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许照煦的头像

许照煦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3/04
分享

姐妹情深自有缘

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南墙。能点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说教,而是磨难。成年人只能筛选,不能教育。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吃亏和吃饭一样,吃多了自然会成长……

——莫言

“许老太住院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许老太的左邻右居、亲朋好友。她们七嘴八舌地纷纷议论:许老太一向身体硬朗,精神焕发,家里家外,勤劳能干,从来没听说得过什么病,甚至连咳嗽感冒也很少患过……

就是那“挖娘眼睛乌珠”的女儿,有了老公不认娘,一心思想谋家产。如今不知娘死活的女儿为了争遗产,不顾老母抚养成长的艰辛,竟不择手段,耍出了她的伎俩——恶语伤人……”

……

许老太确实是在女儿的百般挖苦、讥讽打击、严厉刺激后中风脑出血的。人们听后心中愤愤责怪其女儿:

不择手段争遗产,百般手段都用上。

竟翻过去陈烂帐,心中要钱哪有娘?

许老太出生在离徐村三里地的许家,(因为当初封建思想有“人卖名不卖,牛卖绳不卖”典故,所以人们也不知道她的真实名字,只凭年龄来作称呼,故称其为许老太)许家是大富大贵之家,一向以文明礼仪、施舍他人、远近闻名的规矩人家,许老太也就是这样家庭的大家闺秀了。许老太姑娘时美貌非凡,闻名县里。来求亲、做媒的也可以说是踏破门槛了吧!但许家历来都看重知识,尊重文化,羡慕徐村的徐秀眉清目秀、一表人才、知文识字的教书先生。就把女儿许给了他。

自从许老太嫁到徐村(徐秀的父亲早逝)徐家母子媳三人倒是过上了几天平稳日子,享受了人间的清福。不久,许老太就挺起大肚子,全家人都沉浸在添丁加喜、抱儿孙的喜悦中。谁知在三反五反运动中受地委的法官季鸿业案例的株连,上级领导已经向校长吹了风,校长处处关注着他,加上徐秀高傲自大、不识时务。最后以家庭成分地主,“本人又不思改造、不听从党的领导为由”,被清理回家。

一向读书从文,手无缚鸡之力的徐秀,回家后既不会种田,更不会锄地,加上“清理回家”不光彩的坏名声,徐秀又羞又怒,在家里躲了一阵子后,想想自己实在没有办法,就铤而走险,竟不顾一切地流落到革命老区江西自找门路去了。

由于徐秀对现实生活难以接受,所以流落到江西井冈山一带,与一些同病相怜的人厮混在一起,他们说的共同点是对现实社会不满,导的是人民生活穷困。由于这些人惺惺惜惺惺,同味相吸引,很快地亲密起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人很快地在井冈山地区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组织——反动的流氓组织。

谁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群众的警惕性挺高的,他们早已看出了这些人鬼鬼祟祟,图谋不轨,早已给这些人布下了天罗地网。谁知这一小撮流氓团伙他们虽有賊心,却没有贼胆,正当这些人鬼鬼祟祟,贼头贼脑,蠢蠢欲动破坏电话电线之时,就被当地群众举报。

井冈山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果断地采取相应的革命行动,将这窝流氓团伙一个不漏地循之以法……

经过公安机关认真调查取证:徐秀家庭地主成分,社会关系复杂,加上自己又是教师队伍中清理回家的坏分子,证据确实后,茨坪公安局判取徐秀20年的重刑,并遣送回浙江,在临平劳改农场服刑……

在这残酷生活的变幻中,许老太感触非凡、思绪万千。当她生下女儿时,给家庭增添的不是欢乐,喜悦,而是给她与家庭带来是累赘——思想上、生活上的沉重负担。此时许老太不但要参加互助组生产劳动,还要照顾刚出生的孩子的抚养。

