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说南方,即使北国的三月下旬,天空中的小雨(或小雨雪)也开始纷纷飞飞、淅淅沥沥起来了。而此时,我们祖国大西南边陲重镇的南宁,人们心灵天空,也开始湿湿漉漉起来。
2月23日傍晚,一直在我梦游视线之内的“前辈和老师”(我称之为先生),此时就像一顶强劲的云帆和风筝,开始挣脱他一生的同伴、友朋及其晚辈们心中无限牵挂的“风筝线”,也像一尾展翅蹦跳飞跃的北方之鱼,不远千万里地想要飞往南海而化作鲲鹏,在烟雨迷蒙的十万大山际会的海市蜃楼影城之间,整个身心幻化、激荡、游弋起来——他无意中这么动作起来,让我忽然明白:先生是要动身远游去!真正地远游去……他或许,一生中都在想念着追随古代庄周“梦蝶”去地吧……
……而此时的一只蝴蝶,啊…不,是一大群蝴蝶,也及时地,在我们祖国大西南边陲的丘陵大地上,在漓江红水河左江右江邕江郁江西江南流江南海北部湾的花山、花海、蒹葭之间,起起落落、翩翩飞舞起来,来来回回地纷纷繁繁地盘旋着,渐渐飞向高远的天空……
——也正因为由此吧……就在那天,我不得不证实、不得不相信,我的以及广西许许多多文学青年、中年、老年梦中的“老师”,一生为人编辑、出版、写作、文化学者甚至政府官员,广西政府和人民也都认可的“一代总编”“一代社长”“广西文化科技专家功臣”的彭匈先生,确确实实地,已经从蝴蝶翩翩飞舞的那时刻起,离开了地球人间,远离我们这群人而逝去了……
……但是,也正是从那一时刻起吧!他已在人间、在神界、在天堂甚至在上帝和玉皇大帝那里获得了光辉的“超度”和“新生”。闪亮的新生!——这一切的一切,相对于先生,相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相对于我们这群人来说,应该是“幸事”。而不是悲哀。况且,我们中华民族古人,历来就曾经如此这般地断断续续地云咏过:“天地之悠悠”“在河之洲”“三界与共”“物我同谋”“君子好逑”。
就在这样淅淅沥沥的足足七七四十九天的南方“三月小雨”里的时光,我也曾清清楚楚地记得,作为普通读者和文学爱好作者的我,与早已是广西文化名人和学者的先生在人世间首次相见的时候与情景,也正是在如此这般的春天梦里,在广西这块“铺满琴弦”和“民歌翻山越岭”“三月三.刘三姐歌声跨江达海”的红土地上,在南宁市图书馆,在他“绿城公益文学讲座”的现场!——也就是那么一回普普通通的相识、相见和思想交流,至今,还会让我记忆犹新,让我心怡难以忘怀。
……也就在那次讲座之间,先生诙谐、风趣、幽默而温和地道说:“人世间,人们都说天堂很美好……我也相信,如果天堂有模样,那应该就是图书馆的模样!是我们(广西)南宁市图书馆的模样……”他还一边说一边微笑着,也如若老态龙钟之人安静慈祥和沉稳庄重着;但他人实际的样子,是高大,是显示着年青和精神十足的样子的……
——也就是这么一种看似平静、踏实却也十分灵动的演说,让我们当时咋一聆听起来,便也能让我一下子捕捉到了他真实的灵感和思想……当然,也会让众多听众们感受到他胸怀中的那种充满了文人书生意气、终生所追求的丰富情感和才气和能量的“东西”……
只不过,无论如何,对于懵懵懂懂且来自边远农村的我来说,我原本就不知道“天堂”究竟为何物,更不知天堂里的模样了;但我,始终能够感受,也始终能够清楚,大大小小图书馆的模样!而且还不仅仅记得,南宁市图书馆的模样……况且,我还在众多而大大小小图书馆之间,在一本本大大小小书籍之中,在文化的海洋天地里,曾经找到过我自己面对生活的勇气,找到过我克服困难的力量……和我一大半生以来也是这么大大小小的梦,和春夏秋冬的联想……
也是大概就在1985年之后吧,我在阅读中关注到了小说《新庙祝传奇》《净地》的作者,之后也断断续续地追踪阅读过他的那些幽默诙谐、平易近人且时常弥漫透露秀气、大度的散文随笔书评等等文章,佩服他作品当中每每自然飘逸“渊博知识”“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巧妙的表现角度”,以及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等等吧,也都能都会深深地吸引了我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与爱好……而作者的他,作为广西文化名人,也一直在伟大祖国的大西南边城:(广西)“平乐”“桂林”“南宁”等地工作和“编辑”着;而普通之我,则在祖国大西南边远山区之大西南边陲重地:合浦、钦州、防城、东兴、上思、宁明、凭祥、龙州、大新等等县(市)农村乡下的小镇与村庄里工作着、“写作”着……也因此,我一直很难有机会认识他、接触他、见着他,更甭说面对面地在一起交流了;天南地北的,机会自然很少,当然很少……只是,时隔十来二十年之后,直到那年春天吧,我也能够荣幸而顺理成章地在南宁市图书馆,真真切切地面对面地同他交流对话起来!