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我坐在沙发上刷手机,外卖订单提醒还挂在屏幕上。突然刷到一条视频,画面中的一家火锅店里,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正与一群外卖骑手围坐一桌,气氛温馨而热烈。这时,一对全职骑手夫妻端着酒杯,走到刘强东面前。丈夫的声音有些哽咽:“东哥,真的谢谢你,公司给我们交了社保,以后老了也有保障了!”
这句话像一股暖流,瞬间触动了刘强东的心弦。51岁的他,眼眶一下子红了,仰头灌下一杯酒,努力把泪水憋回去……
我盯着手机愣住了。这不过是条几分钟的视频,怎么就让我这个见惯了职场套路的过来人,鼻子突然就酸了,而且泪水止不住夺眶而出?
想起楼下煎饼摊的老李。去年冬天他被城管收了推车,蹲在路边抽闷烟,灰白头发被风吹得凌乱:"干了二十年,连个医保都没有,病了只能扛。"当时我匆匆路过,不过是同情地瞥一眼,现在却突然明白,社保对这些靠体力吃饭的人来说,哪里是什么福利,分明是救命的稻草。
这对骑手夫妻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里某个上了锁的角落。他们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风里来雨里去,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学。有了这份社保,就像给全家吃了颗定心丸,生病不用硬扛,老了也有个依靠。这份保障,比任何豪言壮语都实在,是实打实的雪中送炭。
再想起前几天刷到的新闻,刘强东穿着骑手服,戴着头盔,在早高峰的车流里送外卖,乍一看和千千万万个外卖小哥没什么两样。说实话,刚开始我也觉得这像是作秀,直到看了他与外卖员一起吃火锅的视频,才突然意识到,这哪里是什么表演,分明是一个企业家在试图用双脚丈量员工的艰辛,用脊背感受订单的重量。
这聚餐的画面真够戳心,没有西装革履的商务谈判,没有冰冷的PPT数据,只有桌前此起彼伏的碰杯声。有人不小心碰洒了啤酒,满桌哄笑中,阶层的隔阂就这么被热气蒸化了。
作为一个个普通上班族,我们不会陌生"被工具化"的滋味。而京东的这些举动,像一束光照进了我以为早已冰冷的职场。原来,职场不该只是利益交换的战场,也可以是彼此守护的港湾。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奔波,像是一颗颗不停旋转的齿轮,咬合在社会的庞大机器中。而在这茫茫人海中,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穿着统一的制服,骑着电动车,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穿梭,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风雨交加,总能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就是外卖员。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却也常常因为职业的特殊性而被忽视。然而,这段视频,让我对外卖员这个群体,以及对那位站在他们背后的企业家——刘强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动。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追求的往往是表面的成功和即时的满足,却忽略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至关重要的细节。社保、医保,这些在我们看来或许理所当然的东西,对于许多底层劳动者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奢望。刘强东的选择,是对社会公平的一种坚守,是对员工未来的一种承诺,更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践行。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企业都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却往往忽视了员工的幸福和保障。他们可能认为,给员工缴纳社保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一种不必要的开支。然而,他们却忽略了,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当员工感受到了企业的关怀和尊重,他们才会更加忠诚于企业,更加努力地工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强东的做法,无疑给我们的社会树立了一个榜样。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家,不仅仅要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要关注员工的生活质量。企业的发展,不能仅仅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更应该建立一种企业与员工共赢的关系。只有当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企业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此外,刘强东的行为也让我对外卖员这个群体有了更多的思考。他们虽然从事的是一份看似简单的工作,但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却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换来了我们餐桌上的美食,换来了我们生活中的便利。他们是我们城市中最忙碌的人,也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我想,如果每一个企业家都能像刘强东一样,关注员工的权益和保障,关心员工的生活和未来,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和美好。因为,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关怀,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的进步和发展。
刘强东和外卖员之间的这份温情纽带,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社会的希望。它让我明白,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境遇,无论我们从事何种工作,我们都应该被尊重和理解。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被看见和被关爱。
破防的瞬间,往往源自于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温暖的关怀。
刘强东与外卖员之间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破防的瞬间。它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温度和社会的温情,也让我对外卖员这个群体和企业家的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用心去关爱和理解他人,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