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诩为民间人物画廊的涂鸦者、添彩者。全国优秀文化工作者岑河镇文化站长李发国曾封我为“吹鼓手”,我想应该是褒义吧。因为我写的、歌颂的,都是身边的心中的时代楷模。
我退休时,写过百多个“荆州教育人”;退休后回家乡写村史写过百多个“庙兴村出彩人”;还竟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感,哼曲,唱歌,做事,笑眯眯。写过百多个优秀亲友及荆州百姓。
周光旭就已经,就正在2025两会上,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在部长通道上讲,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山东聊城中学副校长窦延丽讲,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湖北江陵周光旭所顾问的“双江”就已经就正在为乡村振兴富口袋、富脑袋;促进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少年心理健康;助他们铸魂,追光。
退休又创双江艺术团
10年前,周光旭退休,便和友人陈吉芬、梁正刚等创办“双江艺术团”:因江陵县和国营江北农场联合而命名。成员全是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老干部、老专家等“五老”。他们高雅乐活,和着时代脉搏,唱着时代赞歌,活跃农村文化阵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老少共筑中国梦。表演传送正能量,感染人,影响人,温暖人,铸魂,追光;有深度,接地气,深入人心;让双江人民在喜闻乐见的地方特色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提升文化品味,增添生活情趣。
形式多样接地气
各级领导干部作报告宣讲中央重大活动,上传下达,一般都重在理论。“双江”内容丰富多彩,又表演形式多样:快板、渔鼓、道琴、歌舞、演唱、湖北大鼓、碟子说唱等,及时,新鲜,有思想性、真实性、针对性、艺术性,更适合农村农民了解重大内容,领会中央精神,落地生根。有时,上午的重大活动事件,下午节目就出来了。
同时,他们这也是在拯救这些快要沦为“非遗”的优秀民间传统文艺形式,并使之发扬光大。
排练出扶贫新剧,他们马上就送戏进乡村,巡回演出,普济镇、熊河镇、马家寨乡等,一个一个来。每场3个小楚剧,共2小时。主体是正剧如“虾稻情浓”,辅之以悲剧“孝敬公婆”(赵五娘吃糠),喜剧“九相公闹馆”等,适当更换。
个个能手高手多面手
“双江”拥有能歌善舞自导自演的演员16人,技巧娴熟演艺高超的乐队12人。顾问周光旭一人,就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过作词谱曲的“老少共筑中国梦”等,还拉手风琴;特别是京胡,清晰,脆响,呱呱叫,像大珠小珠落玉盘,像小姑娘说话、唱歌、数来宝、连花闹。
周光旭老婆本是“双江”优秀演员,但后来腿有了毛病,在家休养。他为“双江”操心,费神,早晚接送孙子,晚归还要热心快肠地安置老婆。他回到家,从公回到私,从大家回到小家,从紧张回到松弛,从京胡主胡顾问回到人间烟火暖,从责任义务众乐乐回到天伦之乐,从神圣回到凡间,无比轻松,哼曲,唱歌,做事,笑眯眯。老婆见他快乐阳光,也快乐地哼起歌来,哼得家里春光明媚,春风荡漾,春意盎然。
年近80的梁正刚团长演戏还像小伙子。楚剧主角国家一级演员陈吉芬,总导,还主演。文字统筹雷超银灵光无限。乐队一人会几样,放下这样,捡起那样,个个都是能手高手多面手。马维汉敲梆子,还打击大小锣钹,相当于4个人。还有与时俱进的创作班子,不断创新的优秀演员,有哭,有笑,有震撼。多年来,已在江陵城乡各地演出两百多场,深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
生活,人人都追求热闹喜庆滋味和阳光,双江艺术团就专门为大家演凑热闹喜庆滋味和阳光。他们常年进学校,进军营,深入监狱,下田间地头,巡回演出每一个乡镇;特别是进移民社区,使江陵一带平时也人心喜庆。双休节假日,新春文化惠民,更叫人喜上眉梢,奔走相告,多次被媒体报道。
经典古剧服务当下
他们排演如“三娘教子”等经典古剧。如今有人愁“寒门生贵子” 已难上加难,甚至不可能。有人愁道德滑坡严重,更多人愁官二代富二代会垮掉。如果你按他们演出的“三娘”,寒门,寒养,寒教及以死相告相拼的教子精神和风范,又有何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教子是兴国之责。央视曾有专栏“谢谢啦,我的家”。邓小平曾说,宣传工作者也是灵魂工程师。双江艺术团为家国,煞费苦心,独具慧眼,又倾心奉献,明知“哭”会严重影响唱腔,仍在演出中止不住流泪。首先感动自己,情绪感染人,加之艺术再创造,表演精彩连连,引得观众泪水涟涟。满场观众同恶,同爱,同泪涟涟,见大娘二娘出场就鄙弃,嘘声一片;见三娘母子相拥就鼓掌。他们演出了人性、阳光、艺术和教育强大的感染力震撼力。
新编自编,扶贫强国
“双江艺术团”和着时代脉搏,唱着时代赞歌,文字统筹创作雷超银, 时时更新节目。诸如关心下一代的“你要有骨气”,赞扬“农民兄弟好样的”;祝贺我国量子卫星发射成功的“让世界惊喜中国梦”、歌舞“新征程再起航”“喜迎二十大”等等。
“虾稻情浓”是他们新编现代小楚剧。讲述贫困户蓝得富因养鸡养鱼失败,对脱贫失去信心。经镇乡村振兴办主任艾关新深入人心,助其立志,又步步扶智,终于虾稻共养成功。
