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苦菜花,又称为蔓菁花或罗汉菜花,它的花语和寓意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首先,苦菜花的花语之一是坚韧不拔和逆境生存。苦菜花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顽强地生存和繁衍,表达了在困难环境下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其次,苦菜花也象征着坚持和奋斗。它生活缓慢,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代表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最终会获得成功和回报的信念。此外苦菜花还可以寓意坚强和顽强不屈的品质。尽管名为苦菜,但他的花朵确实明亮而美丽的,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坚强的心态和勇敢地面对困难。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末,我在一个乡镇中心小学当老师并作做班主任工作,是我作为“留守儿童”代理家长的关爱工作经历开始说起。自打接任三年级班主任后,我就了解到三年级本班31名学生中占相当比例的留守儿童。尤其是几个典型的留守儿童“代表”,他(她)们的情况十分特殊,甚至还可以用糟糕来形容。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应该是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由他人监护、自我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双亲的关爱,至少有单亲的关心。孩子们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为“钱”奔波,可是父母不能随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更不用说掌控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严重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这就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被损伤和压抑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几乎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针对这种不得不及时想办法解决的棘手问题,我及时进行重点家访,了解真实情况。
我在家访时,与孩子的监护人交流中,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孩子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消除了,直接导致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有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孩子的精力没有放在学习上,自然就要在其它方面加以消耗,于是其行为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加上监护人本身对孩子亲情缺失状况的同情,于是在孩子行为稍有出格的时候也不会加以管束,使孩子在偏离健康发展轨道的方向上越走越远。男孩子缺乏管教就会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女孩子则会出现另一种让人看了就心寒的现象:内向、孤僻、冷淡、死气沉沉,毫无上进心、无朝气可言,年龄再大一点的、或者居住在山高路远、荒山野岭的女孩子,还受到本不该有摧残,正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过早地“凋谢”了。一部分单亲抚养的留守儿童身上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学习成绩普遍低下,反而逃学、厌学的人逐渐增多。其次,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特别是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儿童,其生活状况极不容乐观。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涉及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社会关爱不足问题,无不让我寝食难安。因此,我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对班上最特殊的“典型”儿童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张豆豆(化名),来自十几公里外的边远山村,本来纤细的身材显得体质瘦弱,举步维艰的走姿显然看得出她有气无力。豆豆与祖父母一起生活,前段时间,她在她们本地上学。爷爷有文化,懂事理,尽管是隔代监护,衣食冷暖爷爷很关心,上学送、放学接;下雨有雨伞,天晴有凉帽。回到家,虽满头银发但笑起来和蔼可亲的奶奶总会抱着豆豆亲热一会儿再吃饭。因为豆豆的父母离异了,所以豆豆妈产生了割断这根维持了十余年亲情加血缘关系的纽带,从根本上决裂。妈妈决意把豆豆从奶奶的怀抱中“迁”到离他们20里外的外婆家让外婆代养,“理由”是豆豆可以在外婆家就近上学。8岁的豆豆从此失去了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温馨;尽管外婆也心疼她,但豆豆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居住条件、人物的性格特点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妈妈又不能陪伴在身边,她直接安不下心来读书。由此,豆豆成了一个既可怜又让人十分心疼的特殊 “留守儿童”。所好的是豆豆处在这改变人生的关键时刻,来到我任教的小学上学,各方面逐步得到学校领导,班主任老师、科任老师,关键是有了学校所在乡政府党委副书记王全波等等共同关怀,走出了困境——由自卑、内向、悲观、孤僻、呆笨,做事情非常的慢、思维慢、动作慢、反应迟钝,慢慢转化为性格温柔、阳光、活泼、主动,最喜欢说的话是“行,挺好,随便,不用了!谢谢!”我多次跟豆豆爷爷的交流中得知,豆豆的爸妈离异后,双方都暂未重组家庭,豆豆妈在我们几位老师数次苦口婆心的思想工作,我还让豆豆请求她妈妈来学校和我见面谈谈,以求找到解开疙瘩的办法。豆豆妈同意来学校和我见面交流后,我发现他们夫妇虽然离异,但并不存在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毕竟她们有了爱情的结晶——豆豆。经过我真诚地希望她看在小女儿豆豆可怜的分上,化解矛盾,共捐前嫌,几番善意的说服工作,最终豆豆妈同意复婚。不久的一天,我终于看到豆豆欢蹦跳跃地跑到我面前,高兴地说:“谢老师,我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妈妈和爸爸复婚了,爷爷奶奶还专门为爸妈复婚请了几桌个人,共同见证这来之不易的‘喜事’”。在众多亲友的欢呼声中,爸妈第二次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我为豆豆又有了一个温馨幸福的“新”家庭!作为豆豆爸妈的破镜重圆付出了心血的班主任,真为豆豆能有今日的幸福生活喜出望外。为此,我当时就写下了《阳光抚平了心灵的伤痕》这篇文章,记录了我的一段工作经历。让我更高兴的是,如今的张豆豆已经是初三的学生,正像池中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在阳光下绽放!
