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间看到“国家喊你减肥了”的话题,我不禁脱口而出:“这回看来,是真得减肥啦!”话一出口,自己先笑了,可笑着笑着,心底却泛起一丝思索。减肥,到底是为谁减肥?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细究起来,却让很多人陷入迷茫。千万别误认为是给国家减肥,更不是给别人减肥,说到底,这是一场彻头彻尾为了自己的征程。
我们这个三口之家,身材处于一种微妙状态,说胖吧不算胖,说不胖吧也不算瘦,仿佛总在不胖不瘦的边界徘徊。妻子时常会在傍晚时分,一脸郑重地宣布:“我晚上不吃饭了,为了减肥。”我听了,笑着回应:“减肥可不单纯取决于吃不吃晚饭,少吃点没关系的。”或许是肚子里的饥饿感作祟,又或许是我精心烹制的饭菜太过诱人,她终究还是坐到了饭桌前。一开始,她还小口小口地节制着,可吃着吃着,便渐渐没了克制,吃得愈发多起来。就这样,在减肥这条路上,我们越走越 “有趣”。明明内心深处做着激烈斗争,信誓旦旦地要把体重减下来,哪怕只是减去一两斤也好。可往往主意刚定下没多久,改主意的时候却一点都不含糊。我看着她,她看着我,彼此眼神交汇中,满是笑意,就这样,我俩的体重一直不相上下,都在75公斤左右波动着。于是,再说起减肥,我们总是一边信誓旦旦地下决心,一边又轻而易举地违约。起初说等春天暖和了,就一起早早起床出去走步,可走了没几次,就嫌累,脚步便停了下来。之后再提及去锻炼,各种各样的顾虑便接踵而至:春天有风,吹得人不舒服;夏天炎热,一动就大汗淋漓;秋天天凉,容易着凉感冒;冬天路上雪滑,怕不小心摔倒。总之,不想去锻炼的借口一箩筐。就这样,从春天熬到冬天,又从冬天等来春天,始终在为自己找理由逃避锻炼。要知道,锻炼可是减肥的最佳良方啊,可我们却将这个良方高高束之高阁,轻易不拿出来使用。
我和妻子在减肥路上的摇摆不定,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女儿。女儿的身材比较匀称,每天走着上下班,这本就是很好的锻炼方式。可她为了减肥,像是着了魔一般,购置了户外骑行的自行车、室内锻炼的自行车、呼啦圈、羽毛球拍、瑜伽垫等等,但凡能想到的减肥器材,她都想尝试一遍。于是,家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器材。我看着这些东西,忍不住批评她:“减肥最好的办法就是跑步,你有空的时候去小区广场上跑两圈,比买任何健身器材都管用。” 她听了我的话,去尝试了一下,觉得确实不错,便坚持长跑,还加入了跑团,参加跑团赛,甚至还得了奖牌。这点,我打心底里羡慕她,年轻真好啊,充满活力,想去哪跑都可以,无拘无束。
在闺女的带动下,我和妻子现在也开始自觉锻炼起来。冬天天冷,我们就在家里活动,简单地做一些伸展、跳跃的动作。等到春天开始暖和了,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出门,或是漫步,或是慢跑,心里想着总不能闲着,让自己继续长肉。妻子听我说国家也开始重视减肥问题了,她起初还不信,嘟囔着:“国家这么大,有那么多大事要做,怎么还有时间关心老百姓减不减肥?”当我拿出手机里的视频证据,让她确信这是真事儿的时候,她才终于信了。这下可好,她高低要跟我一起到户外运动。小区里的单双杠,成了我们俩人经常去光顾的打卡地。有天晚上,妻子一脸期待地问我:“你看我的腿是不是瘦了很多?”我仔细瞧了瞧,忙不迭地说:“有效果,有效果!”第二天早晨出门,我特意给她看我的裤子又宽大了不少,笑着说:“这说明锻炼真有作用,实实在在地帮我们减肥了。”
减肥,看似是个人生活中的小事,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性与普遍性。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日益凸显。从大街小巷的美食店铺,到人们日益减少的运动量,肥胖的因素无处不在。肥胖不仅影响个人的形象与自信,更与诸多健康问题紧密相连,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国家重视减肥问题,并非小题大做,而是关乎整个民族身体素质的提升。每一个个体的健康,汇聚起来便是整个国家的健康基石。
从我们这个普通家庭的减肥经历中,也能折射出很多人在减肥过程中的心态。减肥,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蜕变,更是一场思想与意志的较量。我们常常在决心与放弃之间挣扎,在美食的诱惑与减肥的目标之间徘徊。可当我们真正迈出那一步,坚持锻炼,控制饮食,就会发现,减肥带来的不仅仅是体重的减轻,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它让我们更加自律,懂得克制与坚持的意义。就如同我们一家人,在女儿的带动下,逐渐养成锻炼的习惯,这不仅改变了我们的身材,更让我们的家庭氛围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回首这段减肥历程,从最初的漫不经心、随性放弃,到如今的全力以赴、坚定前行,每一步都镌刻着成长的印记。 如今,再次听闻“国家喊你减肥了”,心中不再是当初那轻佻的调侃,而是被责任与担当填得满满当当。为了自身的康健,为了家庭的美满,为了能以昂扬之姿直面生活的重重挑战,让我们满怀热忱地高声回应:嗨,来减肥吧!让这场关乎自我重塑的修行,深深融入日常,化作熠熠生辉的灯塔,照亮我们奔赴美好未来的通途。
(原载于《今日牟平》2025年3月14日C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