新时代,新举措,振兴乡村把贫脱。虾稻共养农民喜,共唱精准扶贫歌。感谢政策感谢党,芝麻开花节节高。幸福生活万年长,万年长……
书记县长及镇村各级干部看到这个节目,竖起大拇指;更加紧了扶贫步伐,提高了扶贫艺术。
“菊香金秋”,讲县委扶贫工作队宋雨露同志,帮助张庄村民张耀富一家,扶贫解困,促其励志奋斗,引种菊花,获得成功。扶得精准,扶得深情,扶得人人心中有阳光,扶出了一条可供他人借鉴的致富路,共同强我家园。
“劝学”奶奶送孩上学校,老师出来接。老师询问,奶奶告状,学生自述;特定场合,戏开始了。老师说要玩手机,就要玩成大器。接着历数中国古代成大器者孔子、孟子等,现代成大器者钱学森、茅以升、竺可贞、任正非等,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和鲜明的强国特色。说得学生心中阳光灿烂,照得学生爱党爱国爱科学,蒸蒸日上,勃勃追光。
高雅乐活吃饭盒
“双江”充分利用江北国营农场省直单位原有的大型场地设施,集训排练都是自助餐,演出都是吃盒饭,乐器道具化妆自费自筹,交通费用均摊。高雅,乐活,有滋味,有品位,有温度,鼓舞人心扬风帆。
演出前,他们每人一份盒饭,10元钱,简单,方便。但他们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老少共筑中国梦,传送正能量,传出高雅情趣、家国情怀,温暖人心民心,点燃奋发向上的雄心壮志。
副团长梁新龙、主持人陈玉华、鼓师刘贤林等;还有一专多能演职人员王开红、高崇斌、余金华、杨心怡、杨波、刘忠玲、代新年、杨小华等“五老”们,个个情趣高雅,倾情奉献;他们让江陵人民在喜闻乐见的地方特色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生活品味,增添生活情趣,爱家爱国。引得周边农民开小车,骑三轮车、摩托车,带全家老小追光而来,聚精会神看戏,品甜甜生活。
散场时,有人舍不得走,意犹未尽;有人喊,走哇,今晚在这里追到了思想之光,赶快回去休息哟,明早还要赶早去田里追希望之光咧。
拯救非遗,支撑楚剧
几百年楚国都城居然没有楚剧团了,荆州市没有了,荆州区、江陵县都没有了,全由周光旭、陈吉芬、梁正刚等几位,率众友自发组织“五老”,双江艺术团更名为双江楚剧团,仍在拯救着,支撑着,且兴旺着。
那一班人越演越年轻,越演越漂亮,越演越有魅力。有人带动自家老公老婆开始学,孙子也开始学,并且竞赛作文也写“我跟奶奶学楚剧”。他们培养广大群众对“非遗”的兴趣,促使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去了解,去亲近,让“非遗”流行起来。
终于,2024年底,由湖北省政府批准,双江楚剧团由荆州市级“非遗”单位,升为省级“非遗”单位。
党的好干部
周光旭多才多艺,读滩桥中学时就拉京胡,拉红灯记、沙家浜全场,留校任教,当年差点儿进了江陵楚剧团。他不玩牌,不虚度光阴,多少年后,艺术功底更深厚,艺术手法更娴熟,倾心吐胆为党为江陵。
从滩桥区委,岑河镇委,到马家寨乡书记。过去大刀阔斧,拍板定案,亲历亲为;直到江陵常务副县长,“老促会”会长、“关工委”主任。他所到之处,所历之事,都像旭日东升。如今他仍在协助党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服务农村,服务农民。
周光旭后进修,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到底老师出身,当官管农业,还为官为文两风流,把思考所得和经验诀窍撰写成文,发表告诉更多能人志士,兼济天下。他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厂长经理报、全国农作制度汇编、中国软科学文库等发表论文20多篇。“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新思路”获人民日报二等奖,受到一些农村农业经济专家的高评,被誉为“黑土地里长出的好论文”。各级获奖多篇,各级荣誉称号多项,并被收入“中国专家大辞典”,光耀江陵。
周光旭在20多人的民间艺术团,还建立党支部,而且还有宗旨:以党建团,以德立团,以艺兴团,要把自己的余生完全彻底地奉献给楚剧,奉献给江陵,让江陵人民都高雅乐活,爱党爱家国。
“五老”工作典范
周光旭是江陵县“关工委”主任,他退休后创办“双江”,其实仍是“关工委”工作的延续。“关工委”工作的主体是“五老”,“双江”工作的主体仍然是“五老”,只不过服务对象大大拓展到全社会全体人民了。
“五老”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他们在思想政治、知识积累、工作经验、人生亲情、时间阅历等方面具有优势。“五老”在长期从事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坚持立德树人,是五老精神的本质特征。他们善于总结推广新思路、新举措、新形式、新载体。他们不顾年高,不计报酬,不图回报。
诚心待民,虚心待友
他是江陵县“关工委”主任,而我仅在“荆州市关工委”任过两年文书,他就一直尊我为上级领导,叫得我怪难为情。
2016年,我为荆州开发区普查地名期间,他常常为我驾车,向导,深入他熟悉的过去辖区滩桥乡村挖掘地名文化故事。你说我是个什么级别?近几年,他顾问“双江”,争取党政领导,团结各方能人,在盛邀团拜会共庆共商共谋兴旺发达时,竟还有我这个小不点小虾米去忝列其中。
周光旭,应该算是好党员,党的好干部,基层文艺工作者极好的榜样,组织发挥运用“五老”优势和作用的典范。
荆州当代乡贤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