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许照煦的头像

许照煦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11/25
分享

侦破

一九八一年农历九月初三,是浙中浦江小盆地潘宅村的老祖宗九灵太公生日。子孙们为了纪念前辈,炫耀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特邀浙江小百花前来村演戏文三天三夜,并在村集市的市基的西边搭起了大戏台。

农历九月的乡村,旱地农活基本就绪,双季稻尚未开镰。乡村的人们经过前段时间劳累;暂时总算可以喘口气。特别是秋高气爽,天气宜人,戏子尚未进村,广场上已经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他们有的是做生意摆摊的,他们在广场旁架起帐篷,摆开摊位:有的是来推销自己的生产的农副产品糖梗、菱角、石榴……他们挑着担子在市场的周围摆开了;还有的是村里请来的客人,闲着在市场四周转转;更有的小孩在人群中转来转去地凑热闹……

市场四周的店家商铺,不仅忙于进货迎客,还忙于店面装潢,店里摆设,张灯结彩、焕然一新,大有节日盛情,为祖宗的生日增添大喜的气氛……

特别九月初二傍晚,附近村庄的男男女女,携老扶幼、背着凳子,熙熙攘攘地向市基涌来,更使整个广场拥挤不堪。

按乡村的习俗头天晚上是开头戏,“踏八仙”;接着是折子戏梁祝的《十八相送》、正本“碧玉簪”,因为都由明星茅威涛、陈小红主演,广场上成千上万观众全神贯注,鸦雀无声,聚而不散,戏文一直演到深夜十二点钟才结束。

浙江小百花在农村的演出给乡村人民大开了眼界,散场后人们边走边议论着花旦美貌、漂亮又大方,小生唱腔圆滑有嘹亮,今生难得看一场……邻近乡村的人们沉浸在戏文的欢乐、祥和的幸福之中。

第二天蒙蒙亮,离潘宅不到半公里的东龙山村,因邻村演戏殃及他村,一些古亲古戚都趁演戏之际前往亲戚家走走,看看亲戚的的变幻,领领世道的变化。所以各家各户都有些亲朋好友。潘伯家也来了不少客人。所以潘伯起早上菜地寻点瓜果蔬菜,也可应付早餐之饮。于是他一起床,就往村边自己的菜地里跑。当他走到靠近尼山背时,突然发现离路边不远的地坎下,好像有奇特的东西,乌鸦成群结队地在上空盘旋穿插,并不停地“哇,哇,哇!……”地叫着,他想:那是什么东西啊!惊动那么多乌鸦,他跨下路去,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那儿躺着一个直挺挺、血肉模糊的尸体,他也不敢走近看清是谁,就慌忙地大喊起来:“不好了!不好了!东龙山出人命案了!东龙山出人命案了……”

清晨的口声特别清脆、嘹亮,加上潘伯又是直声的喊叫,立即把整个东龙山村的人们都惊醒了。人们纷纷起床,有的拖着鞋边扣纽扣边向这里赶来;有的用两手将衣服裹着身子,慌慌张张地朝喊声的地方跑,顿时,整个村子慌成一团……

人多胆子大,大家一起走上前去仔细一辨认“吴嫂”!人们不敢相信自己眼睛似的反复说:“吴嫂为人善良。待人和众,从不与人争吵,更不会得罪人,怎么会被人砍杀在这里的呢?……”

这特如其来的噩耗很快地传遍邻近乡村,镇政府,镇党委书记张陆登闻讯后,立即命令武装部长杨朝杏组织镇就近的基干民兵封锁路口,不让人们进进出出,以保护现场;一面电话向县公安局报案,要求公安局立即派员协助镇政府破案。

刚从省公安厅侦破案技术培训班凯旋归来的公安局长江辅卿,闻讯后胸有成竹的想:刚从厅培训班学得的那一套破案法宝正好拿出来试试,露露我这个局长的锋芒吧!他立马带着法医朱友根及公安局一班精悍人马,警车开路,三轮摩托车一长队,滴滴哒哒……浩浩荡荡地开进了镇政府。

局长一跨出警车车门,早已恭候着的镇党委书记张陆登立即迎了上来,两人手拉手地步入镇党委办公室,人尚未坐稳,书记张陆登立马将东龙山发生的凶杀案向局长作了汇报。希望局长组织公安人员配合镇政府破案,以稳定当前安定团结的大好局势。

局长听后微笑地点点头,并要求镇人保组配合公安局宣传科深入东龙山等邻近几个村,书写早已议好的墙头标语:“全民动员,全警参与,擦亮眼睛,迅速侦破“9.3”凶杀案!”

