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是一种表情达意、叙事说理、注重节奏、和韵说诵的艺术形式。它寓教于乐,雅俗共赏,源于宋代民间演唱的“莲花落”,嬗变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属于中国曲艺中韵诵(说唱)艺术的表演范畴,说演结合,相得益彰,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学样式,田间地头、村口街巷,便成为人们最常见的演出场所,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吸收了诗歌句式中淸悦的音韵美、整齐的结构美、磅礴的节奏美及高雅的情感美,汲取了民歌通俗易懂、易于朗诵的亮点,是其它文学形式无法代替的一种独特体裁。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讲话指出: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弘扬正能量,它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灵魂。在新形势下,周至县乔映威的快板集《韵声载道》,更是将快板这一特点发挥到了极致,真正达到了雅俗共赏、韵声载道的境地。书中的一首首快板如一泓泓清泉,潜移默化地滋润着观众干裂的心田,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故事教育着人民,让观众在爽朗的笑声中,享受着各类快板为我们提供的金周至丰厚的文化盛宴!
内涵丰富,新中求精
乔映威快板的选材涉猎极为广泛:山水胜景、风土人情、道德正理、事业佳绩……,均在他的选材范畴之中,成为他歌咏的对象。我们姑且不谈反映省外景点的快板,单就主写周至的各种题材来说,就很有简评的必要。有的弘扬了周至文化的新特色;有的宣传乡村日新月异的沧桑巨变……这种情景,把人们带到了一个神奇超脱、清丽美好境界,既引发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又明朗了对追求美好的态度,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包罗万象、广泛涉猎的丰富内容,彰显了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对党及人民的深沉挚爱!作者以独特的视觉,艺术的构思,对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素材进行了特殊的艺术提炼,挖掘出了每个题材内在的独特美感和新奇魅力,平中见奇,奇中创新,为读者展现了周至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经济腾飞的可喜变化。在丰富内内涵的同时,作者又在形式上独辟蹊径,引领风尚。他的快板融合了相声、评书的艺术手段 ,丰富了句式和板式,加强了表现力。它突破三、三、七的句式,在七言对偶的基本句式之外,又增添了单字垛、双字垛、三字头、四字联、五字垛等句式,还有重叠、连叠句的长句式。为了提高艺术格调,避免传统数来宝式的江湖气,又借鉴了竹板书 、西河大鼓的演唱艺术,革新了口风语气和表情动作,增强了刻划人物、描述情景的艺术表现力,做到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创新,达到了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使这些作品无不彰显出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力和对周至故土的无比恋情,更反映了作者宽阔的胸怀、深邃的智慧和高洁的境界。
思想深刻,意境高远:
思想是文学作品的统帅和灵魂。作者不但选材丰富多样,而且能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幽默语言反映出他那深邃的思想。快板集通过校园内外、人文景观、乡村风貌、民俗趣事等一组组镜头,运用蒙太奇的剪裁方式,挖掘了素材里面蕴含的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正如作者在后记里说的:“写快板和弹琴一样,都是承载一种人格思想的告白。韵声既能陶醉本人,又能取悦于同道,其灵魂当在于载道!”作者采取这种形式的目的,不仅是取悦于读者,更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深刻的思想,催人醒悟,提升境界!
