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的一个上午,我前往公社中学填报中专报考志愿,偶然听闻省里编写的复习资料已经发行。可姑父答应帮我购买的资料却迟迟未到,心急如焚的我当机立断,决定即刻前往西安取书。
然而,摆在我面前的难题接踵而至。我从未去过西安,对姑父所在单位的位置一无所知,而且身无分文。填报完志愿回到家时,大约十一点了。匆匆吃过饭后,我赶忙去找队上的出纳。他既是我的长辈,年龄又与我相仿,平日里我们关系不错,他便私下借给我五元钱。接着,我又到三爸那儿打听了姑父单位的具体信息和前往的路线,随后前往姑姑家,告知她我要去西安找姑父取书一事。姑姑听闻,反复叮嘱我注意安全,还让我给姑父捎上一小袋玉米糁子。
下午三点左右,我来到了赶往火车站的眉麟公路上。这条路往南八里便是眉县火车站,也就是小说《创业史》中梁生宝买稻谷后晚上睡觉的地方。为了赶上下午四点开往西安的最后一趟列车,我拼尽全力奔跑,幸运地爬上了一辆疾驰而过的拖拉机。拖拉机行驶到车站附近的转弯处,我瞅准时机,纵身一跃,跳到路边的土堆上。虽然摔得满身尘土,但好在平安无事。
到达车站时,已将近四点,前往西安的旅客早已排起了长队。我急忙买好车票,票价是两块一毛钱。我一手提着口袋,一手紧紧捏着车票,随着人流,终于登上了开往西安的火车。
上车后我才知道,这是一趟慢车,一路上需要频繁停靠,给其他列车让路,抵达西安得四个多小时。这是我第一次乘坐长途火车,列车行驶时发出的咣当咣当声,在我听来十分悦耳。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树木和村庄,我的心中满是好奇与兴奋。列车驶过武功车站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到兴平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不知为何,列车在兴平停留了很长时间,我感觉大概有半个多小时。此时,我不禁开始担忧,到西安后这么晚了,能不能顺利找到姑父,心中满是迷茫。
由于中午时间紧迫,我没吃饱,到眉县车站时又忙着赶车,连五分钱一个的烧饼都没来得及买。此刻,肚子饿得咕咕叫,十分想吃东西。无奈之下,我来到列车的厕所,找到一个水龙头,痛痛快快地喝了个饱。这便是我人生中最特别的一次“晚餐”。
抵达西安车站后,我在热心人的指引下,找到了南行的公交车。上车后,我向身旁的一位长者说明了我要前往南郊矿业学院找姑父的情况,他热情地答应到站时提醒我。记忆中,那时夜晚的西安,远不如现在我的家乡繁华。车窗外,路灯昏暗,行人稀少,唯有车厢内拥挤的乘客和不停摇晃的车身,提醒着我正坐在南行的公交车上。
过了许久,身旁的长者告诉我,前面灯火通明的地方就是矿业学院,我该下车了。下车后,我走到那灯火辉煌的单位大门外,一时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门房走出一位工作人员,询问我有什么事。我详细地将自己到西安找姑父取复习资料的事情说了一遍。他说:“现在都十点多了,人家都睡觉了。”我急切地说:“姑父就在机电大楼里上班,您让我进去找找看。”他指着南面不远处的四层大楼对我说:“那是机电系的,你去那儿找找吧。”
当年的机电大楼呈东西走向。我从一楼西头的楼门进入,沿着楼道先向东,上到二楼后再往西找,一直找到二楼西头。整栋大楼空荡荡的,只有我和我的脚步声,再无其他声响。我心想,那就继续往四楼找吧,如果还是碰不到人,就找个地方将就一晚,明天再说。
刚上三楼,我突然看到东头有个人走出房间,进了旁边的屋子。我快步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卫生间,那个人是去上厕所的。我暗自庆幸,总算遇到人了,等他出来再问问路。等这个人出来后,我们俩都惊呆了,眼前的人竟然就是我的姑父。
姑父惊讶地问我什么时候来的,我说刚到,是来取复习资料的。姑父把我带到他刚才出来的房间,从立柜里端出一碗大米饭,放在旁边的电炉子上,为我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蛋炒饭。看着锅里金黄诱人的蛋炒饭,我那早已饥肠辘辘的肚子,就像一只见到老鼠的野山猫,馋得直“叫”,迫不及待地想吃。我狼吞虎咽地吃着饭,姑父把复习资料拿给我,又询问了一些家里的情况,之后便嘱咐我在这里睡觉,他自己另找地方休息去了。
吃完饭,墙上的挂钟已过了十一点。想到如此巧合地在厕所门前遇到姑父,渴望已久的复习资料也终于到手,我满心欢喜与激动,毫无睡意,便翻开其中最厚的一本物理复习资料看了起来。物理是我的强项,看着看着就来了兴致,索性找来纸笔开始做起题来。迷迷糊糊中,我感觉有人开门,原来是我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姑父问我怎么起得这么早,我回答说睡不着,就一直没睡。
姑父带我吃过早饭,说我来西安一趟不容易,让我到附近的兴庆公园逛逛。我谢过姑父的好意,表示要赶紧回家复习。姑父见我态度坚决,便给了我五元钱,把我送到大门对面的公交站。
这便是我第一次到西安的全部经历。当时,省会西安的繁华在我心中并未留下深刻印象,因为我根本没有时间去欣赏。唯一有点印象的,便是火车站售票处。它好像在现在出站口对面城墙的位置,是一座东西走向的一层平房,我感觉面积还没有我家三室两厅大。售票房南面有四五个售票窗口,窗口外面设有几排防止拥挤的钢管栏杆,上面没有任何遮盖。要是赶上下雨天,排队购票的人肯定会被雨淋。
说来也幸运,当年我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凤翔师范,实现了从农村青年到国家干部的身份转变,这让我的父母和亲朋好友都倍感荣耀。而这个目标的实现,除了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许多人的付出与关心,我对此满怀感激。就像这次到西安取资料,多亏了我的出纳小爸、三爸、姑姑和姑父,正是因为他们的支持与帮助,我才能顺利成行,最终梦想成真。今后,我也会像他们一样,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