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的十月四日,有一个意大利的青年实在看不下去人类对动物的所作所为,头也不回地走进森林,与动物如“兄弟姐妹”似的和平相处……
为了纪念这个意大利青年对待动物的善意,20世纪初人们将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
每到这个日子,我就想起那些五颜六色的鸟儿、趣味无穷兽类,活灵活现的同人类生死与共的动人情景,至今还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乡,促使我实在难以抺去。特别是“老鹰捉小鸡”、“毛狗背鸡食”……更是记忆犹新,时时在脑海中萦绕,迫使我做梦也想起昔日家乡人们与鸟兽的亲善友好……
我的家乡在浙中浦江盆地的南山脚。这里山峦起伏、连冈叠嶂、满山郁郁葱葱,风光旖旎、鸟兽众多、令人向往。我小时候村前屋后、百年古木连成片、几人合抱大树多、枝头上鸟窝、树干上兽洞遍布。天蒙蒙亮,布谷鸟就咕咕、咕咕……的啼唤了,松鼠攀上跳下的欢跃着,它催人们快快起床,下地、上学……
清晨,当我背着书包上学时;喜鹊已攀上枝头,喳、喳、喳……的欢叫着,令人心情舒畅,喜上眉梢,迈开大步,高高兴兴上学去……
春暖花开的星期天,我把牛赶上山坡,与小伙伴搭坐在大石榻上,边以声识鸟边欣赏鸟儿的追逐,谈论給鸟儿取各种好听的名字,尾巴上有红、兰、黄三根长羽毛称为“三根尾巴”、給全身花花绿绿的鸟儿称作“花衣裳”……大家正谈得兴头时;突然牛吃草惊动了野鸡窝,(野鸡的窝都做在草丛中)野鸡拖着五颜六色的长尾巴呱!呱!呱……边叫边飞起来了。这突如其来的响声震惊了森林里的群鸟:
乌鸦哇哇头上叫,喜鹊喳喳飞起了;
松鼠吱吱扰乱跳,山雀嗤嗤凑热闹;
白头翁嗡嗡作大佬,猫头鹰丧钟敲响了;
黄莺嗓美声音妙,老鹰逍遥空中绕;
斑鸠趁机捞一把,花尾巴詘着尾巴溜开了;
布谷鸟咕咕发牢骚,鸽子立即把信息捎;
八哥舌巧会说话,呼来上万麻雀喳喳叫;
……
好一幅群鸟竞飞图啊!群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天天与鸟儿在一起,看见鸟儿我就笑,听到鸟叫乐开花。我们关心、爱护它们,鸟儿成了我们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而“老鹰啄小鸡”的动人情景更使我意味深长、久久难以忘怀。
那是个春气发动、百鸟产蛋的季节,晒谷场上空荡荡的。母鸡也带着刚孵出来的小鸡在场边咯咯咯的边示范,边诱导小鸡吃虫子、嫩草。此时遭饥荒威胁的老鹰便在晒谷场上空盘旋,还不时发出咕嘞嘞!咕嘞嘞!……的呼叫声,母鸡听到老鹰的呼叫声,还以为主人在呼唤他们,边咯咯……的叫边领着小鸡来到场上。老鹰趁机俯冲而下,两爪抱起小鸡逍遥自在飞往山头享受美餐去了。
鸡群立即乱了阵脚,慌成一团,争先恐后拼命往隐蔽处钻。而人们束手无策,只得眼睁睁看着老鹰抓着小鸡逍遥自在的飞走呢!老鹰不但捉小鸡,而且连老母鸡也毫不费力地被它啄去。当老鹰俯冲下来压住母鸡时。也许母鸡吓破胆了吧,一动不动、缩成一团,乖乖的束爪被老鹰抱走。但也有的母鸡被老鹰啄到半空,由于人们发现后高声叫喊,母鸡才觉醒拼命挣扎。老鹰实在控制不住母鸡挣扎,爪子一松母鸡坐了一趟飞机后从半空中降落下来,但被叼的母鸡大多成了老鹰腹中之餐。
人们还传说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蹲在晒谷场上聚精会神的玩石子。此时盘旋了好一阵的老鹰认为是只大母鸡,突然俯冲下来,抱住了小女孩的头拼命张翅往上飞,由于小女孩的重量、呼叫、挣扎,老鹰也实在捉不动小女孩,只得空忙一阵飞走了。但小女孩的脸已经留下了印记——被鹰爪子抓成了大花脸……
所以每当老鹰在晒场上空盘旋时,孩子们就高声大叫:“赛呃!赛呃!老鹰啄鸡食“木面”(不要脸)……以这样的喊声来吓跑老鹰,給鸡群敲响警钟……
老鹰在光天化日之下,胆大妄为的在村边晒场上啄鸡;而毛狗更是肆无忌惮的趁着人们不备在村中背鸡食呢?