“揭发罪犯,人人有责,检举坏人,个个有份!”……同时又命令治安科张科长带着法医朱友根深入凶杀现场拍照、验尸、观察现场,不要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在江局长的一手策划下,一个声势浩大破案氛围就在以东龙山村为中心的邻近村庄形成了。

公安局长江辅卿曾在此镇担任过革委会副主任并主持此镇的日常工作,他对这里的基层干部,群众觉悟了如指掌。他深深的感到办案必须紧紧地依靠党组织,于是他同张陆登书记商量过后,立马召开以东龙山村为核心,并吸收附近四周的潘宅、尼山、湖山,华墙四个村的大队党支部书记,治保主任案情了解座谈会。

当天下午,座谈会在镇治保办公室举行。在座谈会上,公安局长江辅卿对案情作了具体的分析,四个大队党支部书记结合本大队有关人与事作了认真具体的汇报;治保主任对自己村里有怀疑的人与事做了详尽说明。会议一直到下午四点,江局长认为该谈的已经谈了,不该谈的暂时也不该说。所以立即作了英明,果断决定:散会。并暗中留下湖山大队党支部书记张金球,(张金球:吴郎中人,湖山大队支部书记。湖山大队有湖山村、东龙山村、吴郎中村三个自然村组成)两人便促膝谈起心来,据张金球介绍:

吴嫂原本是前吴村人,姑娘时不仅漂亮能干,而且交际也不错,当时在前吴村里也算得上一个美人。她村因造中型通济桥水库——前吴村全村必须搬迁,但碍于千把户烟灶村大人口多,思想复杂人心乱,政府一时难以妥善安置。水库已经动工,可部分移民仍然赖在原村不肯搬迁,水库领导也开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暂时住着,等待着他们慢慢地转变思想的缓兵之计。可全县成千上万做水库的民工已浩浩荡荡开进了村,没有办法也只得按插在这些民房中,村民与民工挤在一块。东龙山修水库的民工潘连连就住在她家中。

风流倜傥、慷慨大方、交际面广的潘连连进驻她家不到一个月,就把吴嫂给搭上了。在这搬迁的慌乱时期,父母也觉得少一个人,少一份心事,也不举什么形式,让女儿跟着潘连连回家了。

此时东龙山村的小伙子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潘连连。有的甚至翘起大拇指:“潘连连枪法真大,上水库工地不到一个月,就把漂亮老婆带回了家……”

随着时代的日益发展,机械设备代替了人工,水库也就很快完工了。潘连连也安分守己的回到了自己家,同老婆一起同心协力建立自己美满的家园,但也利用一切可乘之机外出做些生意来弥补家庭经济上的不足,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挺丰实、像样的。如今张连连又不在家,不知上哪儿做生意去了?

江局长接着说:“张连连是否有婚外缘?”

张金球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下去。

江局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支部书记张金球的情绪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了缓和一下紧张气氛,他接着又问:“这家人是否与村里人发生过什么纠纷,与他人有过什么纠葛吗?例如与他人争吵、斗殴,参与打群架等后产生的对头……”

张金球接着说:“潘连连夫妻俩交际手段极好,在东龙山村都保持一团和气,只是与堂兄潘三多为祖传房产问题曾有些纠纷过……”

江局长点点头说:“老支书,我们的交情也不算薄吧!你汇报的材料很有用,但没有汇报到案件点子上,我实话告诉你,凭我掌握的实情,此案属于“情杀!”只是证据尚未确实罢了,我现在交给你一个重大任务,你给我摸清潘连连的婚外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这案件的头功奖就属于你的了……”

