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喜欢与高手同行,与强者同在,与智者同学,与圣人为伍。我认为:只有与高手在一起才能把我的潜力激励出来;所以,我也不喜欢跟柔柔弱弱,扭扭妮妮的人一起同在。因为我觉得跟他们一起在消耗我的能量。我带他太累了……
——引子
依稀往事入重圆,客久相逢发已斑。
虽说日长无印象,却说人老绳尊严。
风疏苑里低吟后,月淡楼中半醉间。
世态何需多慷概,识时务者对青山。
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十六日,中国青年报第三版右上版发表了署名许维迪的文章——“许柏生拳打南山猛虎”,它以许柏生活生生的与虎斗争事实,淋漓尽致地将“英雄与庸人”,“勇者与懦夫”的两者不同人物形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顿时,全国各地的青年沸腾起来了,特别是大专院校的学生更是热烈讨论,认真学习。当时正在上大学的我,与全国青年一起以许柏生为人生楷模,做个时代的好青年!我更为有这样的乡亲、好友感到自豪!
一眨眼,一日千里的社会已经跨过了半个多世纪,我也从年轻小伙子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头了,打虎英雄今何在?我怀着思念的心情采访了他。
七月三日,我怀着人们传闻的地址,在浙中浦江县城东的浦江棉纺厂职工宿舍住宅里寻找,几经周折,终于在浦江棉纺厂职工宿舍找到了退休几十年的许柏生,“老乡见老乡,话语道不完”,咱俩紧紧地握着手,只见他:
耳聪眼明精神爽,说话洪钟记忆强。
手脚麻利行动快,英雄没减当年勇。
当他得知我专程去采访他当年打虎的英雄事迹时,他面带笑容、心安神泰、滔滔不絶地将打虎惊险的那一幕幕呈现在我的眼前:
六十年代初,那是中国人民按照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水利是农业我的命脉”的伟大指示。在全国各乡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建库如建仓,蓄水如蓄粮”的打造水库运动。浙中浦江小盆地的南山丽水源,利用其源头深、流水量大,天然的山峡等有利条件,经金华地委批准,建造小型水库——丽水源水库。
这年一入冬,浦江县委就组织以黄宅区区长黄罗明为主帅,潘宅乡党委书记潘绍贵为付主帅,水利专门学校毕业的张文斌为水利技术员等领导班子,立即号召全县人民“奋战一冬春,誓在明年春耕生产前筑好大坝,放水灌溉的设施,让广大农田收益的宏伟蓝图。”
于是这年一入冬,县委就召开县区乡三级干部会议,会议不仅阐明了水利的重要性,还规定了兴修水利是今冬明春的首要任务……
会议一结束各乡镇立即布置任务,落实政策,建立组织,发动全县男女劳力,千军万马轰轰烈烈地奔赴丽水源。一个声势浩大的建造丽水源水库运动就这样掀起来了。
在那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革命化年代,各级政府就组织全县各村的民工,以部队的编制,在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担任营长、教导员的带领下,带着粮食、被铺,驻扎在丽水源附近的村庄——五村、七村等,准备大干苦干一冬春,实现明年春耕生产前可蓄水的伟大号召。
丽水源水库就这样在声势浩大、轰轰烈烈、有条不紊,紧锣密鼓地施工中……
十一月初八,忙碌了一天的我,听到了收工军号吹响后,与众多的民工们一起挑着最后一担土上了大坝,然后带着自己的挑土工具轻轻松松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当我与众多的民工下到水库的大坝脚,一块刚从小溪里拖上来五六百斤的大石头挡住了人们的去路,来往行人必须绕过一个大弯子才能走到正道上回家。当我走到此处,发现了这块大石头后,年轻人心直口快,大胆妄为地说:“哎呀!这块大石头绊在路中央。也没有人敢抬它上大坝啊!这样转个弯多不方便啊?……”
此时正在为石头挡住了道路动脑筋的工地领导——水利技术员张文斌。一看我这小伙子出话了,就随声附和地说:“啊!许柏生,‘年纪十七八,松树连根拔’,有你这样魅力的人,你去找个好搭档,准能把石头给我抬到大坝上,您说要几天工分,我就开你几天工分以作奖励。”
在当时,年轻的我锋芒毕露、所向无敌,什么都不在话下。看了看大石头,抬头看看这个工地水利技术员,胸有成竹地笑了笑说:“工地领导,你说的话可当真吗?”
