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丰盈远超我们的想象。如果没有林业处工作经历,我一定不会知道,地球上的鸟类已逾一万种!孔子教育儿子孔鲤要学《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他老人家也知道,“多识”真是很难的。
2021年我带着可以亲近万物生灵的美好愿望,来到心心念念的林业处工作,这份向往同样回馈我知识的丰盛和生命的欢欣。森林、湿地、草地、野生动植物这些自然资源都是林业管理对象,而今我一个猛子就扎进来了!
万物皆有名。对所有鸟类统称 “可爱的小鸟”,对所有的花草统称“美丽的小花”,这样含糊而不负责任的命名令我羞愧,也令小鸟小花愤怒——如果我听得懂小鸟小花的表达的话。此前我的知识储备仅能认识当地常见的某些留鸟,为此我特地恶补一番,专门买来刘阳、陈水华主编的极厚重极全面的《中国鸟类观察手册》,每天既强记书中鸟类知识图文,也扫码辨听各种鸟儿的鸣叫声。从“鸟素人”成为“鸟博士”道阻且长,我就先做个有点鸟知识的“鸟达人”吧。
泰州有一群野外观鸟拍鸟的人,我有幸认识其中一位“王大师”。他常年身穿迷彩服肩扛“长炮筒”,在泰州各处公园、湿地、草荡蹲点跟拍过境候鸟,并将抓拍到的精彩鸟图和准确鸟名发给我,我顺手将这些照片转发到朋友圈,让大家一起知道我们身边的“贵宾”“远客”。因为正在阅读苇岸《大地上的事情》,我特地找出家中的望远镜,对着不远处花枝满树的红叶李,惊喜地认出鸣啭穿梭其间的小鸟是黄腹山雀。我第一次准确地叫出一只小鸟的名字,比结交一位新朋友更兴奋。人们常说多个朋友多条路,那么新认识一种小鸟呢,就是又打开通向大自然的一扇崭新的门吧。
我满心满眼都是鸟。在凤凰河畔散步时,我看见忽而潜水忽而掠飞的“涡轮增鸭”小鸊鷉;在凤栖湖畔游赏时,我看见湖心成群嬉游的“国宝”动物青头潜鸭;在天德湖公园晨跑时,我看见树下草地上跳跃觅食的灰椋鸟和白鹡鸰。真的,当你认识了这么多熟悉又陌生的鸟儿,世界便变得更加多彩生动和辽阔无际,想象力的双翼又回到了你的腋下!
我的朋友圈里都是鸟,书上的鸟,别人拍到的鸟,我拍到的鸟,科普鸟的知识和鸟类救助常识,同事和朋友戏谑我是“鸟处长”,我反而笑得嘴咧到耳根。谁让我对鸟儿如此痴迷呢。
总有朋友问我鸟儿的名字,我见都是常见鸟,更加坚定编写一本“鸟书”的想法。我邀请南师大常青教授担任主编,征集本市拍鸟大咖在本市拍摄的高清精美鸟图178幅,注以167种鸟儿的名字、特征、生活习性等说明文字,于2022年底编印了图文并茂的《泰州市常见鸟类图鉴》,首印1500本。此书甫一印出人人叫好,各路需求信息络绎不绝,很多同事、朋友为孩子求一本,我都尽量满足。局领导热情颇高,要求我向市科技和市生态环境部门以及本地几所小学赠书,后来又通过举办“爱鸟周”、“生物多样性日”等活动赠送了不少。很快所剩无几,只好申请在年度预算里安排增印。我相信,凡是得到这本《泰州市常见鸟类图鉴》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当他看到书中的鸟儿在轮回的季节里翩飞时,一定眼前一亮,兴奋地指指点点,“哦,那不是……鸟吗?泰州的生态真是越来越好了。”
爱鸟护鸟才是观鸟知鸟的目的。回首那两年,与泰州动物园签订野生动物救助协议,在里下河湿地公园等处设置观鸟站,在天德湖公园设置鸟类护卫队,与泰州电视台、泰州报业集团合作宣传爱鸟知识公益视频和图文,也都是我做过的工作。百啭千声的鸟儿为我们唤来春天,我们也应当有所行动。
如果没有鸟儿,就没有“处处闻啼鸟”的春晓,没有“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夏阴,没有“长空雁叫霜晨月”的秋境,而只剩“千山鸟飞绝”的冬寒了。我喜欢“道法自然”四字极为深广的内涵,人是自然,鸟是自然,都关乎至高无上的“道”,万物和谐共生,一切才能自然而然。我不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为雕虫小技或无用之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不仅是打开自然之门的手段和方法,也是与自然同声共气的目的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