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谢长发的头像

谢长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5/20
分享

终南山下

终南山下,渭河汤汤,蜿蜒的河水裹挟着岁月的痕迹,悠悠流淌,诉说着这片土地上亘古未变的故事。

我初次踏入这片土地,正值暮春时节。那时,巍峨的秦岭仿若一位身披薄纱的巨人,褶皱间还凝着残雪,透着丝丝寒意,仿佛在坚守着冬日最后的倔强。而山脚下的麦田,却已泛起层层青浪,宛如一块巨大的绿绸,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洋溢着勃勃生机。晨雾如轻纱般漫过田埂,朦胧间,我遇见一位背着竹篓的老人。他鞋尖沾着新泥,仿佛刚刚从土地的怀抱中走来;腰间别着把磨得发亮的镰刀,那刀刃闪烁着寒光,诉说着无数辛勤劳作的岁月;裤脚挽起处,露出被岁月刻深的皱纹,每一道纹路都像是一部厚重的史书,记载着沧桑与坚韧。“来寻山么?”他开口时,声音浑厚而亲切,惊飞了停在篱笆上的雀儿,那雀儿扑棱棱地飞向远方,“山在那儿呢,可山底下的故事,比山上的石头还多。”老人的话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探寻这片土地奥秘的大门。

一、石磨转出的光阴

终南山下的村庄,仿佛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处处带着些古意,每一处都散发着岁月沉淀的韵味。

村口那盘石磨,是道光年间的物件,历经百年风雨,八只角已被磨得圆润光滑,凹处积着几代人的晨昏,承载着无数的回忆。七十八岁的赵老汉,每当说起幼时跟着祖父推磨的情景,眼中便闪烁着光芒。“那时候天刚亮,星子还没全隐呢,磨盘转一圈,能看见东边山尖儿的云变一个色。”他常常蹲在磨盘旁,粗糙的手掌缓缓抚过那些被岁月磨平的纹路,仿佛在触摸一段温润的旧梦,神情中满是怀念与感慨。

石磨边的老槐树,是村庄的年轮,见证了村庄的兴衰变迁。春日里,槐花如碎玉般纷纷扬扬地落满磨盘,洁白如雪。妇人们踩着木凳,小心翼翼地摘花,竹篮里的花瓣还沾着晶莹的露水,透着清新的香气。转眼间,这些花瓣就变成了蒸笼里的甜香,弥漫在整个村庄,让人垂涎欲滴。孩童们则绕着树追逐嬉戏,他们清脆的笑声回荡在村庄上空,惊起的蝴蝶扑棱棱飞向远处的梯田。那里的油菜花正开得热闹,一片金黄,金浪翻滚间,能看见几个头戴草帽的身影在弯腰除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二、秦岭褶皱里的秘语

从村庄往南走,便是秦岭的腹地,那里仿佛是一个神秘的世界,蕴藏着无数的奥秘。

五月的山风裹着浓郁的松脂香,轻柔地吹过海拔两千米的山径。一路上,总能遇见几株迟开的杜鹃,它们斜斜地长在崖壁上,嫣红的花瓣沾着晶莹的雾珠,像是山神随手滴落的胭脂,娇艳欲滴。向导老陈背着药篓,走在铺满落叶的小径上,脚步轻得像片羽毛,生怕惊扰了山中的宁静。“这山里每棵树都有名字,”他指着一棵三人合抱的冷杉,树皮上布满苔藓,仿佛岁月的印记,“这棵叫‘望夫’,传说从前有个妇人天天在树下等丈夫打猎归来,等啊等,最后等成了块石头,树就长在了石头上。”老陈的讲述,让这棵古老的冷杉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更深的山里藏着古寺。石佛殿的檐角挂着铜铃,山风掠过,便发出清越的声响,悠扬的铃声在山谷间回荡,仿佛是古寺在与天地对话。殿前的古柏已有千年树龄,枝干虬结如苍龙,充满了力量感。树下的功德箱落着些香灰,旁边的石案上摆着供果,被调皮的松鼠偷啃过几口,增添了一丝生活的气息。寺里的老僧八十有余,每日清晨都会在庭院里扫落叶,他动作缓慢而沉稳,“你听,风穿过松林的声音,便是山在说话。”老僧的话语,让这座古寺更显宁静祥和,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三、流水里的人间烟火