江局长慧眼识真情,果断地点出了案情的中心词。这一点,张金球心里“咯噔”一下,浑身热汗都往外冒,好像江局长对案情已经了解的一清二楚,说出的字字句句都针对着他说似的……

张金球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忐忑不安、久久难以平静,他边走边想:从刚才江局长与我的谈话中,好像江局长对这案情了如指掌,看我觉悟。难道江局长真的知道实情了。但又仔细一想,人不管到了什么年龄都要记住:“言慢在贵,性柔则富,德厚者旺,允许别人做别人,允许自己做自己。生在当下,便活在当下。上船不思岸上人,下船不思提船上事,忽在别人心中修行自己,忽在自己心中强求别人。她可是我的亲侄女啊!

江局长送走了张金球,立即布置治安科,连夜突击审讯与祖宗产发生争吵过的潘三多等几个有关人员,自己与党委书记等核心人员进入镇党委办公室进一步分析案情,并准备第二天召开参加破案人员案情分析会。

治安科立即把潘三多等人传讯到镇政府,并分别进行审讯。经过一夜对潘三多等人的突击审讯,潘三多只供出他们之间的纠纷只是为祖传遗产引发的口径,只是一时性起大吵大闹,别无他意,咱们毕竟是兄弟,有手足之情……对于凶杀类事别说行动就是联想也不敢去想,不信我可以跪下对天发誓……

第二天在镇政府中型会议室举行“9.3”惨案案情分析会,参加会议的有治安科的破案人员及附近四个大队的主要领导,会议由治安科张科长主持。公安局江辅卿局长作案情分析:在座的侦破人员及各村领导干部,大家对此案费心劳力,辛苦了!我代表县公安局谢谢大家!现在经过在座的努力,破案的氛围已经形成,案情已经浮出水面:1.我们根据审讯调查可以排除遗产纠纷所引发之杀,凭着潘连连的交际、智商与能量,他完全可以摆平身边这些繁琐小事:2根据潘连连风度翩翩做水库不到一个月就带回来美女妻子,他尝到了搞女人一蹴而得的味道,不会就此干休,他必定瞒着妻子在外面搞了其他女人,并在其他女人面前风情许愿,促使女人与家庭的妻子之间产生了一些难以割舍的纠葛,促使女人下此毒手。所以,我可以断定这案情属于“情杀”。从我的观察与思考:在我们这些人中,就有人知道凶手是谁的内幕,但不敢站出来揭发他的罪行。请这类人千万记住:知情不报者是有窝藏罪之嫌……

更是作为咱们共产党员,应该胸怀坦白,积极,大胆地协助公安机关侦破此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希望知情者该是醒悟的时候了,抛弃一切私心杂念,立即参与到破案中来,使“9.3”惨案凶杀案早日水落日出,争取在这次破案中立功受奖……

江局长严肃的案情分析说得几位村官心服口服,目瞪口呆,心想:江局长真神通广大,对案情了解得如此清楚;侦破人员的脸上露出咪咪笑,但张金球如坐针毯,恨不得立即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立即向局长报告,免得自己遭窝藏之嫌……

会议在江局长得开导下,邻近的几位治保人员对本村的社会治安作了详尽得汇报。会议也不拖拉,很快地就散会了。

散会时,所有的人员都徐徐离开了会场,唯独张金球坐着原位上一动不动,像似等待什么似的。江局长一看,案情分析会成功了,于是他喜滋滋地走到张金球身边:热情地说:“老支书,我们老熟人了,咱们就上办公室坐坐吧?”

