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许军展的头像

许军展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22
分享

蔷薇

立夏日的午后,去小区的驿站取快递,路过人家的院子。

门口矮丛的蔷薇,攀爬的牵牛,都已经风和日丽地开起来了,院门半敞,能瞧见院子里的芍药也开着,开得大方又明亮,那姿态,俨然在帮主人迎客进门。

蔷薇,何许花也?乃五月花之使者,红妆绿裳,轻舞于枝头,绽放于墙隅。予独爱蔷薇,非因其艳丽夺目,而因其含蓄内敛,犹如江南女子,婉约中透露着坚韧。

提及蔷薇,便不禁想起古时庭院深深,青砖黛瓦间,蔷薇倚墙而生,与风共舞。彼时的文人墨客,每每漫步于蔷薇丛中,心中涌起千般思绪,笔下流淌万般情感。蔷薇,似乎早已成为他们心中那份难以言说的情愫的寄托。

曾游于苏州园林,那里的蔷薇盛开得尤为娇艳。阳光透过缝隙,洒在花瓣上,似是给这花儿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微风拂过,蔷薇轻轻摇曳,仿佛在低语,又似在歌唱。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与世隔绝,唯有蔷薇与我相伴。

蔷薇之美,美在其形态。她的花瓣层层叠叠,宛如少女的裙摆,轻盈而飘逸。她的颜色斑斓,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白的如雪,每一朵都如同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而她的香气,更是令人陶醉。那种淡淡的清香,仿佛能穿透人的心灵,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花做篱笆,诗意为墙。园林中,花草蓬勃,风雨自由,是诗的自留地。一方见地,盛满清欢。这里,蔷薇,也是情感的载体,她见证了无数人的喜怒哀乐,承载了无数人的悲欢离合。当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在蔷薇丛中许下誓言,当离别的情侣在蔷薇花下依依不舍,蔷薇仿佛成了他们情感的见证者,默默地守护着他们的爱情故事。

张恨水在其小文写到,春时宜读青春之书,“蔷薇架下,蜂蝶乱飞,正在青春,谁能不醉,宜细读红楼梦。”在《红楼梦》中,多次描写到蔷薇花的盛开,如“一池水,半池蔷薇落花。岸上花丛蔷薇花成行成队布成花阵,水中倒映花影。”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蔷薇的美丽,还通过其繁茂的生长态势暗示了大观园儿女们繁荣的生活状态。

蔷薇在小说中还被用来隐喻人物性格和命运。例如,贾蔷这一角色被描绘为优秀的青年,而他的名字“蔷”与蔷薇的“蔷”相同,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他是否也与蔷薇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事实上,小说中确实存在这样的隐喻。贾蔷的命运与蔷薇花的盛开与凋零相呼应,他的生活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这也正是蔷薇花从盛开到凋零的写照。

读汪曾祺《人间草木》,有一句“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当刻便拽我回到花下时光。

园林里,一条小径,会岔出去无限可能的道路。围墙外垂落蔷薇花,会生出幽然的遐想。只做园中人,便已是人生幸事。藤几一张,蒲扇一柄,茶一盏,书一卷,于园里沉溺,做思想的漫步者,与天地的性灵共同呼吸。

李太白有诗云:“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春晚倦梳头,斜倚窗栏,看东风吹蔷薇,一树树似雪吹落。春有百花亦有月,吹来凉风似冬雪,诸事皆抛,光阴漫漫,心中亦铺开大片的空白。

即便大多数时间里,日子平淡而枯燥,却也因这些柔软的片刻而幸福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