山脚下的沣河,是流动的翡翠,清澈碧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夏日暴雨过后,河水会变得浑浊,裹挟着泥沙奔腾而下,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力量。然而,当它流经村庄时,却忽然温顺起来,仿佛一位温柔的母亲,滋养着这片土地。妇女们蹲在青石板上浣衣,棒槌起落间,水花四溅,惊起一群红蜻蜓,它们在空中盘旋飞舞,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孩子们光着屁股跳进浅滩,欢快地追逐着漂向下游的西瓜皮,他们的笑声与河水的流淌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童趣。河湾处有个小小的渡口,老船工撑着竹筏来回摆渡,竹篙点破水面时,能看见几尾鲫鱼箭一般窜向深水,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秋天的沣河是另一番景致。河岸的芦苇白了头,风过时,花絮如雪般飘向河面,如梦如幻。捕鱼人划着木盆撒网,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水面上,像是一幅会动的水墨画。偶尔有白鹭掠过,翅膀擦过水面,荡起一圈圈细小的涟漪,转眼就被流水抚平,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四、冬雪封山时的暖

终南山的冬天来得早,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给这片土地披上银装。

十月末,第一场雪就会落在山顶,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渐渐往下蔓延,直到把整个村庄都裹进白色的棉被里。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光芒。孩子们用竹竿敲下冰棱当宝剑,追着跑着,嘴里呵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小雾团,他们的欢声笑语打破了冬日的寂静。村里的土炕上总是烧得暖烘烘的,火塘里的柴火噼啪作响,仿佛在演奏着欢快的乐曲。铁壶里的水冒着热气,主妇们坐在炕上纳鞋底,针尖穿过布底的声音,和窗外的雪落声交织成一支静谧的曲子,温馨而美好。

冬至那天,整个村子都飘着饺子香。男人们在院子里剁肉馅,“咚咚咚”的声音充满了节奏感;女人们在灶前揉面,手法娴熟;孩子们围着案板转,趁人不注意捏个面剂子当球玩,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饺子下了锅,滚水翻涌间,白白胖胖的饺子浮起来,像是一群刚睡醒的胖娃娃。盛饺子的粗瓷碗上沾着水汽,捧在手里暖乎乎的,咬一口,鲜美的汤汁在舌尖绽开,寒意便顺着毛孔散出去了,让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五、山脚下的星斗

夏夜的终南山下,是星星的国度,璀璨而迷人。

没有城市的霓虹,银河清晰得仿佛伸手可触,无数的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像是镶嵌在黑色幕布上的宝石。孩子们躺在打谷场上,仰望着星空,听老人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向往。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草丛里穿梭,偶尔落在孩子的鼻尖上,痒得人直笑。稻田里的蛙声此起彼伏,像是在给星星伴唱,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远处的秦岭轮廓模糊,却又分明像一位慈爱的老者,默默守护着山下的人间,让人感到无比安心。

老人说,终南山是有根的,这根就扎在山下的土地里,扎在每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里。当我离开时,晨雾又一次漫过田埂,那位背竹篓的老人正弯腰侍弄菜畦,他的身影渐渐融入晨光里,成为终南山下最生动的一笔。

山风掠过树梢,带来远处的林涛声,那是终南山在诉说,诉说着岁月的悠长,诉说着人间的烟火,诉说着每一个在山脚下生长、老去的灵魂。终南山下,不是终点,而是无数故事的起点,只要风还在吹,水还在流,这故事,就永远不会有尽头,它将一直延续下去,成为永恒的记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