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小生长在岭南地区的我来说,雪山和大漠是神秘的存在。或许是雪山的巍峨壮观,大漠的苍凉无际,也或许是《河西走廊》的纪录片在我的内心播下的种子。
这个六月我经历了许多的事情,这些事促使我踏上了西行之路,去寻找心中树立的那座山。这座山没有名字,没有轮廓,它只是精神上的一座丰碑。六月底,我从杭州站坐上绿皮火车,穿过河西走廊,几经周折到了新疆的喀什古城。在古城里停留两日后,继而乘坐汽车往西行驶五个多小时,最后抵达塔县的帕米尔高原的边境地区,看到了金光闪闪的雪山,那是阳光洒落人间的美景,让浮躁的心获得安静。尽管这一路上的旅途充满着艰辛,可未知的事物却让人有着无穷探索的欲望。
在26多个小时的火车行程后,第一站抵达的是甘肃兰州,三天后我将从这里开启河西走廊的起点。此时全国各地正经历着高温炎热的夏季,但兰州的热,却让人怎么也讨厌不起来。在这里人身体上的皮肤毛孔不再分泌汗液,没有了汗液,自然也就不会出现衣服黏糊糊的感觉,整个人都是清爽的。黄河母亲从兰州省会穿城而过,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中山桥就自然成了游客的打卡点。临近晚饭,我找了家藏于张掖步行街深处巷子里的麻辣烫吃。饭后便悠哉地跟着人群来到中山桥逛逛,人们远远地就能闻到黄河水冲刷河岸散发出的泥味。说起黄河,人们会想到有羊皮筏子。它是老一辈渡黄河用的交通工具,现如今成了外地游客来到中山桥拍照留影后,玩的一项刺激而具挑战性的漂流项目。听说很多本地人都不敢玩,可他们却打心底佩服着外地游客的十足胆量。羊皮筏子漂流项目,由两位专业师傅开着皮艇先将游客和羊皮筏子一起载到黄河上游水流平缓的地方时,两位师傅再合力把羊皮筏子从皮艇挪到黄河水面,再将游客一个个用手拉到羊皮筏子上平稳坐下,最后由一位师傅摇动木浆带领游客开始激动人心的漂流行程。等到羊皮筏子漂流到水湍急处,岸上茶馆里坐着喝茶谈天的人们耳朵便能听到一声声“啊”的尖叫声。正在漂流的他们,自然不会听到码头阶梯和茶馆里的人们回应着“哈哈哈”的笑声。
来到甘肃,怎能不去甘肃博物馆逛逛呢,去看看丑萌丑萌的陶器。如今它们的图片被网友制作成许多有趣甚至搞怪的表情包后,通过互联网传播而火速出圈。如制作时间在公元三千至五千年前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表情包配文是“怪我咯”。走近看,它有着高耸的鼻梁,深邃的眼睛,也留着当下时兴的平刘海。在漫长的岁月里,或许由于部落间的战争,被深埋地下。今天它拂去历史的尘埃,再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时,上半身多了道裂痕,左右手柄却消逝不见。它穿过岁月的长河,用微微张开的嘴,仿佛诉说着哀伤,可也在苦难中望见生命向上的力量。我们不怪你!另一个配文“我来啦!”是东汉的铜奔马,它有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叫“马踏飞燕”。一千个参观者就有一千个理解,像马儿般脚踏实地的工作和生活,但也要像燕子般翱翔于蓝天白云间。如今它成为了中国的旅游标志。
一路往西行,日落的时间也在往后延。兰州真正开始夜幕降临的时间是二十一点一刻,那时我爬到了白塔山公园的半山腰,等待着城市灯光的亮起。来甘肃吃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吧,面如兰州人般性情豪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