在那度日如年、日夜熬煎的日子里,年轻漂亮的许老太在外界婚姻自由,与家庭划清界线阶级政策煽动下,思绪万千,身在曹营心在汉,脚踏两只船,随时都有可能弃家抛女去嫁人的因素……

这一切能耐、慈善的婆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心想:如果媳妇走了,这个家就散了。为了稳住媳妇撑起这个家,她采用了“反客为主”计。婆婆深深地感到没有媳妇,孙女也没了,这个家就完了。所以她一反常态:真正颠倒了婆媳关系,婆婆对媳妇不仅百依百顺,而且只要媳妇说得出口,她都会想办法满足她;有好吃的先让给媳妇端;有好穿的先给媳妇买;甚至连媳妇还没有想到的婆婆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急着替媳妇办了。一切都照着媳妇的意思做;在亲朋好友、左邻右居面前都夸媳妇能干、贤惠,说的媳妇无话可说。

婆婆的这一招果然灵,不仅深深感动了的媳妇。为了感恩婆婆媳妇软下心来;而且打消了改嫁的念头。就这样许老太白天跟社员一起参加互助组劳动攒工分,晚上婆媳孙女三代人在婆婆的爱抚下同睡一张床,集中精力开发女儿的智力,所以女儿从小就通情达理的良好教育……

一个女人就这样成了一家三口生活的顶梁柱,以自己的青春年华的牺牲来换取一家老小的勉强生活。

岁月飞速不留情,一晃就是七八年,伶俐乖巧的小女儿随母之意,长得俊俏可爱逗人喜欢,很快就上学了。这不仅给祖孙三人带来了极大的欢乐,满腔的希望,更是将全家人的希望奇托在女儿身上。

此时,女儿天真无邪的心灵里突然出现一个念头,拉着母亲的手问:“妈,人家人人有父亲,我为什么只有母亲,不见父亲啊?”

许老太在母亲的帮衬下,以好言相劝:“父亲在很远的地方工作,来去很不方便,过几年就能回来见你了……”年幼的女儿就这样在母亲的瞒天过海计暂时蒙住了。

谁知学校里聪颖过人脑子灵的女儿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胆识过人,样样事情有超群之作,在班上冒出了尖,在同学的欢声笑语中竟成了班上的佳佳者,但年年就是评不上三好学生。

母亲获悉后既安慰又逢迎:“乖孩子,老师家访时跟我说了,只要您好好学习,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总有一天会奖励给您的,可年复一年,始终得不到老师的奖励。但慈爱的母亲始终教育孩子向好的同学看齐,与好的同学相比你还有差距为由,来掩盖家中难以弥补的缺陷。这虽在女儿幼小的心灵里烙下了卑鄙感,但也总算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了。

岁月如梭,女儿很快初中毕业了,风华正茂的女儿虽门门功课优秀,因父亲的监狱服刑不能再升学了。眼看着女儿呆在家里,促使母亲陷入无法解释的困境,母亲只得抚摸着女儿的脸蛋暗暗流泪……

天无绝人之路。转眼间:女儿十八变,美貌如天仙,人见人就爱,青年见了呆,女儿铜钱香的时机出现了。

桃花盛开在人间,芬芳四溢惹人恋。

清新妩媚娇而艳,让人留恋又往返。

一时寂寞不大敢进坏分子家属许老太家门的人们,此时却时来运转,门庭闹市。人们见女儿闲在家里眼就红了,整天媒人络绎不绝、青年小伙子川流不息。生产队长看许老太家缺少劳力,要是有一个年轻小伙子才能稳住这个家,于是就给她家引荐了邻村一户张姓人家,在哪火红的年代,小伙子凭着根正苗红出生好的优势,闯进了许老太家的生活圈。小伙子经常以种种借口起早摸黑。勤勤恳恳来帮助她家:

