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魏照先的头像

魏照先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22
分享

雪地诗行

      那年那月那日,在2000年腊月。大雪地,阅卷时。

  一年一度,临近年关,期末了,嵩山全乡进行了严密组织、科学编排、教师大调动、严格监考、严防纰漏的期末考试。活动过程非常不容易,嵩山的山比高还高,路比远更远,山道弯弯,崎岖难行,虽然尽可能减少困难就近安排,还是有许多老师须得长途跋涉远道去他校监考。尽管如此,却没有人叫苦。

  考试毕,乡教委主导,集中收齐所有学校各年级各科试卷,麻雀单位多,五脏俱全,零碎得很。为方便阅卷,留下几位尤为认真的老师作最后整理,谨慎装订做到信息最保密,保证次日阅卷最顺利。为及时完成这项工作,贺书德等几位老师监考归来,马不停蹄,接上新的更劳累的事情,直至夜晚。夜深天黑,归途迢遥,他们只好留宿中心小学。

   次日天亮,推开门,大吃一惊,山白了树白了房子也白了,夜里,一场大雪悄然而至。厚厚的白雪,足有尺深。我马上意识到的是,今天的集中阅卷怕是泡汤了。大雪阻隔,老师们多是十几里外,还偏僻山村,自行车根本不能骑,厚雪没过小腿,步行都难,怕是来不了了。望着雪地,我一声叹息。

   不管如何,先除雪,视情况再作安排吧。我们几个住校的老师抄起扫帚铁掀艰难地一步步往前打扫,还没到大门口,猛看见有几位老师已经立在雪地里,等待开门。他们身后是长长的深深的脚印,老师们居然这样恶劣天气如此难行雪地里,及时赶来阅卷了。我心里一阵感动,这就是我们山里的老师们啊!

   扔下扫帚,踏着没过小腿的积雪,连蹦带跳,急急跑到门口,给他们打开大门。看清了,他们是北铜峪小学冯学忠许文贞郭太民老师。北铜峪,嵩山域内西北角最远的村子,还是大山腹地的小山村,路最远,行走最难,他们居然来得最早。看着冷风中的他们头上还直流汗,我可以想见他们怎样步步难行气喘吁吁克服困难赶来的。冯老师手里还拿着个塑料袋,他说,大雪直往鞋里灌,出门时许老师出主意我们塑料袋裹住鞋子包着脚的,他们的路上早掉了,我包得结实,袋子跟我到了这里,不能乱扔,放你们垃圾堆里吧。我一看,他们鞋里满是雪,深雪地里,没法跺脚,一任积雪鞋里灌,鞋也湿透了。他们却是一脸笑容。胜利者的骄傲!

   赶紧让他们进屋。我回头远远望着仅有的一行雪地深深脚印,十分感动。他们用自己敬业的态度顽强的毅力走出一条非凡的雪地之路,用职业操守爱岗精神写下一行长长长长的诗句,坚定的脚印如一字一字,没有逗点,绵延至最终目标。

   这雪地长诗,只一句,极其刚毅豪迈。这诗行,也是他们平素扎实工作的美文延续,是未来恒久坚持的新的开端。实在令人敬佩。

   招呼他们进屋,我们忙着生炉子让他们取暖,他们却说,走得很暖和了,不用了。我们还是一起打扫积雪吧,不然过会儿影响阅卷了。

   我们分工,有的去院子扫雪,我陪冯老师们生炉子。我吃惊他们怎么这么早来了,郭老师说,老冯认真,昨天就嘱咐我们路远早走,今天下雪了,冯老师早早喊我们动身了。呵呵,走得也实在太早了。听着他们以苦为乐半玩笑挺风趣的回答,我更加由衷佩服他们。我们深山里的老师就是如此朴实厚道认真敬业,身教重于言教,孩子们一定从他们身上获得更多正能量,何况老师们言教也严谨认真。

   陆续的,踏雪赶到的老师多起来,渐渐的,比规定的阅卷时间略迟一点点儿,老师们基本到齐了。庆幸,没有耽误阅卷。也许,雪天路滑,集合不易,老师们似乎更加卖力肯干,各负其责,一丝不苟,仔细耐心,埋头工作。其实,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的老师本身就认真就严以律己积极努力。

   大雪时节,困难重重。因为我们以工作为重不计个人得失的好老师们,工作顺利进行,丝毫没受影响。感动中,由衷钦佩这些山里的老师。

   雪地留痕,如诗,一行,继而无数行。奔放的,充满豪气的,老师们实际行动中坚毅写就。

   久久深记着,这讴歌山区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雪地诗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