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子营的头像

王子营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1/20
分享

大毛娘

大毛娘

 

 

都说大毛娘是个苦命人,讨饭到王家村,一场病卧在碾屋里,浑身发高烧,烧得迷迷糊糊、不省人事。又是个大雪天里,街上人少,偏有闲不住的二叉背着个粪篮子满大街拾粪,路过碾屋,发现了大毛娘,吆喝几声没反应,忙进去看,又吆喝几声还没反应,就摆过身子,“唉、唉。”连喊几声,见浑身破破烂烂的女儿还是没反应,试了下鼻息,感觉还有进出的气儿,忙把粪篮子一扔,背起女人就往家跑,一进门就大声喊,“捡了个要饭的,快死了。”爹娘也是好心人,忙把捡来的女人放到热炕头上,剥去了浑身脏兮兮的衣服,放进了被窝里暖着……

二叉大雪天在碾屋里捡了个媳妇,村里很快传开了。那时候的人觉悟高,村长在大毛家里问着女人是哪里人,要是愿意回家的话,大队里可以给路费还有干粮。女人说不上家在哪里,说从小被人贩子拐出来,买到这里哪里的,只知道最后买给个酒鬼,天天打她,她就跑出来了。村长又说大毛,是个憨厚生,就是家里穷,快三十了还没说上媳妇,女人要是愿意,他当个红媒。女人瞅了一下躲在灶膛里嘿嘿笑的大毛,点头答应了。

大毛娘一辈子生了两个儿子三个闺女,在村里人家来说,也算是多子女的家庭了。老大是儿子,中间接连生了三个闺女,为了再要个儿子也是拼了,明知道计划生育那么紧,还要躲出去生。这也是大毛爹娘的意思,几辈里单传,谁也说不准下一辈是否绝户,为了添丁也是拼了,把家里所有的粮食折腾了,换了些钱给大毛带着,在一个黑夜里,让他带着老婆跑了。第二天,村长就带着公社的人来到了家里,让大毛爹娘交出人。村长那个后悔呀,后悔当初给大毛做媒,要是还是个光棍子就没有今天的事儿。公社的领导恼羞成怒,把一家人赶出家,三间老平屋被公社的一帮人拆了顶子,那些被熏得乌黑发亮的木头都拉走了,院子里的两棵老枣树也未能幸免,从树的中间被锯断,养得几只鸡也被抓了去,还有炕上的破被褥、破家具、那点粮食,被弄了个精光。一句话,家被倒腾空了,就剩下四个孩子、两个老人没被抓去,逮孩子去,那太过残忍,孩子又没有犯啥罪,抓老人去,一个痨病,整日的咳嗽不止,冬天就趴被窝子;一个瘸着,在生产队赶马车惊了,压断了一条腿,重活干不了,这样的人抓了去没啥用,还得管饭,公社的干部也不傻,却当着全村人的面开起了批斗会,惩罚就把家毁了、砸了,这就是违反计划生育的代价,顶风而上,跟上面作对,那就是作死,必须严惩。

家被毁了,两个老人带着四个孩子哭哭啼啼,哀嚎不止,没吃的喝的,连个过夜的地方都没有,幸亏还给留了个门道,草毡子一挂,祖孙六个就挤在门道里过夜。白天呢,大毛爹娘就领着四个孩子周围村里讨饭,那个可怜巴巴的样子,让人看着心疼,一个胡同里住着的邻居就都偷偷的给送饭,好的没有,一盆热地瓜粥,几个地瓜面窝头、高粱面饼子是拿出来的,偷偷给他们送过去,怎也不能眼看着他们挨饿。其实,公社的人时不时偷着来蹲点,那是想着他们偷偷回来,好来个守株待兔。当时的情况,大毛娘和大毛爹哪里还敢回来,早跑到偏远的山区躲了起来,直到孩子生下来直到孩子周岁了才回来。两口子被公社抓了去,打死也说孩子死了,这才回来的。大毛被判了三年,在湖田下了三年煤矿,差点死在煤井里他的话,九死一生,那一天也有死的人,最多的一天死到二三十人,煤井塌了,人都砸死在里面……

五毛第一次回来已经是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了,大毛说是远房亲戚的孩子。村里知道是他们的孩子,哪怕大毛爹一再强调说是远房亲戚家的孩子,谁也不相信,孩子长得就像大毛娘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那里是啥远房亲戚的孩子村长觉悟高,报到了公社里,公社还来人问过,也就是问问,要不怎样呢,明知道是他的孩子还能把人带走吗,都是七八的大小伙子了再说,已经过去的事了,该罚也罚了。人口普查时,五毛落下了户口,也不再说是远房亲戚家的孩子了。为了这个孩子,家里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几乎是家徒四壁,换来了这个宝贝儿子,自然对他另眼相看,爱护有加,一家人还都认为这个代价是值得的,啥最重要,家族延续香火最重要。