今天耕种自留地、明天送柴又送米。

起早摸黑来帮忙,小恩小惠都使遍。

千方百计的向许老太家靠拢,人在最困难的时候受人恩惠是最感人最动人的,更何况许老太是个大家闺秀的明白人,经受不起对方的小恩小惠,自然更知道对方这样来的目的图的是啥?为图报恩,就不顾女儿同意不同意,更没有考虑女儿的意愿、前程。为图眼前利益把才十八岁的黄花闺女许给了一字不识的张家儿子。

的确,那几年在张家小伙子的无私援助下,许老太的家庭生活、精神面貌都起了不可估量的好转,特别在外界人看起来已到了欣欣向荣的地步。在都是凭着女儿身价的显示的结果,全家人才过上了几年舒心的日子。

不久,刚好服刑20年的徐秀也刑满回到了这个既陌生又亲热的家。破镜重圆 、合家团聚了,全家人总算又过上了平稳的日子。

此时年已古稀的徐秀母亲为儿子撑了一辈子的家,现在看到儿子回家了,也算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她深深地叹了口气,终于如愿以偿了。她把儿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秀儿啊!我为你撑了一辈子的这个家,你现在终于回来了,后继有人了,不需要我这把老骨头了,现在我就把这个圆满的家交给你了,以后的日子就全看你的了”。

徐秀看着白发苍苍的母亲,含泪感激不尽地轻轻说:“母亲,孩儿不孝,犯上了王法,让你老愁心愁事愁到老!实在对不起。我终于回来了,在今后的日子里,有我在,你就放心吧?我会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的……”

第二年春天,身经酸甜苦辣的母亲,看着已经长大的儿子也可以放心了,就闭上了眼睛,离开了人世。

此时,徐秀夫妻俩发奋努力,不仅生活上丰衣足食、年年有余,而且经受生活的锻炼,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和谐的生活又使许老太家又增添了一个女儿。也许是徐秀改造成新人新风貌吧,徐秀不仅把女儿视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护,而且在智商上尽早,尽情地开发,辅导,促使小女儿从小就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智力得到及时的开发,并接受到父辈知识的熏陶……

钿合钗分信未真,如磐夜气压轻尘。

书生不作名山想,好掷黄金买美人。

历史的车轮飞速转动到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乡村到处呈现出发家致富的新气象。原来生产队的仓库也没有用了,队里要变卖掉生产队的财产为村办点公益事业。当时徐秀认为:原来的两间旧房夹在人家的整座房子中间,既无法升高,更无法拆建更新,虽已不合潮流了,但也无法变幻。必须寻找新的宅基,有卓绝远见的徐秀以五千元钱的低价买下生产队的当时不值钱的两间仓库房。并想:仓库房的前面有广宽的晒谷场,后面是生产队的大片土地,即使以后自己不在,也为下一代积点德行,让女儿的将来在这里拆、建住房,环境幽雅美观,要比旧房漂亮得多。具有远见的徐秀果然不出他所料……

身寒方晓健康重,岁晚才晓神采悠。

一生经历告诫我,遇事清醒才牢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县城不断地向四周扩建,许多原来不值钱的地皮随着县城扩建立即飙升起来。一转眼过了十几年,小女孩已经考上浙江医科大学了。可徐秀气喘咳嗽老毛病越来越严重,有时甚至咳出血来。凭着田野间的草药,当地医院的治疗根本无济于事。许老太多次催徐秀上大医院看医生,可徐秀总是说:“年纪大了,有点病是平常事,无需大惊小怪 。后来实在痛得熬不住了,在许老太的搀扶下才去了杭州浙二大医院看医生。

大医院一检查,使许老太吓得魂不附体,原来徐秀得的是绝症,徐老太含着眼泪不知如何是好。徐秀爽朗的对夫人说:“不要害怕,更不要悲伤,生死是人新存代谢的自然规律,是件平常的事,自古人生谁无死,关键是安排好我们的后事,不要再让下一代糊里糊涂重演我们那时的悲剧了,回家去安排好咱们想到的事,要尽量想得周全些,然后再过我们的安心日子吧!”