毛狗:状似家狗一样大小,但尾巴蹴下;居住在深山老林的岩洞里,专叼家禽及小动物过活,但不像狼那样会伤害人,所以“毛狗背鸡食”在乡村中老孺皆知、久就闻名。它的闻名还来自特殊的背鸡技巧与独特的食物韵致。
每当三、四月青黄不接的春荒,是毛狗最找不到食物的时候。此时毛狗便闲溜在村周围。被寒冬束缚了一冬天的鸡群来到了朝阳的晒场周围,边啄些嫩草、虫子;边自由自在追逐嬉闹。正是“春气发动,百鸟产蛋”的大好时机。此时毛狗趁机钻进晒场,绕晒场跑了一圈。鸡群见毛狗来侵扰了,立即呱!呱!呱……边惊叫边飞扬起来。此时毛狗张开大嘴等鸡飞起来未降落到地之际张嘴一接,接住落下的鸡叼起便跑。此时人们听到呱、呱、呱……的鸡飞乱叫声,就立即大喊起来:”毛狗背鸡了!毛狗背鸡了!……
此时左邻右居、田野里干活的人们一听到喊声,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儿。纷纷向喊叫的方向涌去。此时叼着鸡的毛狗慌不择路,拼命向山野、麦地里钻。人们眼看着毛狗叼着鸡从这边麦地窜进去,可一刹那到了那头却空口逃出去了。人们怀疑鸡一定焐在麦地里,于是所有追赶的人们就在麦地里仔细寻找。最后人们终于在麦地里找到被毛狗焐得只露出鸡喙在土上面的鸡。如果您不仔细寻找,绝对不会被您发现的。对毛狗的动作之快,处事之隐蔽实在令人佩服。人们传说,毛狗有“焐焐熟了夹生食”之典故。说毛狗捉到家禽及小动物后先焐在泥里一阵子,然后再挖出来食用,不焐它认为是生的不能食用。
按我地的习俗谁找到毛狗叼去的鸡就名正言顺的归谁,鸡的原主绝无二话可说,这也许是对追赶毛狗的人们由衷奖励吧!所以人们一听到“毛狗来背鸡”的呼叫声,不分男女老少个个赶来,人人参战。原因是:一是对“毛狗背鸡食”伤害家禽人人恨之入骨,毛狗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公敌;二是谁捡到“毛狗鸡”拎回家去,全家人可美食一餐,这种美事有何乐而不为呢?
将近半个多世纪可依稀在眼前……
近来我有上了昔日放过牛的山坡。想再寻找那些鸟兽们欢乐的踪迹。可上那儿去寻呢?昔日古木参天的百年古树早已献身于大办钢铁;如今看到了参差不齐的果树。那些五颜六色的鸟儿,伶俐可爱的兽类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我问了果园的主人是咋回事?主人说:“几十年前,果子遭受鸟兽的侵扰,为了保护果子他们采用了药杀、弶捕等措施鸟兽慢慢的少去了。可现在呢?你看:黑烟翻滚,污水横溢。噪音充耳,人类在肆无忌惮的造孽啊!鸟兽那有生存的余地啊!现在鸟兽几乎绝灭了。唯独顽强的野猪猖狂起来了,你看那凹凸不平、东倒西歪的果树都是被野猪撬成这样的。”
我说:“那你们怎么不捕杀啊?”
主人说:“哎呀!我的先生啊!一则野猪是国家保护动物;二则那成群结队的野猪来势多猛啊!要上你见了,包你吓个半死,逃之夭夭了……”
人是没有办法离开动物而单独生存的。环境适宜,引来鸟兽的光临,欢畅的和鸣。这古老的法则是不会过时的。鸟兽是这样,人类何尝不是这样?当前在急速的城市化建设、工业迅猛的发展。由于措施不当,环境污染、毒烟漫天;水源污染、鱼虾死光;森林乱砍乱伐,鸟兽无处安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伤害和破坏了野生动物的生态平衡。从我们身边消失的物种越来越多,这实际上是发给人类危险的信号,因为动植物不能仅仅是我们口中的食物与经济资源,她们还是环境的指示者。当野生生物难以生存下去的时候,我们自身的生存也就岌岌可危了!如果我们若想作为当前生态系统的一份子继续留下来电话,就要好好地保持生态平衡,让我们的城市建设者与乡村的专业户好好思量当前“鸟兽远去”、“果园遭劫”的原因吧!请快速调整好心态,为身边的乡土动植物留一个家,谋一份“福利”让人与自然相互尊重,睦邻相处,共存共荣,还大自然一个生态平衡,还人类一个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