大毛爹死时,紧紧拉着五毛的手泪眼婆娑大毛娘死时,一再叮嘱要照顾好五毛,这骨血来之不易啊。一家人的偏向,反倒是疏远了大毛。爹娘的偏心和稀罕,使得五毛在这个家里说一不二,别看是晚来的,却明着欺着哥哥姐姐。大毛就有情绪,明明都是儿子,为啥不一样的待见?就算三个妹妹将来嫁人,成为外姓人,农村人的话,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对闺女不好都有缘由。可是,自己也是儿子呀,凭啥两样子待见。何况,为了五毛,一家人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反而被疏远,心里就受不了,明里暗里表现出不满来。爹娘却装没看见,光在他们面前说:“你弟弟刚来,还不适应,你们当哥当姐的要爱护他、包容他,他可是你们的亲弟弟,是你爷爷奶奶求佛求来的。”是的,爷爷奶奶在世时,天天念叨这个孙子,只是碍于当时的情景,不敢明着说,只是当着家人的面念叨,还不时偷偷去看他,那些年里,家里有点啥好东西,都趁着晚上给他送了过去,真是应了那句话,‘越得不到的越稀罕’,天天在眼前的倒视而不见了。

当然,说五毛不仁义也不是那么回事儿,他对待哥哥姐姐还是很尊重的,一口一个哥姐叫着,到使兄妹们对父母的偏心说不出啥话来。那些年里,一家人在一块儿倒也安稳。矛盾产生在都成家立业后。二毛、三毛、四毛嫁了人,走出了这个家,娘家的事再不过问,平常也不常来。只是大毛和五毛的关系相当紧张,就为了分家分的,老人偏心,把新盖的三间屋给了五毛,都没有跟大毛商量。大毛可以忍,第一次喝爹娘吵嘴,大毛媳妇,村里出了名的孝顺媳妇也不干了,质问着公公婆婆,“有你们这么分家的,好房子凭啥你们说给他就给他,起码抓个阄啥的,这样也公平呀。再说,盖新房子的钱都是大毛起早贪黑大窑上推土、干建筑卖苦力挣来的,你们要是这样分,将来你们养老可别找俺了。”大毛爹娘一听这话,满脸惊愕,他们怎也没想到平日里忠厚老实、百依百顺的大儿媳妇会说出这话来,一时不知说啥好了,等反应过来后,就都看着大毛,想让大毛说句话。大毛却坐在炕沿上闷头抽烟,一句话也不说。大毛爹就用烟袋锅子敲打着抽头,“问你呢,你也是这个意思?”大毛娘也赶紧说:“老话说,长兄为父,长嫂为母,五毛不是小吗,将来等俺们没了,还得你们照顾他,怎说出这样不仁义的话来呢,咱们是一家人,啥你的我的,都是咱家的,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你们搬过来,俺和你爹搬到东屋去,你们住正房。”“别说得那么好听,村里那么多分家的,谁像你们一样偏心,哪里有你们这样分家的?分了家就是两家人,妯娌们你让我我让你也就罢了,要是不好,成为仇家的也不是少数,像你们这样分家,给俺们制造家庭矛盾,能好了才怪。”大毛媳妇说。“你,你个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有男人在呢,轮不到你说话。”大毛爹生气了,咳嗽了一阵子,一脸的怒气。气得大毛媳妇摔门子而去。平常老实巴交的大毛看着也不愤了,“爹,你不能这么说,这是说啥话呢,分家就这么分呀?欢欢娘说得没错,这么分不行,得抓阄,抓到啥是啥。”“不行,好房子就给你弟弟,这事儿没商量,要是不同意就滚出去,老屋也没有你们的份。”大毛媳妇一下子推门进来,“别欺负老实人,这是你说的,好,俺就是住大街上也不会住你们的破屋。”说完,拉着大毛就走了。气得大毛爹坡口大骂,骂他们不孝子。五毛和媳妇一直没说话,反过来劝大毛爹,“要不把新房子给哥吧。”“不行,还反了他们了,你们明天就过去住,他们要是不把房子给你们腾出来,我就打断他们的腿。“”