水利技术员看我有点心动了,就斩钉截铁地说:“许柏生,你这样也就少看我了吧?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话了,领导说话岂能儿戏,你果真有能耐那就显显你年轻人的功底吧!”
这一激战法策使我这个年轻人再也熬不住了,我想:一个年轻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更何况这是显示自己功底的时刻了,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才是青年人的魅力,于是我向左右看了看,寻找起搭档来了……
正好走来了同村的年轻人老赫,他与我年纪相仿佛。我立即拉住了他说:“老赫,来!做个搭档,咱俩把这块大石头抬上大坝,水利技术员说了工分可有几天的奖励啊!”
老赫左看右看这么大的石头,心里有点害怕,默默无言地站着看看我不说话。但我勇气十足地的鼓励他说:“年轻人要有点英雄气,拿出男子汉的气概来,不要被人家看作三刀不出血的烂货,鼓起勇气,别怕,有我呢!”
老赫见我如此有自信也不再示弱了,他勉强地点点头,水利技术员见我们有了抬石头的意向,立即拿来了绳索,两人在水利技术员的帮助下把石头落好绳索,套上抬竿,面对面地站立起来。谁知这大石头确实有点儿沉呢!起码也得有七八百斤,刚站起来绳索就发出哔哔哔的声音,好像随时都有绳索断裂的危险。刚一起步身子就摇晃起来,开不了几步头上就冒出豆大的汗珠,水利技术员见状立即给我俩找来了搭举(挑担时用于暂息或帮助稳步的用具)。此时我想起了年轻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可输不起啊!于是咬紧牙关,一步一个台阶,两人在吭吁、吭吁的号子声下,一步一步地往上抬,汗水随着台阶的步步升高,从头上挂到胸前,汇合胸前的汗珠往下流,水利技术员始终胆惊受怕地跟在后面,两人花了三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石头抬上了大坝!
此时始终紧跟在后面鼓劲的水利技术员,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年轻人,了不起,有能耐,胜过当年的鲁智深……”
此时我们俩才深深地叹了口气,用袖子擦擦额头上的汗珠,心满意足地拿到了几天的工分,两人说说笑笑、高高兴兴地往回走了。
我俩蹚过小溪,经过丽水村,沿着山脚的蜿蜒小路往家走,当走到离丽水村不到50米的地方,突然发现离路边不远的坟头窝里的树丛上,上百只鸟叽叽喳喳、跳上跳下很不安静。像似百鸟朝凤,更似有动物在骚扰,好奇心强的我,心想:这也奇了,此时本是百鸟归巢,清静休闲之时,为何此地上百只鸟儿聚集在一起,还如此不安吵闹,其中必有缘由。右手扎扎头,对!不管怎样,我用石头砸死它几只,带回家去,父子兄弟晚上也好打打牙祭。于是同老赫说,:“老哥,这么多鸟聚集在一起,用石头砸死它几只!带回家去打牙祭”说完就放下随身携带的工具,捡起一块石头奋力地边跑边向坟头窝砸去……
年轻人有着模仿性特强的特性,老赫看我行动了,笑了笑。同时也放下工具,随声附和地说:“对!,砸死它几只!”于是咱俩就边捡起田间石头边使劲地砸了过去,一连砸了五六块,鸟倒没有被砸着,可惊动了坟头窝里的一个野兽,它再也呆不住了,但听到有多人的口音又不敢出来伤人,只得借着草丛隐隐约约地往山上钻……
我一看,“野兽”,立即来了精神,对同伴说:“老赫,看!野兽!咱们抓野兽去,”两人立即拿起扁担,奋不顾身地追了上去。可那野兽看见我们去追它,不仅不怕,反而不慌不忙地朝过头来挑衅似的向我们俩看看,见我们在追它,像是引诱似的继续不慌不忙地走它自己的路。可我与老赫紧追不放,眼看着越追越近,终于发现这野兽有小牛似的那么大。老赫害怕地站住了,说:“老弟,这么大的野兽恐怕咱俩敌不过它,难以捕获,我想:我回村去多叫几个人来,你在这里看住它就是了……
