后来首付的5万元中,有2万元是二嫂打给我的。

令人感动的事情发生在这年腊月的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家吃饭,发现沙发上放着一沓人民币。老婆说,二哥二嫂从青海回家过年,顺路留下1万元,担心我们交二次房款时资金不够。

二哥在青海的事业在2010年左右达到鼎盛时期,拥有两个楼板厂和一个钢筋加工车间。在此期间,他先后操办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婚姻大事,为大儿子在宝鸡购置了房和车,给小儿子在青海购买了商品房和大商铺,女儿在家乡买房时,他同样给予了大力支持。

有道是“人生就是一条河,曲曲弯弯是生活”。随着青海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地有人效仿二哥办起了楼板厂,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2015年,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二哥的经营环境日益恶化,楼板销售遇阻,效益明显下滑,厂子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困境。于是,二哥果断卖掉了青海的楼板厂,回到家乡蔡家坡开展达利园饮料独家代理销售业务。

为了报答二哥多年来对我们的关心与帮助,在他经营需要资金之际,我也毫不犹豫地主动把自己和儿子仅有的6万元及时送去,以此表达我对他再次创业的敬意与坚定支持。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二哥这次创业并不顺遂,辛苦坚持三年后,还是以亏损十多万宣告失败。在清理债务时,二哥提出要还我钱,我考虑到他还有银行借款,便只收取了3万元应急,主动放弃了暂时无需使用的剩余3万元,让二哥优先解决其他更为紧迫的问题。

二哥二嫂皆为农民,当时已六十多岁,每月除了微薄的几百元农村养老金外,再无其他收入来源。在随后的几年里,二哥多次提及尚未还我钱的事,我每次都安慰他别再挂怀,等以后有了钱再说。我和老婆商量后认为,我们都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虽说积蓄不多,但每月的退休金足够日常开销还有结余,二哥剩余的3万元我们就不再索要了,权当放在那里。

时光飞逝,转眼间就到了2023年。我遭遇了一件棘手之事,在西安工作的儿子急需用钱,可我手头没有足够的积蓄,实在别无他法,我只好向二哥说明了情况,他爽快地答应我10月1日国庆回来就到家里取钱。我曾跟二哥讲过这笔钱以后再说,如今却开口索要,心里总觉得自己做得有些过分、不讲道义,这或许会成为我今生最大的遗憾。

二哥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多次雪中送炭,我们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十多年来,我们也竭尽全力解决一些二哥自己难以处理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创业的后顾之忧,这也是后来让我深感欣慰的地方。

记得当年二哥二嫂前往青海时,他们的大儿子正在上初中二年级,我主动提出把孩子带到我任教学校的重点班,第二年他如愿考上高中,最终大学毕业,在宝鸡成家立业。这个侄儿的媳妇还是我老婆通过朋友介绍的。2005年县上经济适用房分配时,老婆得知她们单位有人急需用钱转让名额的消息,立刻为二哥的女儿争取,据说只比正常购买多花了不到200元手续费就成功了,这是老婆给予她侄女最实实在在的帮助。2012年二哥的小儿子在青海念书遇到困难,我帮他转回家乡我工作的综合高中,后来孩子还没毕业就想在青海参军,我想尽办法为他提前办理了一个高中毕业证,助他梦想成真,顺利参军入伍。

暮年回首,那些与二哥共同走过的岁月,恰似秦岭深处蜿蜒的溪流,虽时有乱石阻隔,却始终奔涌向前,在岁月的河床里沉淀出温润的光泽。他以农民特有的质朴与担当,将血脉亲情化作永不褪色的底色:在我们举步维艰时,他是撑篙的竹筏;在他遭遇困境时,我们亦愿做挡风的蓑衣。这份跨越三十载的守望相助,让我愈发懂得:真正的亲情从不是单向的索取,而是两棵并肩生长的乔木,根系在地下紧紧缠绕,枝叶在风雨中相互摩挲。如今我们虽已鬓染霜华,但那些在困境中相握的手掌、在寒夜中传递的暖炉、在迷茫时点亮的灯火,早已化作生命里最珍贵的勋章。当我站在人生的深秋回望来路,终于明白——命运馈赠的苦难,终将在血脉相连的温暖中,绽放成照亮前路的星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