第二天,天刚放晓,大毛爹就来拍打大儿家的大门,让他们今天必须把房子给弟弟腾出来,要是愿意搬到老屋住呢就到老屋住,要是不愿意住,爱住哪儿住哪儿,欠当没他这个儿子。大毛爹平常说了算惯了,哪里容得老大两口子挑战他的权威。当然,面对骄横跋扈的爹,大毛也怒了,自然少不了一顿争吵,惹得半村的人都来看,大毛娘气得休了克,她怎也没想到,老实巴交的老大两口子会做出这等事儿,大毛爹给了大毛两巴掌,大毛没动手,大毛媳妇还了回去,扑上去一把给公公脸上开了花,血红的手印子愣是扣下大毛爹脸上一层油皮来,都冒了血珠子。大毛爹没防备她,说啥也没想到大儿媳妇会动手,当着村里人的面被大儿媳妇抓了一把,他哪里受得了,随手从柴垛上抄起一根棍子就要打,邻居们忙拉着他,大毛娘也哭着把他往家里拉,而大毛媳妇显然被激怒了,还要凑近公爹打,平日里不见她骂人,骂起人来一句不重。而躲在一旁的五毛两口子就像没事人一样,就在那儿看热闹,五毛还想上去呢,被媳妇一把揪回来,低声说着,“打吧,越打大了越好,东西都归咱了。”

最终,大毛把房子倒了出来。当然,他也没搬到老屋里住,暂时住在了丈人家。大毛爹气病了,躺在了床上,他怎也想不到会这样。五毛搬到了大毛倒出来的房子里,大毛却没搬过来和他们一块儿住。刚开始还觉得占理呢,结果这个样,村里人都说他的不是,一样的儿子,把老大撵出来不管了,这明显的偏向吗,不怨大毛媳妇发火骂他,这简直不是人干的事,手心手背都是肉呢,看人家老实就欺负人家,还是亲爹娘呢,就是后爹后娘也不会干出这出格的事儿,人家欢欢娘多老实的孩子,平时斥责两句骂两句,人家一声不吭,好好地住着把人家撵出来了让小儿子住,再老实的人也会发火,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人家欢欢娘说得不错,三间屋可是缓缓爹干建筑卖苦力自己挣得钱,儿子家盖屋,填了几根檩就说是大家盖的屋,这也太不公平了。村里人的议论传到大毛爹耳朵里,想想也是那么回事,的确做得有些过分,这些年里,是大毛起早贪黑大窑上推土、干建筑挣个钱,不但解决了家里平日的花销,还攒了个钱有能力盖屋。至于五毛,累活重活不愿意干,也就在家里帮着地里干点活,还时常找借口不上坡,和村里几个二流子玩到了一起,偷鸡摸狗的事儿没少干。可是,总觉得心里欠他的,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要说大儿媳妇还真没孬心眼儿,大毛挣得钱都是交到他手里的的,大毛媳妇也从没说啥,本想着分开家让五毛也正干些,自己承担起个家,光替他考虑了,倒忽略了老大两口子的感受,弄了这么一出,好好地家弄得,说也说不出口,想着给大儿两口子赔个不是,又拉不下脸来,关键是两口子不凑面了,只有在家里空叹息。

俗话说,“多忧百病生,多喜百病去。”也不知适应了这句谚语,大毛爹病了,感觉浑身酸痛,骨关节难受,就像有千万只蚂蚁在咀嚼他的身体,后来就有些神志不醒,光说胡话。大毛娘还以为被气得,又认为可能是感冒,给他熬完姜汤,歇几天就好了,她没有对孩子们说。就这么过了几天,在一个夜里,大毛爹无声无息的走了,早晨起来一摸,身子都凉了。大毛娘赶紧去喊孩子们,大毛两口子也不赖,尽管对公公婆婆满肚子怨言,还是参加了爹的丧礼。丧礼完后,大毛娘就说:“大毛啊,别怪你爹偏心,你弟弟不像你能干,指望他自己盖房子,那得到猴年马月?你当哥哥的就多担待些,让让你弟弟吧,老房子俺给你倒出来,俺住到东屋里去,你们搬回来吧,别让村里人笑话。”大毛媳妇听了哼了一声,“还怕别人笑话呀,笑话别做啊,王家村人哪里有个像你们这样的,平日里大毛拼死拼活的干,养活这个家,几乎是累得吐血呀,你们倒好,分家让他光腚光,这是人干的事吗。是的,俺顾大面,今天来了,也把话说明白,以后啊,你有个生病长灾的,别指望俺了,这老房子俺也不要。”一番话说得大毛娘哭哭啼啼,二毛、三毛、四毛三个闺女也埋怨娘,家就不该这么分,一样的亲,手心手背都是肉,当时就该抓阄,这样谁也说不出啥来,把哥哥嫂子撵出来让弟弟住,到哪里也说不过去。理确实是这么个理,大毛娘也后悔,原本觉得大儿媳妇好说话,不计较才这么做的,怎也没想到会是这个样。可是,说啥都晚了,错还得她弥补。