张金球也不说什么,低着头,思绪万千地跟着江局长进了办公室。两人刚坐下,张金球看了看江局长,迫不及待地将“93”惨案的案情始初像竹筒倒豆子似的全都“哗啦”倒了出来:

原来张连连的村子东龙山村与吴郎中村两村距离不到一百米,两村的田地都相互交叉在一起。于是两村人不但熟悉,而且有时休息时也凑在一块,相互交流,互相问好也是常事,我的侄女张月华美如天仙,高考落榜后一时找不到工作,就在队里干活。花花公子潘连连一见就像苍蝇闻到了血腥味,利用各种机会靠近她,并利用种种机会来表现自己的能耐。他见张月华一伙在田间劳动休息时,便不知从哪儿弄来几个大西瓜让这些人吃,以显示自己的大方、有才气,次数多了,人们也看出潘连连见了张月华眉开眼笑,含情脉脉,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冲着张月华来的,但旁边人都是“白吃就白吃。管我什么事。”就这样潘连连明中收买人心,暗中加紧对张月华花言巧语、逢迎许愿、送这送哪的感情络绎,果然不出数月,张月华便倾倒于潘连连怀里……

为了使两人天天晚上能在一起,他俩经过商量,潘连连在两村之间的自家自留地上种上了西瓜,西瓜刚拖蔓,他俩故意在田角边拔去了几株,潘连连立即对妻子说:“媳妇,田里的西瓜被人拔掉了好多株,这是有人故意在毁我的庄稼……”

贤惠、思想单纯的妻子说:“谁对我家有那么深的仇孽,就来就明冲我们来吧!要骂就骂。要打就打,何苦暗中毁我瓜秧,贻误庄稼,此种人太缺德了!”

潘连连接着说:“这时人们在暗中捣乱,我们又抓不住那人,你这样空喊有什么用?狠谁去啊?”

妻子接着说:“这种人真缺德,我这样喊喊不过平平心吧?用是没有用啊。孩他爹,那我们该怎么办啊?”

潘连连说:“我想我们在西瓜田边搭个茅棚,晚上我上西瓜地里看守,看他还敢不敢再来毁我西瓜秧苗……”

妻子说:“这样只是苦了您了,白天队里劳动,晚上还要到野外自留地里看瓜秧……”

潘连连说:“那有什么办法啊?我们就这块自留地种上了经济作物,如果有点经济收入也好弥补家中经济上的不足……”

第二天,夫妻俩利用队里休工的傍晚时分,背树干作茅棚的支柱,编稻草帘盖在茅棚顶上。两人紧锣密鼓地忙了两个傍晚。终于把茅棚搭在田边隐蔽处。然后在茅棚里面放了张单人床,一个野外的安乐窝就这样搭好了。

于是潘连连与张月华就在这西瓜田里度起了蜜月。时间长了,张月华还以潘连连的亲朋好友经常去了潘连连家玩,而蒙在鼓里的吴嫂过于相信丈夫,对这位邻村的不速之客总是百般殷勤、热情招待,潘连连就是这样维持着三角的婚姻状态……”

江局长立即笑容满脸地说:“我早就看出你是这次破案的大功之臣 ,你的大义灭亲,确实令人佩服,不愧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你的揭发材料就是这次破案的突破口,谢谢!”说完 局长紧紧地握住张金球的手……

江局长送走了张金球后,立即召集治安科张科长,镇党委书记等几个办案核心人员。研究立即提审张月华,核心人员在局长的具体部署下,一致同意江局长的建议,并分头开始行动起来。

治安科张科长立即带着两个神探前去吴郎中带张月华,谁知当他三人赶到张月华家,张科长对其父母说:“老伯,为了村里案件早日水落日出,经公安局党委镇政府研究决定请张月华前往镇政府协助公安机关破案!”

张月华的父母立即紧张起来,吞吞吐吐地说:“张月华不在家,已去帮助朋友潘连连家料理丧事了,也不知什么时候回来……”

张科长三人一听立即站了起来,速速赶到东龙山村。谁也意想不到,此时的张月华正在潘连连家担任起家庭主妇的角色,她与潘连连一起正在为筹办丧事调兵谴将,指挥着潘连连的亲属干这干那、大显身手……

张科长三人见到这位漂亮能干的姑娘,立即亮出了证件,接着说:“你就是张月华吧?请你上镇政府一趟,帮助我们公安机关了解案情,以便咱们尽快侦破案件……”

张月华见公安人员找她,表面上还是装作面不改色心不跳,心里她自己有数,她走到连连跟前,对潘连连说:“连连,公安人员找我了解情况,协助破案,我先去一下,等了解清楚了我马上会回来的!”

