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许照煦的头像

许照煦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10
分享

昔日乡村人的生活

我们的祖先历来是吃饭靠镬头,种田靠栏头(猪栏)。凭着这“两头”繁衍后代、生存发达,同时也为人类免去了许多难以克服的麻烦。对此我们的老祖宗也许没有那么高的文化素养、更没有想得那么深奥,总结出令人惊心动魄的众多美名;他们只是从自己平凡、简单的生活实践中摸索出有益的生活经验,默默无闻的运用到生活、生产实际中,却意想不到为环境卫生,生态平衡、人类的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种人类在青山绿水间共同生活,有机种植的生活链流芳千载,一直延伸到我们这一代。

人们一向认为农村是产出垃圾最多、最脏、难治的地方。其实也是这样,当你走出家门,脚一落地就沾上土;迈向田野,踩着的是土、草、摸着的是柴禾植物,看到的是无边无际草木庄稼,只要你稍不注意,衣服上就会沾上草根、泥土,使你对乡村产生烟熏火燎、泥草混杂、难以洁净的感觉。可勤劳、勇敢、聪明的乡村人利用镬头、猪栏将垃圾处理得整整有条,给你个绿色、环保的答卷。

一到三夏、三抢、三秋季节,农民们整天与柴禾泥土打交道。他们在田野上抢收丰收果实的同时,自然要把那些禾杆、麦秆、豆杆等暂放在田头地角、场边、路边。待三抢完了,再把那些禾杆晒干、堆在山地间的树干上,备以后养猪垫栏之用。那一个个椭圆形禾杆堆积在树中间,既节省了庞大的堆积稻草地方,更不会烂掉稻草的好方法实在令人赞叹,更是一道十分雅观的风景线呢!麦子打下麦以后,麦秆就晒在场边、路边、房前屋后,晒干后几十把一捆捆好,堆积在自己的楼上,那是农家烧饭的好燃料;至于大豆打下豆以后,把豆杆捆好堆积在楼上。豆杆不但是农家烧饭用的上等燃料,而且还是做观音豆腐不可缺少的配方呢!从稻谷、麦子、大豆中扬出来的瘪谷麦壳、豆叶等垃圾就可分一次次垫进猪栏里。也能一时满足“八戒”的践踏。乡村农户一般人家的猪栏里养着两头猪,八戒们在栏里争食、吵耍、睡觉;而残踏瘪谷麦壳、豆叶、青草又是它们的本职“工作”。由于它们不分昼夜的劳作,没多久垫在猪栏里的一层层稻草、青草以及谷麦豆扬出来的垃圾伴着它们粪便、发酵已成了猪塮,这是种好田地的上等有机肥料,垃圾产出最多的乡村由于八戒“工作,”到头来不见了垃圾,这消化、转变的环节原来就在猪栏。

昔日乡村人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住房相当紧张,一般人家只有一、两间住房,而且一般是平房或两层楼。所以镬头与猪栏不但在一间房内,而且它们相处只有半米之距,这对当今人来说是很不卫生的。可当时的庄稼人“穷又穷打算,挤有挤的设置”,各有自己相应的一种处理措施。到了夏天,她们从田野、山坡上割来艾草,把它晒干,用稻草扎成一把把。当屋子里出现苍蝇、蚊子、及怪味时,就点起艾草。一股清香袅袅升起,不一会,屋子里苍蝇、蚊子不是丧命,就是驱逐得无影无踪;而那艾草烟雾清香扑鼻,使人心旷神怡、香味无穷。当时的农村一到夏天,割艾草、扎艾把户户都做、人人都干,成了件夏天生活中的大事。这虽给山村人带来了个小麻烦,但镬头与猪栏相邻给人们更多的是方便。烧饭时的淘米水,切菜后留下的菜部头、废菜叶、菜茎……这些烧饭、炒菜时留下的垃圾一转身就投进猪槽里;饭后的刮镬洗碗、碗脚锅灶水用勺一要转身就进了猪槽,撒上点米糠,八戒便巴巴巴、咕咕咕的吃得精精有味、舔得一干二净;而且对猪的饥饱、冷暖也可时时关注、处处照应。扫地刮场、乱柴草板茎进了猪栏,它们边嚼边踩为“八戒”的“工作”创造了条件。猪栏踩湿了,八戒就坐卧不安,心神不定的跑来跑去、撬这撬那,嗷嗷的咆哮、叫个不停。此时主人家知道它叫的要什么,便赶紧给它垫上干燥稻草、割些青草嫩叶,这样“八戒”才会安静下来。农民看着自己的猪夜夜长得快、天天活眼睛时,猪栏里的猪塮也在一天天增多。几个月过去了,猪栏里的塮满满、厚厚的一栏。此时当家人就顾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年轻人连同自己一起出猪塮。这可是重活儿,有“山村人家出塮肥,胜过集市交流会。顾人帮工似宾客,买肉卖酒有买菜”之称。因为这是一年夺取丰收所下的奠基肥。一清早两头猪赶出了猪栏,并有老人或孩子看管着,别让他跑丢了。这猪可从没见到过这么大的天地,跑了东街串西院,遇上行人哼两声;这儿撬撬那儿躺,浑身沾上泥水浆。

