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建勇(岁月潜影)的头像

徐建勇(岁月潜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01
分享

母亲手中的年味

每当腊月的寒风悄然吹过,大地便渐渐笼罩在一片祥和而忙碌的氛围之中。年,这个承载着无数中国人情感与期盼的节日,总是以一种无法言喻的魔力,让每一个家庭都沉浸在筹备与喜悦之中。而在我心中,最浓烈的年味,并非来自于街头巷尾高挂的灯笼,也非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而是源自母亲那双粗裂却无比温暖的手。

不知什么原因?那时的天气非常寒冷,不象现在暖和。每当寒冬腊月滴水成冰,而受家庭生活条件制约,洗菜、淘米、洗衣均用冷水,在这样低温环境下,母亲手部皮肤经常冻伤导致双手干燥开裂厉害。每每入水刺骨的疼痛,而少微暖和后又奇痒无比。用歪油涂抹于裂口处仅缓解一下疼痛但无法消除裂痕。由于冬日长期冷水浸湿留下裂症,尽管后来注意保暖,直至晚年母亲的双手依然开裂未能愈合。

记得有年冬天,院子里雪花飞舞,寒风凛冽。那风裏挟雪从窗、门缝中钻进屋里直逼人心底。微亮油灯下,母亲忍受着寒冷,为孩子们不停地编织着茅翁或引线纳底,想让孩子们在节日里能享受温暖及年的快乐。手冻僵了,她就放在嘴边哈一哈,实在冷得受不了,偶尔也会拽一把灶门口的碎柴,点燃烤一烤搓搓双手,驱赶一下寒气。此时,母亲的手指冻裂也开始严重了。冻裂的手指往外浸着血水,鲜红的肉看着让人胆寒。一不小心触碰到裂口,母亲就疼得咬牙皱眉。

那个时候,农村根本没有什么医用药膏之类的药品,家中那只“歪歪油”也被本家嫂子借去用完,只好用土办法止疼消炎。她让我把家里仅存点的羊油切成条状,用大行针将其挑起放在油灯火头上烧烤,让烤化的油脂滴进裂口里,那热油突然滴进鲜肉上,又烫又疼,就这样忍着,等油脂凝固了,就像涂了一层腊一样,封住了口子,暂时缓解了疼痛,也避免不小心碰到裂口。每隔一段时间,母亲都会重复着这个过程。每次看到母亲那双冻裂的手,用熔化的油脂滴进裂口里刹那间痛苦的表情,让我刻骨铭心,至今难忘。母亲用疼痛换来孩子们的喜悦,我们穿着温暖的新鞋新衣奔走喜闹,提前品尝到那浓浓的年味。

腊月一到,年味便如细丝般悄悄渗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腊八节那天,只见母亲抓点绿豆、红小豆、小米,在掰些山芋干等七八种食材,在一起淘洗干净入锅加水熬煮。这些小杂粮都是在自家宅后、汪沿边种收的,每一粒都凝聚着母亲辛勤的汗水。当掀开锅盖一股浓浓香气扑鼻而来,尽管当时的粥不象现在的粥浓稠,粥中颗粒分明只是煮熟罢了,但我们总觉得有种特殊的香味,激起了人的胃口。越是细品这种味道便愈发浓郁,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难以名状的甜蜜与期待。母亲,这个家的灵魂人物,也在这个时候开始了她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光。她那双因岁月和劳作而变得粗糙的手,此刻却仿佛被赋予了魔力,将一份份普通的食材,化作餐桌上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