于是夫妻俩一回到家,一面改善生活,一面把亲朋好友、女儿、女婿请了来。亲友们闻讯徐秀得了绝症,都想来听听这位识文知字徐秀的高论,大家百忙都放下手中的活儿赶来了。

徐秀看大家都来了,就对着大家的面畅谈了自己的遗愿:“在座的亲朋好友,我的一生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成了社会绊脚石,自找苦吃、多灾多难,给家带来不宁,给妻女老母带来不幸、给亲朋好友带来不安,实在对不起,难为大家了。我一生没有什么遗产,唯一的遗愿是妻子陪我一生,尝尽了酸甜苦辣,这两间旧房就留给她住过老,然后由她处置;我新买生产队的两间仓库房就 給小女儿,日后她医大毕业后由她自己拆建,也能过上平稳的日子……”

徐秀的遗愿公布以后,大女儿一想:根据当前的房价,两间仓库房能值几元钱?况且这两间仓库房冷落在村边田野间,既不近公路,更没有近市场,也发不了财,况且我已经出嫁了也难张嘴。所以就顺水推舟,不再为这两间仓库去理论了。既然大家都没有分歧,徐秀的遗愿大家就这样顺利地签字默认了……

不久,徐秀的病情随着时间的延长慢慢加剧、恶化,最后在疾病的折磨下也就很快的离开了人世……

弹指一挥咒逝川,风尘荏苒有几年。

改革促使九州变,神州大地换新颜。

几年以后,小女儿医大毕业了,并进入武义县人民医院当上了医生。为了让母亲安享晚年。小女儿与母亲正商量着着手把两间仓库房拆掉,建成适合现代化时髦,新式的别墅……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民经济日夜腾飞,县城范围不断扩大。徐村已成为浦南街道中的主要一段,30多米宽柏油路从仓库房屋后穿插而过,这一带的地皮一跃成了黄金地带,房价急剧上升,有人竟以几十万的高价来买这两间仓库房地皮。这一巨变轰动了半边天,大女儿闻讯后,心态再也无法平衡了,她三天两头的向母亲求情,要求母亲看在当初母女同甘苦、共患难的困难时期的面上,对父亲的遗愿作些修改。母亲都以父命难违为由推辞了,说到实在没法解释时,母亲坦率的说:“女儿啊!如果你一定要房子,那等我过辈后,这两间旧房就归你吧!这是您父亲留给我的,我自己也就有自主权……”

但大女儿在外界开发商对这块地皮的轰动下,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肯如此罢休,一直纠缠不休……

世人维重名情利,贪得无厌生妒忌。

争名夺利惹闲气,害己害人伤自己。

星期天,小女孩休假回家看望母亲,闻讯后的大女儿立即赶来了,一进门就拉住母亲,要挟母亲对父亲的的遗嘱问题表个态、作个了断。

母亲再三解释,我实在无能篡改父亲在亲朋好友、大庭广众面前立下的遗愿啊!况且这遗愿在所有亲朋好友面前宣布后,人人无异议,现在父亲去世后,已成了遗嘱。今天叫我怎能改动呢……

此时大女儿再也忍不住了,瞪着大眼睛,嘴巴撅起寸把长,逼迫着对母亲说:“母亲,你难道真的铁了心了?”

许老太说:“这是我的真心话,我不能说没有良心的话啊!”

大女儿接着母亲的话茬:“母亲,良心,哈哈!良心值多少钱?当初你落难的时候,以我的身价来解脱你的困境,把我嫁给一个目不识丁的蛮汉,那时候你良心何在啊?你可知道女儿的一生会幸福吗?……”

苦难的往事使许老太百感交集,昔日的往事像电影似的在脑海中映现,那艰难的岁月使她痛苦万分,只见她紧皱双眉、心如油煎,脸色慢慢的由白变红、由红变紫、由紫变青“哎呀”一声跌倒在家中的沙发上……

“快!救护车!救护车!……“小女儿立即拨打“120”。

……

在急诊室里主治医生对许老太进行了一番观察、检查,然后回到办公室。与专家进行会诊。然后,主治医生走了出来,轻声的说:“谁是老奶奶的亲人?”