潘连连立即点点头说:“既然公安机关找你了解情况,你就放心地去吧!这里的一切亲属们自然会办理好的……”

张科长三人带着张月华沿着机耕路途经尼山,塘角,一迈进离镇半公里的镇政府的大院,张月华好像有点紧张起来,眼睛东看西看,脚步开始放慢;当她推开审讯室大门,只见灯火辉煌的审讯室使她睁不开眼睛,站着不敢进去。此时身后的两位神探随手将他推了进去,按到在椅子上。

张月华此时立即紧张起来,她使劲地睁开眼睛,只见公安局长坐中央,两边各坐书记官,她就坐在室中央,紧挨身后两神探。原来她是被受审问了,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局长就审问:“请问来者姓名?”

张月华看了看局长,说:“张月华。”

局长问:“何处人氏、文化程度?”

张月华回答:“潘宅镇吴郎中人,高中文化程度。”

局长问:“你与潘连连什么关系?”

张月华想了一下,然后轻轻地说:“朋友关系!”

江局长厉声地说:“就朋友关系吗?”

这声音犹如晴天霹雳,震得张月华六神无主、乱了阵脚,瞪着眼睛看着局长。张月华毕竟生活在农村,受有封建礼教的影响;虽然有文化要比文盲女性开放些,但这种不贞之事能在公众场合公开吗?她左思右想一时拿不定主意,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局长见张月华情绪有变,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立即展开了政治攻势:“张月华!看你年纪轻轻,又有高中的文化,你应该懂得我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更何况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的一举一动我们都一清二楚了。现在是你选择道路的时候了,何去何从你自己选择吧!现在你认真考虑10分钟,并继续回答你应该回答的问题……”

时间一分一秒延伸着,如坐针毡、书生气实足的张月华好似时间已停滞不前,心烦意乱使她满身的热汗一阵阵往外冒,爱情啊!关键的时刻来到了,我该怎么办?……

突然灵机一动,“对!”相爱又不犯法,追求与你又何干。婚姻不是人生的一大考验吗?我就承认我们相爱了,你还怎么样?……

不一会,治安科张科长,精神抖擞目光如炬的大声询问:“张月华,你可想好了吗?”

张月华看了看张科长,胸怀坦白地说:“我们相爱了,而且两人发展成心心相映,无微不至的地步……”

张科长严厉的说:“你可知道潘连连是有家室之人?你从中的插入,不影响他家的夫妻关系吗?会产生什么的后果吗?”

张月华稍微思索来一下,接着说:“知道!我们是邻近乡村,怎会不知,一清二楚;而且我去他家时,他妻子对我很好!……”

张科长突然话锋一转,严厉地说:“那是吴嫂待人和众、宽厚、贤德、待人有方,可有的人对此不思感恩,反而认为吴嫂柔弱好欺、恩将仇报,为了达到目的,竟然不择手段,至今竟公然将她杀害……张月华!你清楚地知道此人是谁?”

这一针见血的话语立即使张月华目瞪口呆,脸色铁青:“我——”的一声,再也说不下去了。

张科长趁机加紧政治攻势:“张月华,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对潘连连的钟情、渴望,我们可以理解;你的目的,我们也一清二楚。但这是人命案,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破案,找出罪犯……破不了案,要我们这些公安干警干嘛!所以请你来就是来协助我们破案,我们已有确凿的证据,你是能帮我们破案的关键人物,你也许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我们可以等你,但千万别忘了党的政策‘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现在我给你考虑10分钟。让你的思想转过弯来,希望你能理解我的意思……”

从未受过曲折、受过如此激烈思想斗争场面的张月华,此时身子完全坍塌了,昏昏沉沉、理智全无,意愿马上结束这场舌战。满脑袋的‘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理念,利令智昏地供出自己所为的一切……

严厉可怕的江局长审判的第三场终于又在威严的声音中来到了:“张月华,张科长给你摊了牌,你该理解了吧?”

昏昏沉沉的张月华此时利令智昏地说:“江局长!我实在吃不下这种残酷的舌战,一切是我所为,请不要再去连累他人了!”

