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应磐安县作协之邀,我打着寻找疗养、养身的小算盘,采访了磐安的灵江源森林公园。
久闻磐安,休闲养生的好处所,人们朝思暮想的休闲地。当我们的采风车载着20余位文友驶进磐安,青山相随、绿水为伴、山移水转之间让人忘却了诸般烦扰。文友们您吟我唱、兴致异常地走进这片热土。
灵江源森林公园东至利壁自然村,南至大坑村口,北至灵峰天池北侧,西至西天寺遗址。平均海拔高度在750 米左右,核心景区占地面积150多公顷。四周群山环抱,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原始绿色的避暑休闲胜地。
走进灵江源森林公园,溪流潺潺的流水声立即吸引了我们。我们溯溪而上,这里的道弯弯曲曲,却别有一番味道:路两旁是疏密有致的鹅卵石,中间铺着平坦的石板,小路干干净净既不打滑,更没有一丝多余的灰尘。我与文友们边赏边聊,漫步前移,突然树丛间冒出了浴花潭,它以边上的桃花而得名。春日里桃花盛开,一阵风、一阵雨、桃花飘零,潭面上遍是那浅红色的桃花瓣儿该是何等诱人,所以名曰浴花潭。惜于时令,我们难见着此番美景,但记着其名,俯身掬一口潭水,我们还似乎能闻到桃花的香来;桃花早已不在,这般仪态的错乱究意如何?因这潭名、因这潭水、因这桃林杂树营就的潭?站在潭边我们不由四处搜索……
塘边各种天然植被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猕猴桃长在了木槿身上;莲木架上了杜鹃,分不清谁是谁。它们生怕潭水太娇嫩,搭成一个窝,为潭水遮风避雨……
慢步拾级而上,山中溪流狡黠,它偶尔出现,偶尔遁行,与游人玩着迷藏。将游人一路诱引到离入口处大约1200米左右的灵江源头深处——卧龙潭。它藏在溪流的那一头,水面丈宽有余,阳光隔着密挤的树叶洒落下来,映照到水面上波光粼粼、凉意沁人。在这儿我们稍坐片刻,酷暑炙热便会顿时消散,倦意也会瞬时驱除。
“空山不见人,但闻溪水响。”灵江源的溪流很有特点,它隐于溪沟之中,或藏于密林疏竹之下,或坦于小路小径之旁,总会在不经意之中给人惊诧之感。缓缓向前,不小心透过树丛,猛见一道悬崖峭壁,白花花的水从上游冲泻到下游的岩石上,飞沾起朵朵水花,这就是神龟瀑,此瀑为灵江源景区迎客的第一瀑布,高30余米,只见龟横卧于溪涧之中,翘头摆尾,四肢形体颇有几分神似,再见那水从龟侧身倾泻而过,它便因此多了几分灵气。继续往前,满眼绿色、空气清新、让人忍不住多吸几口。您正陶醉之间,突然一棵多情的老树斜倚横阻着整个路面,她像派出的使者,盛情地邀请您到七折瀑一享清凉。七折瀑是灵江源中最具特色的一段瀑布。它有七道长短不一的瀑布相连而成。地势相对较为和缓,这水缓缓地流淌在光滑如砥的溪道上,形如“白练”、声如夜曲、伴着溪流的起伏变幻着、变奏着,让人禁不住有一种亲近她的冲动,我们跑热了,毫无顾忌的仰卧在这“白练”之中,任由这水满拂,任由这身逐流,使人感到何等惬意……
“瀑在脚下流,人在边上走。”灵江源的瀑布变幻多端、姿态各异。我们在这里又领略另一种神奇。中午时分我们担心阳光的强烈热得我们会受不了,我们循道穿过浓荫遮蔽之下,阵阵凉风、迎面扑来,连额头上的汗也不复存在。这山养人啊!奥妙却在这山间的小溪里,这山溪水啊,原都涵于山体之内,吸吮着大山的清凉,浸润这森林的给养;天热了缓缓的释放出涓涓的、幽幽的透着沁人地凉气,成了一方宜人的小气候。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