小女儿看了看姐姐,见她低着头、毫无反应,她就勇敢的迎了上去,理直气壮的说:“医生,她是我妈,我就是她女儿!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姐姐看了看妹妹,仍然默不作声。

医生直截了当的说:“你们的母亲由于过度刺激,血压剧升后中风引起脑溢血,必须立即动手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同意动手术立即签字。”

姐姐紧接着说:“医生,动手术要多少钱?”

医生轻松的说:“那起码也得几十万啊?”

大女儿听了医生的话,轻轻的对妹妹说:“好哎!现在是你们该享受遗产的时候了吧!……”边说边悄悄地逃离了医院。

小女儿也顾不及姐姐的啰嗦立即走了上去,勇敢的说:“医生,我签字,立即动手术!”

……

五个小时的手术后,母亲随着手术的成功,随着手术车缓缓地出来了。母亲奄奄一息地被送进“爱心”病房里。每天定时下午四点钟开放一小时,让亲人见见面。

小女儿首次进入爱心病房,只见可怜兮兮的母亲闭着眼睛,静静地,毫无反应的躺在“爱心”病床上,身上绑着牵引装置,各种管子插在她身上,有些是注射,有些是抽取,电子节拍器和软管调节她呼吸和其他循环的速率。它们发出“滴滴嘟嘟”的声操控着她——那虚弱的身体就像一块任由海水浸泡的海绵……

旁边坐着一位慈善的监护医生,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母亲的秋毫动静,并认真、仔细的、记录着母亲病态的点滴变化……

当小女儿含泪走近母亲身边时,监护医生用手势告诉探望者说话小声,别影响病人情绪。小女儿看了看安详躺着的母亲,然后双手紧握着母亲的手,嘴巴凑近母亲的耳朵,轻轻地说:“妈妈!您别难受,您是我唯一的亲人,不管您的情况怎么样,我都会永远陪伴在您的身边,让您平平安安、舒舒服服地度过你当前的难关……

小女儿看望了母亲后,特地走访了手术医生,手术医生告诉她:“你的母亲如果在爱心病房里病情稳定了,那就立即转到重症病房来,我会与神经科主任联系好的,因为爱心病房里的费用过于重一点,这样你的开支就会减轻了……”

小女儿十分激动地握住手术医生的手说:“谢谢医生的开导,我们尽量早点离开爱心病房民,回到重症病房,可以时时请教你!”

医生接着说:“姑娘,请教倒是小事,关键是爱心病房开支大,为你们的经济着想而这样考虑的。”

小女有一次紧紧地握住手术医师的手,又千谢万谢了一番后,才离开了手术医生。此时,她想起了姐姐,姐妹情深自有缘,与母亲产生矛盾主要原因还不是为了我吗?我们毕竟是亲姐妹,解铃还得系铃人,我必须亲临姐姐家,解除当前的主要矛盾,如果连亲姐妹都不认了,叫我以后如何做人……

小女儿立马上来自己的车,驾车出了医院向姐姐家驶去,一路上她想的是如何挽回这个不和的残局,与姐姐重归于好。正沉思姐妹的纠葛中,不知不觉一会儿就到了姐姐家门前的晒场上,她在姐姐家前晒场上停下车,走下车来。

大女儿一看妹妹赶来了,心想:不对,妹妹准是来吵架了。别理他,先采用了以守再攻的策略,看你怎么下手,于是她坐在漆桌边的椅子上,一手举着头闷声不响,等待着妹妹的出击。

谁知妹妹轻轻地走到姐姐身边,双眼含着热泪轻轻地叫了一声:“姐!姐妹情深自有缘,看在咱们姐妹的份上,你就可怜可怜小妹吧,我们总共姐妹俩,如果咱们俩都闹起了矛盾,老死不相往来,我们的良心上能过得去吗?我们的心能安吗?特别是左邻右居看起咱们来像样吗?”