整本快板集思想深刻,语言却明白晓畅,要让农村群众一听就懂。比如,《请君开发元始台》中这样写道:“天地未分道立一,元始文化生根基。混沌世界无极状,万事万物无一象。”作者将道文化深奥晦涩、玄之又玄的思想,用通俗自然的语言表达,易于理解,弘扬了一种蓬勃向上的正能量。还有些作品聚焦社会热点,打造生活的精美度,更多的是贴近生活,它讴歌了农村社会的新风尚,彰显了农村新人积极进取、勇于创业的精神,歌颂了当今社会的真善美和周至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教材。
语言生动,音韵合辙:
说快板,讲究“四字诀”:平、爆、脆、美、平,就是要唱得平平整整,让观众听了舒服。爆,就是于激情平整之中出现高潮。 脆,指发音准确,不掉字不倒字,力求有弹性。美,指声音甜美,高而不躁,低而不闷,悦耳动听。最高境界能达到“平如暖风湖面,爆如炸雷闪电,脆如珠落玉盘,美如酒醉心田。”正因为快板表演热烈火爆,韵味醇厚,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这些年来,它逐渐走向全国,深入扎根在人们城乡业余愉悦生活的土壤中,很多名段普遍受到全国观众的欣赏和欢迎。
乔映威的快板集语言生动,音韵合辙,充分体现了快板的特色。正如书名“韵声载道”,是对整本书内容和形式的高度概括,突出了形式中的“韵”,更突出了内容中的“道”。如:《高峡出平湖》:“政通人和风景美,再美莫过黑河水……告别地震往远送,净化美化好环境。”这些句子,语言生动,又道出了作者对黑河水库建成的欣喜和赞美,对西安的发展前景充满了殷切的希望。许多快板言简意赅,特色突出,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周至的美景。可见,快板集活跃着悠扬的韵声,跳动着快乐的音符,整个语言如高山流水,潺潺不息,悦耳动听;色彩绚烂而不妖靡,铺排有序而不张扬,叙事有韵而不拘束,语句生动而不松散。快板集讲究平仄,处处有韵,句句合辙,在押韵中求得灵动,合辙中求得自由,既突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谐美、节奏美,又使段落之间节奏明快,跌宕起伏,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既有高山流水似的气韵流畅,荡气回肠,又有山重水复般的抑扬顿挫,婉转诱人,融诗歌的高雅和民歌的怡人为一体,真正是“韵声处处在,佳句美中来”。
豪情激越,跌宕起伏:
激越的情感是乔老师本人的特点。每一首快板,都是他情感积聚的突破口。在长期的积累中,情感的烈焰愈烧愈旺,形成了一个堵不住的火山口,压抑不住内心那种澎湃的激情,一旦喷发,势如破竹,锐不可挡!正如作者在后记中引用的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乔慷慨先生的话:“如果快板起不到打动人灵魂的作用,那就是哗众取宠的顺口溜!”他正是身体力行,殚精竭虑地运用快板艺术激发澎湃的激情,来感染读者,叩响读者心灵的大门,震撼读者灵魂的!如:《仙游寺赞》中的句子“环寺皆山向天笑,顺岭一水往北俏。狮山象岭玉女峰,更有层峦难状名。”就是明证。在他的笔下,“圣地”、“山水”、“环寺 ”、“顺岭”、“泳衣”、“泳裤”、“男儿”、“女士”等人、事物,都能成为抒发情感的意象,他都能挖掘出令人欣喜的思想宝藏。在作品里,他的感情在奔涌中升华,在升华中跌宕起伏,连绵不断……正是这饱蘸情感的一篇篇作品,打动了周至父老乡亲的心,使他的作品富有生命的无限生机。 快板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快板借鉴了相声、评书艺术的表现手法。写快板的作者并不容易,既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有刻苦钻研的拼搏精神,又要有幽默风趣的良好素质。因此,作为一名快板作者,更要博采众长,多学习其他姊妹艺术。要知道:表演快板不只是打出点儿来就行了,更要声情并茂,洪亮自然,讲究抑扬顿挫、轻重急缓!我总结起来就是:“内心情感,思想总管。人物表演,看脸看眼。语气生动,突出重点。声情结合,统一调转。进入退出,区分明显。一招一式,切莫挡脸。台上台下,打成一片。多排多演,反复实践。唱打多变,串成一线。叙事抒情,分节分段。快而不乱,慢而不断。说唱配句,新板关键。敌我界限,一刀两断。手眼身步,稳准不乱。嗓音别吵,自然显现。高而不喧,低而不欠。气发丹田,不用喊练。感情交流,不可散漫。深入生活,不能间断。演出结束,总结经验。肯定优点,找出缺陷。振兴快板,多做贡献。”
总之,乔映威老师在三十余载的快板创作和演唱中,历尽艰辛,辛勤耕耘,持之以恒,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他的足迹踏遍了周至的山山水水,几乎每一处都能留下他的快板。他不光创作快板,还把自己的作品说给大家听。只要他在的地方,时常都能听到“打竹板,响哒哒,听我来把周至夸”的韵声,这使得他的作品在周至广为流传。我们相信:他执着的追求,智慧的创作,深沉的感情,大气的作品,一定会获得广大读者充分的肯定和认可;他的快板集一定会成为推动周至文艺发展、提升生活品质和充实精神品德的文化盛宴!最后,祝愿乔老师快板创作的道路越走越宽,一路鸟语花香,春光明媚!
(原刊于《西安文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