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肖飞飞的头像

肖飞飞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4/13
分享

梦想成真(小说)

马兵从小就很聪明,书读得好,村里人都说他长大后有出息。他在孩子们中间也很有威信,常常带着一帮孩子变着法子玩儿,爬树掏鸟窝,下河摸鱼儿。在各种各样的玩法里,马兵最爱的一个节目是“当老师”。老师是马兵心中最神圣的人,老师从村外来,读得书多、见的事多,懂得比谁都多。马兵希望自己长大了也能做个有见识有学识的老师。不过,马兵觉得长大后那是太遥远的事情,根本无法满足他眼下“当老师”的渴望。于是,马兵开动小脑瓜子,设法立即当起老师来。

他亲自动手,用父亲的木匠工具钉了块小板子,涂上墨汁做成小黑板,搬了些小椅子小板凳凑在堂屋的一个角落,布置成了他的“教室”。左邻右舍那些没有上学的孩子,被他找来当学生。于是,他开始教小朋友们识字,煞有介事地做起了老师。

马兵的老师瘾还没有过足,别的小朋友也争着要当老师。可堂屋的地方太小,左邻右舍的孩子凑齐来,“学生”也太少,没法满足大家都当老师的欲望。秋收结束了,收割后的田野一片光秃秃,马兵领着一圈小朋友,自己动手,在田野上搭起了一个板棚子,棚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是马兵用毛笔写得歪歪扭扭的校名:“田中心小学”。村里的小河,就从这个田中心小学门口经过。根据马兵的决定,河西的几个孩子都成了老师,其他孩子和河东的孩子都是学校的学生,至于马兵自己呢,则当了这所新创办的“小学”的校长。为了搭建这个板棚“学校”,马兵曾撺掇小朋友,乘大人上山干活不在家的时候,去搬自己家准备用来盖新房的木板。为此,被父亲发现,好好地揍了他一顿。

阿华是马兵的邻居,才6岁,爸爸在外面工作,妈妈忙里忙外也很难顾得上她,因此,扎着小鞭子的她,自小就是马兵的跟屁虫。她还没上学,字都不认识一个,却混在大孩子们中间,想当老师,马兵自然是不肯答应的。但是,阿华有自己的绝招,她爸爸每次从外面回家都给她带回一大堆好吃,于是,在马兵带着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她就从口袋里掏出东西来,分给大家,引得小朋友都不听校长的话,纷纷从“田中心小学”跑出来,围在阿华的身边。马兵无奈,只好给了阿华一个老师的头衔,让她守在小学门口值日,谁来听课,就给谁一颗糖果。田中心小学一时人满为患,好不热闹。

冬去春来,这个“田中心小学”一直延续到来年三月,马兵自己又得去上学了,才被村里拆去,完成历史使命。

多年后,马兵长大了。因为学习好,初中毕业考上了师范。毕业后,他做了真正的老师。又过了多年,由于能力强、工作突出,他被提拔为校长,一个真正的校长,回到村里的小学去工作。他教着书,干着自己的校长,领着屈指可数的工资,娶了老婆,生了孩子。不知不觉间,又过去了很多年,他自己的孩子也上了学。这时候,再也没有人羡慕他做老师了。他昔日的小朋友昔日的“学生”,有的做了乡长、有的是县里的干部、有的自己在外面做生意开厂子,顶不济的或者是过广东打工,或者是自己买个农用车跑运输。连那个拖着小辫子的跟屁虫阿华也早就到城里去攀了高枝,走了别的道路,过起了富足的日子。马兵校长呢?他领导的学校还是他自己读小学时候的房子,家里住的还是父亲手上盖的几间瓦房,家里的奢侈品就是一台过气的电视机,至于那辆结婚时添置的二八自行车浑身上下油漆剥落、凹凸不平,骑在马路上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

从创办“田中心小学”算起,眨眼间,20年过去了。马兵儿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现实的他,如今在干嘛呢?据说,他正在准备参加县里的公务员考试。他已经拿定主意,一定要考上,如果考不上,就自动“下岗”,离开村小学,开个小食品店,决不再回到原先那个梦里去。

草于1998年12月11日

改于2012年3月17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