大女儿抬起头来,虎着脸,义愤填膺,没好口气地说:“这是你们享受遗产的时候了,还跑到我这里来干什么啊?”

小女儿平心静气地说:“姐姐,我在在母亲面前曾三番五次地解劝,这些事情由我们姐妹俩来解决,可母亲是死捧父亲的遗嘱为圣旨,几经纠结一时思想转不过弯来,就是听不进去啊?那是母亲的老顽固……

姐姐,不管你怎么说我们总是姐妹,你给我通过气了吗?这房子是给咱们住的,现在是我们年轻人的天下,是我们说了算的时候,如果你与交往我毫无商量余地,这就是我的不是啦,到那时再恨我骂我也来得及吧?”

大女儿一听妹妹说的话也挺有道理,以前我是一直与母亲纠缠,从来都没有考虑到产生矛盾的根源。于是就站了起来,用缓和的口气说:“妹妹,我平时也是这样想的,就我们姐妹俩,有什么事情不好商量啊!这也许是母亲的封建顽固思想促使姐妹俩一时难以相互理解所产生的矛盾吧……”

妹妹见姐姐的思想终于开窍了,心情愉悦,欢快地说:“姐姐,我是上过高等学府的,不仅知识丰富而且见多识广,这个已经比你幸运了,其次我们夫妻俩都是国家工作人员,这方面又比你高一筹……”

大女儿立即抢着说:“妹妹,我也知道你不仅见多识广,而且生活条件又好,有些事情是不会斤斤计较的……”

妹妹接过话题说:“姐姐,只要咱们姐妹俩同心协力孝敬母亲,让母亲欢乐幸福地度过余生,咱们姐妹俩有什么事情不好商量呢……”

大女儿听了妹妹通情达理的话语,笑眯眯地说:“有妹妹这句话,姐姐的心里就一千个,一万个放心了!既然我们的心想到一起了,妹妹,接下去咱们该怎么办?”

妹妹说:“刚来时,我已经与手术医生交谈过,待母亲的病情稳定了,我们就从爱心病房里转到重症病房。然后随着母亲病情的好转,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转到普通病房,直至病好出院”

姐姐说:“母亲现在的病情稳定了没有,接下去我们又该怎么办啊?你得有个主张啊?”

妹妹说:“我想明天我们再去观察一天,如果没有特殊反应,我们就转到神经科,一切我会去跟医生打交道的。”

姐姐说:“有你这个内行的,母亲在医院我就不发愁了……”

妹妹说:“我是有工资的,医院里母亲的一切医药费,咱们的生活费开支由我来负责,所以,姐姐咱们先安排好你的家务事,明天早上我们上医院跟院方联系再做具体决定……”

姐姐听了妹妹这样慷慨的话语,心里已有几分高兴,就爽快地说:“既然妹妹有这样高的姿态,那咱们就把家务事做好吧?”

于是姐姐在妹妹的帮助下,连忙收拾好家务事,并对儿女作了交代:“阳阳,明天我要去医院照顾外婆了,现在我就跟小姨走了,家里的事只得叫你父亲辛苦一下了……”

然后心情愉悦地跟着妹妹上了车,姐妹俩高高兴兴地准备着上医院护理母亲去了。

确实:人生在世,你想得开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你在意什么?什么就回来折磨你。你计较什么?什么就会来困扰你。人这辈子就算天大的事,只要顺其自然,也不过如此。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你太较真。你之所以迷茫,是因为太计较得失了。你记住失去东隅,收之桑榆。把希望值降低,把依赖值减少,你就会过得更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