江局长立时兴奋起来:“张月华既然敢作敢当,不愧为年轻人,那就请你说说作案的动机与经过吧?”

由于竭力地思想斗争,全身热汗的阵阵冒出,此时的张月华已经口干眼燥,于是用沙哑的语音祈求:“江局长,我实在太口渴了,能否让我喝口水再说吧?”

站在身后的一位神探立即端来了一杯温开水。递给了张月华。张月华接过水杯,一口气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然后深深地叹了口气,说:

“我出生在吴郎中村好人家,家道富裕人缘好。父母兄弟顶呱呱,村里村外威望高。上天降我小千金,父母视我似明珠,兄弟眼中我是宝。邻里姐妹看重我,村中父老拇指翘。可是我:天高地厚全不知,越养越闹不得了。好争善斗虚荣心,娇生惯养又任性。世间唯我最乖巧,任何人也不如我。一遇曲折就撅嘴,满嘴牢骚就发泄。样样事情我最美,天下老子我第一。上学撑得顺风船,学习成绩当当响,历年奖状贴满墙,父母指望我大学上。谁知命运却背道,高考落榜回到家,躲在楼上不肯下。埋怨天道不公道,弃我人生要毁找。心中有气无处出,寻找地方要发泄,眼看房间书成山,是它输了我人生。狠命大抱把书抱,放在门前空间焚烧掉,烧了书本难解恨,心中空虚又无处闹,背上锄头田野跑。队里生产虽艰难,伴我开心也逍遥。谁知遇上连哥哥,慷慨大方又人和。人人说他有能耐,我也看他呱呱叫。谁知连哥好手法,人前人后有一套。特别玩弄两性事,成熟老练更巧妙。对我明来暗去细照料,使我感动得受不了。殷勤逢迎巧周旋,不上一月我就倾倒他怀抱。掉入爱河实难抜,时时刻刻向着他。为了夜夜能一起,伪造假案把西瓜抜。骗了他妻子成全我,夜夜寻欢好逍遥。谁知好景又不长,两月西瓜就收场。瓜完棚拆鸳鸯散,日夜思念似熬煎。虽有约会我催他,咱俩之事怎么了。谁知匆忙完事后,速速离开下次吧!明知家室事难了,我却拼命黏住他。明知咱俩难成双,我却拼命逼着他。连哥终于吃不下,外出做他生意了。临走留下一句话,你想咋办就办吧?千思万想这句话,歪曲理解事情糟。从中作梗是他妻,除她不就事成了。大好时机终于到,邻村演戏好热闹,来往行人多而杂。浑水摸鱼机会到,胆大妄为进他家,诱说陪她看戏文,谁知吴嫂无兴趣,又说男人不在家。连哄带骗说服她,连推带拉出了家。来到村后小山包,悄悄拿出切菜刀。对准脑后就一刀,她就滚到田坎下。转头双眼瞪着我,“你要杀……” 就在那的一刹那,绿莹莹眼睛好可怕,但想起不毒没丈夫。转身朝他身上狠命砍,数不清刀数血流畅。血肉模糊难辨样,深深叹了一口气:总算了确了一件事。立即逃离了现场。回家以后洗刷完,梳妆更衣略打扮,上床睡觉候风险。躺在床上细思量,砸掉作梗眼中钉。任你连哥多变幻。难逃我的掌心上。谁知难逃第三天。绳之以法在公堂。我的口供已述完。情杀之案该我当。”

江局长听罢张月华的口供,深深地叹了口气:“啊!好好的一具美人胚,又有文化作铺垫。为何任性自糟蹋。如今落在我手上,绳之以法绝不饶。书记官,核对口供!”

