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攀强的头像

赵攀强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3/13
分享

爱孩子,但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

一个春日的午后,阳光明媚。滨河公园的草皮还是枯黄色,许多树木尚未发芽,可是河边的杨柳已经泛绿了。那一排排柳条,以及依偎在柳条上的嫩芽,在微风的吹拂下,轻歌曼舞,前后摇摆,沙沙作响,使人赏心悦目。

那个顽皮的小男孩,穿着鼓鼓的羽绒衣和漂亮的运动鞋,在柳树下奔跑,身后跟着爷爷,爷爷的身后跟着奶奶。

孩子想要攀爬上树,去折树上的柳条,可是人小力弱,无论如何爬不上去。于是发起脾气,用脚猛踢柳树,无理哭闹:“爷爷!我要柳条!爷爷!我要柳条!”

“乖孙!别哭!爷爷帮你去折。”爷爷边说边去爬树。

由于爷爷太老,手脚无力,连爬几次爬不上去。

奶奶赶上前来,鼓励爷爷:“你再用劲往上爬,我在下面帮你!”

奶奶蹲在树下,双手按着膝盖。爷爷踩上她的肩膀,拼命爬上树去。奶奶撑得很吃力,爷爷爬的更吃力。

我真为她们担心,生怕爷爷稍不留神掉下树来,或者用力过猛扭伤筋骨,毕竟他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

奶奶累得气喘吁吁,爷爷爬的满头大汗。经过一番艰苦努力,她们终于如愿以偿了。

孙子拿着爷爷折下的嫩柳条,双手挥舞,活蹦乱跳,直夸:“爷爷真好!爷爷真好!”

爷爷好像打了胜仗的将军,眉飞色舞,咧嘴大笑,漏出了豁豁牙。奶奶也笑出声来,看样子他们爷孙三人快乐极了。

站在一旁的我,目睹爷孙三人的精彩表演,吃惊地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一镜头使我回想起了去年夏天的另一镜头。

那是格桑花盛开的时候,整个滨河公园花开烂漫,蜂蝶飞舞,游人如织,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个身穿华丽连衣裙的小女孩,头上扎着麻花辫,好像一只花蝴蝶,站在路旁,用手指伸出两只猫耳朵,抿着嘴笑。她的母亲拿着相机,正在那里给她拍照。

女孩太兴奋了,跨过围栏,跳进花园,把那些娇艳无比的大花朵折下来,不一会就折下一大把,跑到母亲跟前:“妈妈,你看,美不美?”

这位年轻的母亲,浓妆艳抹,穿着华贵,一看就显得气质不凡,是一位富太太。只见她凑到女儿面前,嗅了嗅花束,亲了亲女儿的脸蛋,笑眯眯地说:“女儿真有用,你看,那一块的花儿更好看!”

受到母亲的支持和鼓励,女儿来了劲,像小兔子那样,转眼间又跑到那块更加娇艳的花海里去采摘花朵了。

先后两组不同的镜头,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是像幼鸟一样的孩子们呢?冬去春来,柳条率先发芽,那是春天的开始,生命的启蒙,未来的希望,是一种美。初夏时节,旬河岸边,格桑花开,碧波荡漾,人们步入花的海洋,感受缕缕清凉,那也是一种美。作为还不懂事的孩子,想把柳条之美、花朵之美据为己有,人之常情,未可厚非。因为她们还不知道公园里的花草,是不能随便乱折的,更不知道这是一种不文明行为,是一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作为孩子的家长们,不管是父亲母亲,还是爷爷奶奶,爱孩子是她们天性,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没有什么可说的。问题的关键是:爱孩子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底线是要让孩子明辨是非,知道对错,遵守社会公德。

在我的认知里,那位爷爷和奶奶,应该劝导孩子:这是滨河公园的柳树,是公物,不是我们家私有的,所以要人人爱护,不能随便乱折;如果我们把它折断了,拿走了,别人就看不到了,严重的还会受到责罚。还有那位母亲,也应该告诫孩子:那些花草是管理公园的叔叔阿姨们种下的,是供大家欣赏的,是不能随便采摘的;如果折了它,就会损害到它的生命,留下心中的遗憾。她们应该教育孩子懂得:“爱树不能折树,爱花不能折花”的道理。切不可听之任之,一味惯着孩子,帮着孩子去犯错误。

记述上面这段文字,是出于一种善良的愿望,目的是爱护孩子,保护环境,并非大惊小怪和小题大做。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切勿对号入座,记恨于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