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声波的头像

李声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23
分享

厦门,一场与心灵的邂逅

真的和厦门有缘,在武夷山时还是滂沱大雨,仿佛世界都被这雨幕笼罩,天地间一片混沌。可等到了厦门,却是晴空万里,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给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那一刻,心中满是惊喜,看来我们是厦门的贵客,这份意外的晴朗,无疑又让我对厦门多了一份喜爱和亲近。

当天下午,迫不及待地去海滩吹风。海风带着大海独有的咸湿气息,轻柔地拂过脸庞,撩动发丝。虽然没有海子诗中写的那种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的强烈感受,但眼前的景象却让我对厦门的人文素质和软环境赞叹不已。偌大的海滩上,洁净得没有一张纸屑,看不到一片水果皮,每一寸沙地都在阳光下闪着质朴的光。这和新修的三亚湾滩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韵味,这里的干净整洁,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秩序与美好。

“这算不了什么,等到了鼓浪屿,那才叫真正的快活呢!” 当地人热情的指引,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鼓浪屿无限憧憬的大门。那一刻,我们的心早就飞到了海的那一边。整整一个夜晚,我都处在兴奋中,满心期待着与鼓浪屿的相遇。终于等来了第二天一大早,乘轮船经金门,当踏上鼓浪屿这个 “海上花园” 的那一刻,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

真是个润泽文字的好地方,如果没有那么多旅游客人的话,这是我对鼓浪屿的第一感受。岗峦起伏,碧波、白云、绿树交相辉映,像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一幅油画。在这里,任何一座万国建筑中静坐,都能感受到一种静谧的力量,思绪如泉涌,灵感不断。如果远处能传来若隐若现的钢琴曲,那我恐怕还能在音乐中想象、编撰出一个美丽的故事来。每一块古老的砖石,每一片摇曳的树叶,都像是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在鼓浪屿,最醒目的还是岛上的那棵橡树。1952 年,一个叫龚佩瑜的女子诞生在这个孕育传说的地方;25 年后,她作为与北岛、顾城齐名的星座,闪烁在中国朦胧派诗坛上。她对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对复杂心态细致的把捉,将传统和浪漫水乳交融,让中国女性又一次以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走上红尘的舞台。做橡树身边那株有 “红硕的花朵” 的木棉,该是多少女子的心声,在 20 世纪中后页的一天,却被这个 “钢琴之乡” 的女子以爱情诗的形式一语道破天机。而这个后来取名为舒婷的女子,在多种场合表明自己和鼓浪屿息息相关,多年以后,她以《香水无真》的自传体散文重返读者的视野。是啊,生在鼓浪屿、长在鼓浪屿、而后又做了鼓浪屿橡树旁的木棉的她,对这座小岛的深情可想而知。鼓浪屿虽然并不是因为舒婷而出名,但《致橡树》让鼓浪屿甚至厦门更具独特的文化风格,那却也是没有夸张的。

如今,顾城在上个世纪已经长眠在激流岛,北岛现远在加州的那所大学里,只有舒婷住在鼓浪屿岛上的红楼里,被戏称为 “中国第一个完成诗意栖居的作家”。她还是多年前的龚佩瑜,傍晚与丈夫在海里游泳后,再回家分享快乐,做一个实在的家常女子,却拥有浪漫的权利。她的生活,就像一首舒缓的乐章,在平凡中奏响着诗意的旋律。

在鼓浪屿的巷口,听导游朗诵《致橡树》,那熟悉的诗句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将我带入了那个充满诗意与浪漫的世界。在世界钢琴博物馆里,轻轻抚摩斑驳的痕迹,每一道岁月的印记都承载着一段音乐的传奇。在秋光下,轻吻日光岩的石头,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温柔。这里,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是那么的和谐、美好。眺望海那边的厦门,散步在天然海滨浴场,没有春暖,却有花开。伟岸的橡树,吐芳的木棉正相偎相依,它们将永远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又终生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厦门,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鼓浪屿,这片诗意的岛屿,它们就像岁月长河中的璀璨明珠,镶嵌在我的记忆深处。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人文的温暖,历史的厚重。每一次的回忆,都像是一场心灵的旅行,让我沉醉其中,难以忘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