她还能挣钱来吗?她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虽说身体还算硬朗,地种不了了,就算能种了地,指望地里的收入,一年整不了几个钱。像桑爹一样捡破烂,可是,她腿脚子不好,走不了路,还有啥生计,她不得不为她和老头子轻率的决定买单,不能寒了老大和老大媳妇的心。是的,对五毛,他们有特殊的感情,从小送出去,在人家里长大,虽说每年给人家送去粮食和钱。但是,心里还是觉得亏欠,这好不容易接了回来,自然多照顾些,只是太自信了,未考虑周全,本来和谐的家矛盾重重,她是寝食难安。有老头子时就说过,苦干几年挣些钱,补偿老大,谁知道啊,这个重担落到了自己身上,自己七十三了,年都数着过了,她必须抓紧,死了也好去见地下的老头子。

丧事已完,守着硕大的院子,只有她苍老孤单的身影。她走进了南屋,看到了磨豆腐的石碾。哦,这还是老辈人留下的,自己刚做媳妇时,每天晚上在油灯下推碾,闻着豆花香,却不曾吃一口。老辈里做豆腐,稀里糊涂中,她还记得这手艺,好几十年不做了,为了偿还老大,她找到了挣钱的门路。手里还有几百块钱,那是老头子死时的礼钱。她雇了人,把石磨捣鼓出来,按在了宽阔些的东屋里,她开始了磨豆腐,白天泡好豆子,晚上推碾磨,上午再去卖,尽管累,她做得很有劲儿,毕竟一个豆腐能赚二三十元,她从一天做一个、做两个,再做三个,很快的,她的豆腐出了名,不用出去卖了,都上门买,三个闺女也时常帮她来做豆腐,她不再吃力的推碾,大毛、五毛对娘开豆腐坊感到吃惊,这是他们从没想过的,一个老娘,哪里来的这样超前的想法。真应了那句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没有谁和钱有仇。平日不去的五毛两口子嘴巴甜了,见了一口一个娘的叫着。大毛娘就跟他们说:“分家给了你们好房子,你大哥啥也没要,住到了老丈人家,当娘的很难过,觉得对不住你大哥大嫂。那些年里,你们也知道,都是你大哥没白没黑的干建筑才盖起了房子,按道理说,新房子该给你大哥家。可是,你爹偏向了你们,娘也是偏心你们。”五毛、五毛媳妇就明白了娘的意思,虽心有不甘,却也无奈接受,只是平日里去拿些豆腐吃,也没表现出多不满。只是大毛、大毛媳妇从没来过,年节的过来走趟,也不多说话,放下东西就走,大毛娘看着,心里就难受。

两年后,大毛要盖屋了。按说,他的房基应该是老房子。但是,他宁愿多花五千块钱去买块房基,也不愿意在老房基上盖屋。一个晚上,送走了帮忙吃饭的人,五毛娘抱着个豆面子包袱来到了大毛家。亲家见她来很意外,怔了下忙往屋里让。大毛媳妇看到婆婆来,虽说脸上有不愿意,还是喊了声娘。两亲家屋里说了会儿话,见大毛媳妇进屋。大毛娘喊住了大儿媳妇,“欢欢娘,你过来。”“娘,啥事啊,外面还有很多碗筷要洗呢。”“你先过来。”大毛娘说着,打开了包袱,里面一捆一捆的钱,有大票、有小票,起码有几十捆。“欢欢娘娘,俺也不知道有多少,这是这几年卖豆腐的钱,娘舍不得花,都给你们攒着呢,娘想着这两年你们准盖屋。”“娘、这?”大毛媳妇看着那一堆钱,有些动容,张了张口,一时不知道说啥好了。亲家也说:“你看看你,都一把年纪了,卖豆腐挣个钱不容易,怎还都给孩子们。”“勤娘,俺欠勤的,那些年里,都是她和大毛撑着这个家,分家的时候,怪她爹和俺考虑的不周全,他们也没闹,搬到这儿住了这好几年,亏了孩子们了,俺心里不安呢。”“娘。”大毛媳妇一听,忍不住抹眼,平日里对婆婆的恨也化为乌有,“娘,家里盖屋有钱呢,这些你辛苦挣的钱自己花吧。” “娘就是为你攒的,还有这个玉镯子,那些年里那么困难,娘都没舍得卖,这是咱老王家的传物,俺婆婆传给俺,俺传给你。”说着,把那只翠绿色的玉镯递给大儿媳妇。大毛媳妇接过来,她有点激动了,都说婆婆偏心,连她也这么认为。可是,还是没了解婆婆的心思。“大毛媳妇啊,这些天里,娘都多做一个豆腐,等着你去拿,还给你传话,你就是不去拿。”“娘,明一早,俺去拿。”婆媳都笑了。大毛进来看着也笑了。

就在这时,五毛和他媳妇也来了。进门就说:“大嫂,盖屋也不说一声,还得俺亲自来给你送钱。”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沓钱来……

2025110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