……而这,也真是天赐良缘了吧?——由此看来,我和先生也算是在彼此的今生今世当中,有缘相识了一回吧。哪怕?也就是这么小小也是那么轻轻微微的一场相识相见罢!……也或许,那时候的我,也已经发表过一些文学作品了,也有些诗作被编入了他主持的“漓江出版社”出版的诗集中去了……我也已经调到南宁来工作了的缘故吧……
……时间总是不负有心人;而且一去不复返。
今天看来,我总觉得,先生的这一生一路走来,也是风里来雨里去的;也曾走过那条歪歪扭扭的历史中的雨巷吧;我想,在我们南方雨天,他也撑过那把油光发亮的油纸伞!而先生的文学作品,与他的人生一样,我虽然不敢说他很伟大,也不敢说他作品数量很多质量很高,但他毕竟也已经闪光过、风光过,也谦虚谨慎着,也谨小慎微着;他面对社会,面对人生,甚至面对生活苦事、难事,和描写生活描写人……从来都是阳光阔达,没有悲哀。他的哲思相当敏捷,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作品笔下,都在不断地追求完善、升级、乐观、自信,大大方方地努力和付出,和善待人,和善写人,终生微笑着见人——这,我想,应该也就是他的作品和人了吧,也曾经给以我们读者的不多不少而恰到好处的完美印象了罢。
而且……我也应该知道,中华文化道场上《庄子.齐物论》中所讲的故事和哲学人生观点;也应该理解(不是尽解)孔孟之道中《论语》一书之思;也应该懂得世界文化道场上当年欧洲法国的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笛卡尔《论世界》,美洲美国的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基础》等等之书中的精神主见,以及他们分别与中国历史上老庄、孔子、韩非子等等甚至和人类上帝耶稣佛祖释迦牟尼等等思想、精神、文化的点点滴滴的积累、关联与联系……还有,先生生前十分钟爱和推崇的: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至1941年之印度人)的诗篇,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年1月25日至1965年12月16日之法裔英国人)的小说《人生枷锁》《月亮和六便士》,以及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之616年4月23日之英国人)的戏剧与爱情……还有先生他自写的《向往和谐》《又见众生》《三国那些人儿》《水浒这些男女》《红楼那些人儿》等等书中的心里话。
当然!我还应该知道,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西方文化融合发展”“一国两制”“一带一路运作”等等精彩论述与要闻……
……但是。我就是不知道,至今的我也无法知道,在这个地球上的人类文化园林里,究竟有过多少人类的哲人、科学家、企业家、作家、编辑、记者、工人和农民等等有名或者无名的千千万万的人们,也会和先生一样,和庄周一样,一生不在乎别人和世界和社会如何待见他,却也能想他所想,做他所想做,追求他所想追求,默默地奉献生命和实实在在地生活着,时常追逐蝴蝶,幻化自我,叩问自己,忙碌终生,死而后已……
嗟乎……南方的三月,天空中屋檐下的小雨,总是淅淅沥沥着……已经七七四十九天了。但不知北方,不知世界,不知天堂里……也会如此否?
2019.2.23深夜 & 2019.4.13 冩於南寕“羙麗南方”“道莊文學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