书记官站了起来,用标准的普通话清清楚楚地念了一遍,念罢,她先看了看张月华,又朝江局长看看,像是在征求两方的意见。

江局长接过话题,面对着张月华大声地说:“张月华,刚才书记官念你的口供是否有缺入。如有补充就说……”

张月华不加思索地用沙哑的声音说:“基本正确,我没有什么补充。”

江局长严肃地说:“书记官,你再把口供送过去让她再看一遍,如果没有补充,那就画押了。”

书记官立即把记录送到张月华面前,张月华接过记录认真地看了一遍,然后又接过书记官手中的笔画了押。

此时已第三天的凌晨两点,江局长和全体公安干警不辞劳苦,终于破获了“9.3”大惨案,公安干警押着罪犯张月华,迎着曙光浩浩荡荡地班师回朝了。

破案后第三天,公安局立功受奖大会在潘宅镇中型会议室举行,会议由治安科张科长主持。江局长在大会上讲了话:在座的镇领导,侦破案的全体工作人员以及村领导干部,大家辛苦了!

自东龙山凶杀案发生以后,在座的同志们为侦破案件不辞劳苦,出谋划策,费尽心血,尽管制造案件者狡猾,促使案件隐蔽,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出三天时间就将凶杀犯绳之以法……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宣读嘉奖令:自“9.3”案件发生以后,我公安干警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不辞劳苦,连夜奋战,三天内破获了这起凶杀案,将罪犯缉拿归案,为此我县人民政府对有功之人进行嘉奖!

……

县公安局破案神速,集体记一等功一次,凡参加“9.3情杀案”破案的干警人人记一次三等功

张金球:奖金一万,记一等功一次,并号召全县共产党员学习张金球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坚持党性,大义灭亲……

……

浦江县人民政府

9月6日

“9.3”情杀案就这样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公安局长江辅卿想起自己大功告成了,心里好不自在,深思熟虑地想:人生最好的作品就是自己,即使没人欣赏,也要独自芬芳。对自己要随性,对他人要随缘,看自己的景,走自己的路,念别人的好,修自己的心,一切想开看淡,静而不争,余生很贵,心态好一切都好,开心健康最重要……

进了监狱的张月华,经过了多次的反复提审,她都一口咬定自己一人所为,与他潘连连毫无关系,她异想天开地怀着一个妇女总不至于会极刑,必定会从寛处理——那就可与连哥完婚团聚的奇思梦想……

谁知两个月后,金华市人民法院经过核准,判决书终于下来了:杀人犯张月华为了争得有妻之夫,竟杀害他人之妻,手段凶残,影响极坏,民愤极大。为了维护婚姻法合法权益,经市中级人民法院核准,判处张月华死刑,立即执行。如有不服三天内向省高级人民法院起诉……

张月华手捧判决书,怎么也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此时她开始反刍:想当初,你看我青春美年华,不择手段玩弄我;我为你:不惜代价献青春,如今为你杀了人,绳之以法进监牢。如今我得偿命了,你却逍遥在法外……

我要复仇第一刀,先斩意中人;再挥第二刀,狠心斩往日;再劈第三刀,屠尽负心人;自断一把刀,闭关锁心门。刀刀能断刀打断,从此不做痴情魂。张月华越想心越恨,越想越加恨连连,她情不自禁喊出声来:“连连你玩我!我要你也难快活……”

“怒从心头起,恶从胆边生。”第二天一早,张月华一纸提交省高人民法院“凶杀案由潘连连一手策划所成……”

潘连连很快就就被传进了拘留所,一面接受审查,一面公堂对质。经过几场会审,张月华的上诉虽然纯属子虚乌有、经不起两人面对面的公堂对质,败下阵来……

之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开庭审理,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认为:第一审判决,第二审判决裁定:证据确凿、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据此,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定,下达了执行死刑的命令……

东龙山“9.3”凶杀案虽经反复,但法律是尊严的,维持原判,验明正身,立即执行。凶杀案终于画上了神圣的句号。

但作为有血性的男人潘连连,你将婚恋当儿戏,玩弄两性,祸及两命,这难道不要受到良心上的责备吧!

一路走来,我变了很多,对事物不再执念,不再紧握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解脱。一路走来,我变了很多,对过去不再挂念,人这辈子最该珍惜的不是过去,而是当下。一路走来,我变了很多,学会了随缘和看淡。生活要做减法,简单快乐才会长久。一路走来,我们无法阻止万千,世界变幻万千。更无法调节世态的炎凉与温暖,但我们可以选择改变自己,用简单的方式回应世界万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