杨帆(化名),是我在银龙小学遇到的第二位既可怜又特殊的留守儿童。他属于祖辈抚养的隔代监护。杨帆的妈妈在他3岁时就去世了,他爸就把他撂给祖父母,毅然出去打工,一去就是好多年。杨帆由于家庭温暖的缺失,使他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很大的变异,他在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孤僻,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加之,他所处农村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范围,基本上是以家庭亲缘关系为纽带展开的。他的外祖父母虽然同情杨帆的处境,却也无可奈何。教育观念、生活习惯以及与儿童之间代沟的影响,祖父母只采取溺爱的管教方式,只重视对留守儿童物质生活而忽略了对其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 造成小杨帆为人处事和行为和习惯等方面出现放纵、任性的特点。只能靠他自己对生活及社会的“理解”来发展自己,于是慢慢地品质低劣、学习偏差、心理缺失等现象在他身上“此起彼伏”。好在校领导、生活老师和我这班主任老师、科任老师都为他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关爱!他受益最大的是,陕西省农村政策研究室郑主任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扶持,顺利地上完小学。现在,已随他爸在延安某地务工就近的中学上初三。他为了表示对我的感谢,至今还保持和我网上联系,他说他在延安那个学校的学习成绩很不错,他与郑主任保持着联系。他决心争取以较好的学习成绩感谢所有关心过他的领导和老师。过去调皮捣蛋的孩子,今天他能一直向好成长起来,这也是我的殷切希望。如今的杨帆,他已经度过了几年极不寻常的人生坎坷,好似开放在异地他乡的百合花,努力展芳自己的芬芳!
雪梅,也是我和另几位老师共同牵挂的又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应有的亲情关爱缺失,心理健康失衡。好在雪梅有一个优越条件:距离学校很近,同时还有一个哥哥陪伴着她。或许雪梅遇到过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或许遇到不当行为的表现得不到有效制止,极大地影响了她身心健康发展,她身上也有软弱无助,自卑自闭、寂寞空虚、逆反心理的现象的存在;孤僻敏感、爱发脾气、情绪异常、沟通困难,成了学习上的巨大阻力。由于她父母生活、感情上产生隔阂,不同程度上形成了她人格扭曲的隐患。
终于有一天,雪梅和她哥哥在法庭上亲眼目睹了一场“父母离婚、兄妹公断”而对簿公堂的官司,即将过着母子、母女,父子、父女之间骨肉拆散、各奔东西、另立门户的生活。虽然直接原因不在孩子们身上,但免不了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她投以理解的目光和温暖的关怀,她就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她感奋不已——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我们几位老师从不同的方面一起去为雪梅的付出关爱和帮助,使她即将弯曲的脊梁就能因此慢慢挺起,我们在帮助之中努力让她明白:脊梁暂时不得不弯曲并不是“软弱无力”,而是力不从心,更不能倒下和毁灭,这个不得不面对的困境,全靠自己在学校、老师、政府的共同关怀下更加坚强起来!
父母离异,带给雪梅的不幸和遭遇,的确使她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创伤的烙印。在雪梅几经辗转重新回到银龙小学上学后,我通过与她本人交流后,曾做过一篇叫做《红梅花开别样红》的纪实文章。令人高兴看到的是,雪梅现在已经是石泉三中初三的学生。2013年末,我在走访并了解她本人的学习情况时,她说:“成绩在中游也不在下,原因是有偏科的现象,主要还是在小学中上高年级的那几年,家里方方面面的原因,让我的学习受到极大的影响。”其实,这简直超过了我的想象,我她想她能跟上学习进度就不错了。没有被导致人为地背井离乡、远走高飞,甚至断送前程的危险边缘,算是万幸!
今天的雪梅,能在生她养她的这块热土上即将完成了小学、中学全部学业,一路向好,正如雪中之梅,傲霜斗雪,迎来春光!
我在 这些“纪事”中所付诸的努力,对这些孩子来说,将对他们的一生都是有意义的,至少我和孩子们之间,传递着无限深厚的感情,这感情将影响他们一生。
过去已成历史,未来正在启航。愿三个在特殊环境中挺过来的孩子,像三朵奇葩,争奇斗艳,竞相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