“初生之犊不怕虎”,年轻力壮,力能胜任、从小就跟着父亲装弶捕野兽的我,从来也没有领教过野兽的厉害,对于老赫的害怕话不屑一顾,继续披荆斩棘,自顾自的一味追赶着那野兽。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可那野兽继续往上爬,越爬山越高,山越高丛丛荆棘就越多,那野兽像是故意跟我左转右旋、躲躲闪闪地捉起了迷藏。我也千方百计地寻找着机会想靠近它,可也不知咋的,我稍不留意,这野兽突然不见了!这下我心里发慌了,如果真的不见了野兽,跟踪野兽这么长路程不是白费劲了吗?更何况老赫去村里叫人了呢?我站着看了看,看四周一丛丛荆棘静静地耸立着,没有发现蛛丝马迹野兽的迹象,我想这如何是好……
突然灵机一动:对!山上不是有的是石块吗?用石头砸周围的荆棘,不愁砸不到你,更不怕你不出来。于是我捡起拳头大的石块,一丛一块狠命地朝那些荆棘丛砸过去,一连砸了五块,毫无反应。当我朝第六丛荆棘砸第六块石头时。离我四五米处,躲在荆棘中的那动物也许又饥又渴,受外力的惊动再也忍不住了。瞄准机会,忽然间狂风撼竹,一声狂啸,声震长空,一只色彩斑斓的老虎从荆棘中一跃而起,和身望上泰山压顶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我定睛一看:“虎”!立时浑身冷汗都冒出来了。说时迟,那时快,见老虎向我扑来,我身子一闪,用右手狠命一推,将老虎推向一边。老虎见扑不到人,便把前爪搭在地上,吼了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地动山摇。紧接着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我躲闪不及,身子一歪,右手臂立时被老虎咬住,钢刃似的利爪从我的鼻梁一直划到胸膛,扯破了棉袍,在这生死交关之时,说时迟、那时快,我立即用左手一把托住老虎的喉咙,将老虎的头举了起来,人虎对立地站立着。脸上的鲜血涌泉般的往下流,那老虎急要挣扎,可怎么也使不上劲,被我使劲揪住的喉咙那肯放半点儿松寛,老虎再也无法动口了。此时我深感人单力薄,多么想有人来助我一臂之力啊!我以愤怒的吼声:“老赫,老赫……”
可就是听不到人的回应,只听到山峦中发出几声“嗡嗡”的反响。眼看着老虎瞪着眼睛动荡不得了,于是我又鼓起了劲使出了浑身解数,狠命地掐住老虎喉咙,老虎终于白着眼睛开始松口了,右手已感到咬得不那么疼了。这时我喘了口气,咬紧牙关死命的第三次更凶猛地掐住老虎喉咙时,老虎终于翻着白眼,张开了口,我终于从老虎嘴里取出血肉模糊的右手。同时老虎也翻身倒向一边,我两只手就势把老虎的顶花皮疙瘩揪住。此时我感到右手已经麻木,怎么也使不上劲。我只得让右手紧紧揪住顶花皮,偷出左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力气只顾打,打了四五十拳头,眼看老虎一动也不动了。于是我想。这下总该差不多了吧!我就站直身子深深地喘了口气,然后就拎起两条后腿搭在肩上,拖着老虎摇摇晃晃地走下山来。
我拖着老虎走了十几米,突然面前出现了一条两米多宽的山涧拦住了去路。我站了下来思考怎样背着老虎跨过山涧去!突然头落地的老虎好似动了一下。嘴里发出来“嗷-呜-”的吼声。这突如其来的声音使我魂飞魄散,毛发直竖,说时迟,那时快,我不顾一切地抓起两只后腿使出平身力气,将老虎狠狠地甩过山涧,足有丈把远。我看着老虎一动不动,深深地叹了口气,静下心来仔细观察。见虎确实毫无动静。他就在附近捡起一块石头,悄悄地摸到虎的身边,说时迟那时快,右手狠命地抓住顶花皮,左手举起石头狠命地朝老虎头上砸了二、三十下,直砸得老虎鼻子流出了血。此时我记得父亲曾经说过:老虎鼻子流出了血才是真正的死了。于是我就重新顽强地背起老虎一步一挨地下得山来。
当我迈下山岗,刚好走上了回家的路上,老赫慢慢腾腾、吃饱了饭,单身一人过来了,我顿时来了气,高声地说:“你啊,你啊!以回村去叫人为名,临阵走脱,毫无伙伴患难之情,现在又一个人来了,要不是我有两下子,早就成了老虎的腹中餐了……”
老赫看着我身背老虎,自己既没有同伙伴风雨同舟,更没有叫来村里人,羞愧得一声不响地低下了头,默默无闻地跟在我的屁股后头悄悄地回村了。
当我背着老虎进了村,村里立即沸腾起来了,男女老小立即闻声赶到我家来围观老虎,不一会,邻近乡村的乡亲们像看戏文似的串流不休的前来我家观虎。把咱家屋里屋外挤得水泄不通,但人们还是往屋里挤,不看到老虎决不罢休……
