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家是什么?
周国平说: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充满温馨;家是温暖的港湾,远航累了,是栖心的岸,虽然有俗务琐事,虽然有闲言碎语,虽然有小吵小闹。
毕淑敏说:家是妈妈柔软的手和爸爸宽阔的肩膀,家是一百分时的奖赏和不及格时的斥骂;家是可以耍赖撒谎当皇帝,也是俯首听命当奴隶的地方;家是既让你高飞又用一根线牵扯的风筝轴。
泰戈尔说:我看见黑沉沉的大地展开在我的面前,用她的手臂拥抱着无数的家庭,在那些家庭里有着摇篮和床铺,母亲们的心和夜晚的灯,还有年轻的生命,他们满心欢乐,却浑然不知这样的欢乐对于世界的价值。
家是什么?
我说:家就是孩子那天真的笑容和他在屋里的调皮捣蛋;家就是妻子那由细腻变得粗糙的双手,那由光滑变得灰黄的脸颊;还有被她洗得光亮如新的碗碟,拖得一尘不染的地板,晾洗得整齐干净的衣服。
家是什么?
家就是遮挡风雨,安息灵魂的避难所,就是你高兴了,受伤了都最向往的地方。
你,想家了吗?“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二)
家是童年时那一堆堆的稻草垛,珍藏着放学后游戏的欢乐。家是屋后的那一个个山头,飞扬着装弶捕鼠,爬树掏鸟窝的歌声。家是那一条波光粼粼的小河,翻腾着凫水、捉鱼的光滑身姿。
每个人心底,都珍藏着一个家。虽然,尘世间有一些荒芜冷漠的灵魂,游离于家之外,视家如枷锁,如牢狱,他们没有责任,或者说心里害怕,而逃离了所谓的家。但是人世间,家的情怀依旧。小家、大家,依然珍藏心中。为建设家,他们付出,甚至牺牲,在所不惜。
屈原的家在汨罗江。他四处奔走,就为建美好家园,楚怀王容不下他,天下之大没安放他心灵的地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汨罗江,好好的安放了他热烈的心灵。
陶渊明的家是一片桃林,桃花盛开,无限梦幻。不为五斗米折腰,与五棵柳树相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寄情田园的家,多少人向往,又有多少人做到?
李白的家在那一轮明月里。举头望月,渴望一翻作为的诗人,总因自己的盖世才华,孤高冷傲,得罪权贵,被赐金放还,只能在一低头间,忆起自己的家,随之化作握在手的小小的酒杯,独饮独吟,“对饮成三人”。理想的远大与现实的矛盾,让家显得皎洁,也显得更需要单纯。
杜甫不同,一生悲苦的诗圣,把家安在那破旧的茅屋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却心存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为大家,而少顾自家。
苏轼的家被王安石和司马光夹逼着,只能做“闲人”于黄州的承天寺,胸怀无限宽广,“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更有无私的祝愿:“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这是豪迈的思想珍存的家。
陆游的家总向南望,“南望王师又一年。”夜里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等不了,只能嘱咐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希望,也是对统治阶级的进言:收复失地呀,那里才是我的家。
曹雪芹的家是一座大观园,有精钻叼钻,尖酸刻薄的王熙凤把持,更有不食人间烟火的宝黛爱情故事在其间演绎,注定是悲剧收场,不被看好的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家。
施耐恩的家在那八百里水泊内,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何其快哉,却逃脱不了被收编的宿命,逃脱不了被利用的苦果,最后被无情地迫害,流离失所,造就了多少家的败亡。
这些存在于文人心里的家,纷繁多姿,难于描述。到底人世间,家是什么?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仇富心态的家?这家不安分。抑或是“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家,这是狂喜的情绪,这家遭受过多少的苦难呀。还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故国情怀的家,这家实在太大,非李煜所能拥有。
其实, 家,就是那能让你安放你那疲惫的灵魂的处所,与贫穷富裕无关,与宽大狭小无关,与亮丽堂皇简陋破旧无关,却与充满温馨,无限真爱紧密相连。当然,那荒芜,冷漠的灵魂除外,他们没有家,他们的灵魂无处安息。
(三)
儿子说,他有四个家: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是一个常住的家,还有城里新房是一个新家,再就是总给他好吃的爷爷奶奶家和让他好玩的外婆家。儿子幼小的心中,有爸爸妈妈,有好吃好玩的,就是一个家。
成人心中,家是一负责任的地方,是一个无论你高兴,快乐,还是忧伤,痛苦,都可以和你共享的场所。“孤舟五更家万里”,万里是数学的概念,家就藏在心中。从呱呱坠地起,从记事起,家的印象从模糊到清晰到烙下无法磨去的刻痕,伴随着心灵的感受,沉郁而温暖。
时间像柔顺的长发从指缝间滑走,留下童年诗意馨香。那间老屋,成为最珍贵的童年记忆,斑驳的墙壁,烟熏得漆黑的檐木和椽板,承载着对家的无限思念。家是什么?家就是一所老屋,那里斑驳着快乐,熏香着我们的记忆,现在依然承载着我们离得越远,越是浓郁的思念。
当年牵着我,扶我蹒跚学步的手,已是老茧横生,爆裂如松果了。妈妈,你的手就是我心中的最美丽的家。“临行密密缝”,意恐我在外受寒。在您心中,我永远是小孩子。在我心中,您永远是我的温暖的怀抱。家就在您那双手里,从葱嫩到粗糙,却也更富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