推磨下的各种一破面,在母亲的巧手下,经过左右筛动并拍打箩筐,那细细面粉从筛网中飘落下来,箩中留下粗粒重新入磨眼磨细,变成了粗细有致的面粉。而每次推磨磨糊时,她都要早起把洗好山芋切成片,然后手握石刀连续不断地将其砧碎,再淘洗一番,并将水中沉淀的山芋淀粉晾干,为节日制作糕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时条件简陋,摊煎饼的鏊子放在地上,三个鏊腿用小石块垫起,人做坐地面用软柴燃烧使其鏊子加热,用竹擗摊烙面糊成熟。有时阴天气压大,加上柴火潮湿,明火难燃,满屋都是烟气,母亲只好用口吹火让其燃烧。无论是山芋、小麦还是高粱玉米糊子,都在母亲娴熟的双手下变成各具特色一张张煎饼。而这些平面煎饼又被母亲从四边折成方形叠加一摞,既好看又好拿,用它卷着盐豆与大葱香甜可口味美悠长。那一张张金黄薄脆的煎饼,仿佛是母亲对家的深情厚谊,每一口都充满了爱的味道。

和面待发后,母亲用巧手将不同塑性面左揉右搀“雕塑”成馒头、窝头、菜团子等形状,在放入笼中大火蒸熟。一股股饭香气从笼缝隙中散发出来,弥漫整个灶房。包饺子又是母亲拿手好戏,擀面杖在她手中轻巧熟练,犹如“龙飞凤舞”般。她擀的面皮又圆又薄,大小厚薄均匀。虽然她包得不快,但饺子棱角分明,压花十分好看。一个个生饺子在沸水中经过一番洗礼,变成一盘盘沁人心脾的年味。

炸金果棒、炸丸子、炒花生……这些春节必不可少的食品,都在母亲的精心准备下,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那时,奶奶点火烧锅,母亲将油倒入锅中至油半熟,在把长筷子放入油中随之筷子周围泛泡后,母亲将盆里准备好的萝卜丸糊,均匀掐成不规则形状入油锅里,并不停地用筷子翻动至表面发黄。看着炸熟的萝卜丸子她舍不得自己尝一个,她总是先让奶奶及孩子先品尝丸子的味道后,才用捞罩小心翼翼地捞出锅里的丸子,再炸金果棒等其它食材。每当这些美食被端上餐桌,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品尝,那份香甜与酥脆,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

然而,母亲为年所做的准备远不止于此。她深知,过年不仅仅是一场味蕾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为了让我们在节日里能够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母亲在白天忙碌于厨房之余,晚上还会在灰暗的煤油灯下,戴着顶针,一针一线地为我们纳缝鞋底。她的手,因为长时间的劳作而裂出了口子,但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抱怨过一句。每当看到我们穿上新衣新鞋,高兴得手舞足蹈时,母亲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

那些新衣服,不仅让我们在外观上焕然一新,更让我们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鼓舞。穿上新衣的我们,仿佛被赋予了新的力量,走起路来都显得格外精神抖擞。而那双新鞋,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安稳。每一步都踏在了母亲的爱之上,每一步都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年味,就这样从母亲那双裂缝的手中流淌出来,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它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更是母爱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每当回忆起那些与母亲一起筹备过年的日子,我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与怀念。那些日子,虽然物质条件并不富裕,但母亲却用她那双勤劳的手,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春节。

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已经老去,我们再也看不到她的灵巧有力双手了。但每当春节来临之际,我总会想起那些与母亲一起度过的日子,想起她那双粗裂却温暖的手,以及她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那些记忆,如同珍贵的宝藏一般,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母亲手中的年味,是一种无法复制的味道,它承载着母爱的深沉与伟大,也承载着我们对家的无限眷恋与思念。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或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快餐文化的便捷与高效,但请别忘了,那份最纯粹、最质朴的年味,永远都藏在母亲那双充满爱意的手中。

让我们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每一刻,用心去感受那份来自母亲手中的年味,让这份味道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温暖与力量。因为,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我们身在何方,那份属于母亲的年味,都将永远伴随着我们,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

如今,每当春节的钟声敲响,我总会想起那些与母亲共度的时光,那些充满爱与温暖的记忆。虽然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但母亲手中的年味,却如同一条永恒的纽带,将我与家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经历多少风雨,那份味道都会是我心中最坚实的依靠,最温暖的港湾。

所以,让我们珍惜这份来自母亲手中的年味吧!让它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份味道的传承,更是一份爱的延续,一份对家的永恒守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