黄鹤之飞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蹚过了瀑布群较为集中的爬瀑区,山势陡然立起,不由人缓过神来,您便已步入危险境地——千仞绝壁,巉岩突兀,即便那猿猴身临其境也恐只能“望崖兴叹。”景区的匠心在此表露的淋漓尽致,他们在这千仞绝壁上,悬空修起了一条栈道。栈道钢筋深入山体1.5米,外挑1.3米。它蜿蜒盘旋在山腰峰际,孤悬半空。远远看去山腰上像系着一细条长带,走近了方知是栈道,环着山谷。四下里鸦雀无声,一切琐细都被大山吸纳,寂静中,隐藏着何等能量。栈道旁倚着许多长势奇特的树:有的像迎客松,在悬崖峭壁欢迎您的到来;但有一绝壁耸峙的溪沟里有一棵树让人震撼,它自谷底贴着崖壁挺拔而上,长得像漏斗,高达数十米,上粗下细、枝干虬劲,树叶茂盛,长的很精神。可谁知它的根并没有入土,仅仅几根树根就零乱地显露在谷底的乱石堆里,可见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界的魅力……
郑板桥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岂不正是它的写照。栈道顺着曲曲盘盘的绝壁如履平地,站在栈道上可俯瞰脚下是碧涛翻滚的林海松阵,头顶垂悬欲倾的绝壁险峰;远处群山连绵,天际浮云如絮,顶上天空湛蓝,让人有一种飘飘欲仙的幻觉。自古美景险中求,我们顺着栈道盘绕渐趋紧凑,一行一徘徊,山体收小,视野却陡然地开阔,一望无际、云海茫茫,原来登上了灵江源森林公园的绝顶,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环顾四周,晨观日出红绡,夕阳日落熔金。磐安起伏山峦尽收眼底。更奇的是它有“春江暖水鸭先知。”季节变换它先发。奇观美景难抒尽,疑是神仙掌此崖:春来草木齐萌发,山花烂漫百花发。百鸟产蛋孵后代,欣欣向荣添色彩。夏来满山绿油油,万物茁壮争上游。云海翻滚似浪涛,神仙到此也逍遥。秋霜红叶满山岗,野果累累喷喷香。天高气爽游人多,尝果赏景忘回返。冬来雪飘满山岗,动物归巢避风寒。山舞银蛇逞威严,胜似北国美风光……
望着南归的大雁,我们才想起该返回的时候了,于是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绝顶。沿着石阶钻出林海,舒畅来到山脚下,远远发现了村口的奇观。
原来这村口有一石房,房子的后墙嵌着一块大石头,巨石伸入房中,石下放一八仙桌,夏季在此用餐凉快异常,所以人称石屋。在平地少有的地方造房子,不是平整土地,而是利用原有的资源——大石头作后墙。在以前信息交流少有的年代,这定是一位高人的创举吧!村口屹立着三株唐代大古杉,其中一棵树身需四人合抱,方可周身。树木参天,枝干虬曲,飞鸟欢鼠戏于树冠。更为奇绝的是树中空至顶,树底有两个洞,大者人可匍匐而进,其洞可溶数十人;而其小者有似轩扉,可伏其口,闻观秋月春风。于树内欢呼一声,其回音势如万马奔腾,久久不绝于耳……
我们在磐安作协主席的陪同下来到一家叫“雅士居”的农家乐,它依溪而建,连着一座石头小桥,我们站在长长的回廊上,抬头看望陡峭的山峰,低头细看潺潺的小溪流水和沿溪两边的农舍,美丽风光尽收眼底。在农家乐,两地作家欢聚一堂,频频举杯欢心交谈。农家菜农味十足,新鲜、绿色、实在,怎不令人大开胃口啊!……
品赏灵江源森林公园的美景,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那里的美,婉约而又收发自如;那里的美,在岁月中静守,在变迁中沉淀,没有任何做作,默默地迎着人们游赏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