而村里的男人、妇女三人一伙、五人一帮纷纷议论这两头猪的肥胖长相,评头品足这户人家的家境……出塮肥可是个累活儿,一人在猪栏里装塮,并挑到家门口,另外几人相互接替着担子一直挑到田里。这样你挑我接相互传,一直传递到塮肥完。傍晚,垫上干燥稻草后的猪栏,让开心了一天“八戒”又回到干净舒服的栏里继续“工作”。乡村里一般人家一年就养一批猪,凭着家中的一些杂七杂八的零碎食物一年养起两头猪。当时养猪者称为“零碎驳趸档”。平时用多余的残羹剩饭、碗脚锅灶水、米糠等杂物喂养。到了年关既有年猪(猪头可以谢年,猪肚可以做各种美味菜肴,招待客人,猪肉留一些腌起来,整年可以享用)还把多余猪肉出卖的,这种味美质佳的猪肉早已有人订购好了,出售后可得一笔可观的整钱。就这猪栏肥既解决了家庭的生活垃圾,净化环境卫生;又为自己的田块解决了有机肥料;更为家中增加了收入。

在垃圾中有不少柴根、树枝、柴据头等一些硬头货,这类垃圾不能进猪栏。而农民也不会让它们无所事事的。它们便成了煮饭、烧锅的好燃料,进了镬頭的灶堂里,即使再硬的垃圾也变成了木炭与草木灰。木炭可以用来炖饭,烤火等用场,最后成了灰烬。草木灰又是一种被农技专家叫好的农家肥。草木灰可以直接使到田里,是一种含有钾肥、助长果实的好肥料。农家镬头既帮助人类烧饭、做菜、煮猪食等各种食物的加工,还逐日满腔热情、默默无闻兼做着人类环保的好事。就这样没有口号,没有上下动员,我们的老祖宗就是利用栏头、镬头把乡村的垃圾解决的一干二净、绿色环保。

山村里的猪栏、镬头就是把那些不要的垃圾投进猪栏里,塞进锅肚里。到了里面的垃圾最终变成了农家肥。它们施到田里,施肥了稻子、麦子、玉米、油菜……水稻、麦子、油菜等作物收割了,它们又出现了一部分垃圾,这部分又回到猪栏、灶头里。年复一年,循环反复,这个程序使我们祖先千百年生活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可得不到现在这么好听的名字:“良心循环”。当听到这个好听的名字的时候,,乡村里却少了许多猪栏、镬头,这生活链几乎奄奄一息,剩下无几。

现在乡村里很少有人养猪了,即使有也把猪栏、镬头分离开远远的。疏离了猪栏、镬头之间的亲密关系;它们是可以“净化”了,而且它们已不再担任消化、转化垃圾的功能了,甚至田里很少看见施用农家肥——塮肥。人们虽然也知道种田缺少不了农家肥。但在讨厌垃圾、取其美名:“讲究卫生”、的幌子影响下,很少有人关注昔日的镬头、猪栏了,而兴旺了不能消化垃圾、堆积塮肥,精饲料喂养的养猪场,基本上拗断的生活链再也没有接上。取而代之的在乡村到处摆放着垃圾箱,里面放着乱七八糟、无所不有、扑鼻恶臭的垃圾,滋生了成群的蚊子和苍蝇。更有的甚至肆无忌惮的在溪边、路边乱放、乱倒,垃圾成山……缺了几千年老祖宗延伸下来的猪栏、镬头,周围便多起了垃圾山头。世界上的事情有时就这么简单,而道理呢?往往就在简单的事情里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