当晚我的家成了村里村外人围观老虎的场所,人们边看边赞扬我力大过人,是个了不起的小伙子……
事后,我在父亲的陪同下上潘宅卫生所进行受医、包扎,医护人员获悉我这个为打虎而受伤的英雄时,不仅满口夸奖,百般优惠,免费包扎,可惜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只有磺胺结晶这个消炎的良药。但医生对我的伤口不仅认真消毒,仔细包扎,而且替我包扎好伤口以后,另赠几包磺胺结晶,几片消炎药,以资对我打虎英雄的鼓励……
这特大喜讯很快地传到县里,打虎后的第三天,县府主要领导专程把我这个打虎英雄接到县里,在当时的县府食堂里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参加的有县政府的主要领导、报社、广播等有关新闻媒体,会上我介绍了孤胆英勇打虎的经过……
县府主要领导不仅紧紧地与我握手,还表扬了我,号召全县人民发扬我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与虎英勇搏斗的精神……
于是广播、浦江日报、金华日报……直至后来的中国青年报,大会小会都与我这个“许柏生的打虎精神”挂上了钩。特别是水库附近的南山脚一带,村村墙上都画上了“许柏生拳打南山猛虎”的宣传画,下面配上“学习许柏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打虎精神,尽快地建好丽水源水库”的大幅墙头标语……
第二年12月份征兵时,我这个打虎英雄就成了海、陆、空三军带兵人的抢手货,他们都想方设法要到我这个人。后来根据当时兵种征收条件与有关兵种的具体规定,经过层层考核,我终于心满意足地被6541部队(二十军)的带兵的同志接收了……
临走的那天,我胸戴“参军光荣”的大红花,在村干部敲锣打鼓的簇拥下,昂首跨步在村道上,村民们闻知我从军要离村了,纷纷涌出家门不仅夹道欢送;而且一些长者拉着我的手,谆谆告诫:“小伙子,你走对了路,要一直勇敢地往前走,为自己开辟一道至高无上的大路,你是我们全村人的希望啊……”
我怀着全村人的重托,满腔希望地从武上路了。谁知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一到部队,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已经结束,文化大革命滚滚而来,部队根据当时形势的需求,立即投入支左运动,没日没夜地下农村,进工厂,支持左派,声援革命群众,忙得不可开交……
一眨眼,在部队忙忙碌碌地支左了五个年头,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变化,根据二十军当时的形势,我再也不能在此地 建功显赫了。根据上级的指示,当时的形势我也该到退伍复原的时候了。
于是,我根据6541部队的实际情况只得执行了退伍的命令,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匆匆忙忙地退伍复原到家乡。由县政府对我们这些退伍军人统一安置就业。我被安置在国营浦江棉纺厂保卫科,成了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的勇士……
一丛弱冠浪天涯,注定萍漂举处家。
霍霍空磨三尺剑,孜孜忙剪一园花。
朝迫旭日升穹碧,晚爱斜阳映彩霞。
习以为常便无畏,峥嵘岁月定奇葩。
正如席梦蓉所说的:“如果你无法成为山顶上的一棵青松,那就做山谷中的一丛灌木,但一定要做溪边最好的一丛小灌木。如果你还成不了小灌木。那就做道路边的一棵小草吧?让道路因你而更有生气;如果你成不了海洋中的大梭鱼,那你就做一条鲈鱼,但一定要做湖里那条最有生气的鲈鱼;我们不可能都做船长,必须要有人做船员;不管怎样,总会有我们做的一些事情,有大事,也有小事,我们要做的就是眼前的事。如果你成不了大道,那就做一条小径;如果成不了太阳,那就做一颗小星星。成功还是失败,并不取决于你所做的事情大小。让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