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许照煦的头像

许照煦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30
分享

葫葱餜与螺蛳羹

一杯水,你口渴的时候,它贵如黄金;你不渴到时候,觉得寡然无味;一个人你相爱的时候不离不弃,不爱的时候,避之不及。世界万物没有对错,对错都在一念之间……

——引子

清明节祭祖,我来到妈妈长眠的墓地——村后丘陵地。当我看到一蓬蓬青翠茁壮、阿娜柔嫩的葫葱时,不由自主地感到它是那么熟稔亲昵。它使我想起了坟墓里慈爱的母亲,它把我的思绪縈回到快乐且有酸涩的童年。

孩提时,家庭贫困,我最喜欢吃妈妈所做的葫葱拌上米粉做成的馃,螺蛳的水里撒上米粉混合后做成的羹。

那是阳春三月,小麦抽穗,油菜花开、饥饿难忍闹地春荒。中午时分、阳光灿烂,气温升高。妈妈与我拎着篮子,捧着脸盆来到小溪边;溪水水明如镜,看得见水中的鱼游虾弹。我们先站在岸上观察一番。因为清明前后气温逐渐升高、万物苏醒,休眠了一整冬的螺蛳随着气温的升高,阳光的照耀,纷纷钻出泥土,沿着石块、溪坎往上爬到浅水阳光晒着的地方享受温暖。

此时我在妈妈的指导下卷起裤管,衣袖、冒着春寒,从螺蛳最多的地方下去。把脸盆浮在水面,轻脚轻手、小心翼翼的把水中看得见的螺蛳一个个捡起来。开始时每投一个螺蛳进脸盆,就会发出“当”的一声,那清脆的响声逗得我来了劲,手脚更麻利迅速了。我顺着小溪流边推着脸盆边捡,妈妈在岸上跟着指导(因为妈妈是小脚下不得水),脸盆里螺蛳越捡越多,后来每投一把螺蛳进脸盆也只发出“嚓”的一声。此时站在岸上指导的妈妈见我捡了那么多,而且感到我也累了,就叫我可以上岸了。但我捡螺蛳的兴趣未尽,还想多捡一会。可妈妈站在岸上严厉的说:“现在天气可凉着呢!在水里不能多呆,呆多了怕浸出病来。”我听妈妈这么一说,就恋恋不舍的上了岸。在妈妈的帮助下放下衣袖、裤管,穿好鞋袜。端着半脸盆螺蛳,在妈妈的带领下又来到丘陵山地、荒山地头采葫葱。说也奇怪,万物经受严冬的考验才有气无力地苏醒还魂,可这葫葱不怕严寒,顶着雪霜顽强的茁壮成长,也许是老天有救灾之意吧!

此时,妈妈的话闸子又响起来了:“传说这葫葱是唐僧、孙悟空等师徒四人上西天取经时,经过甘肃河西走廊时,从沙漠荒丘中发现这野葱带过来的,所以不仅耐寒,而且又经得起风吹日晒……”

我在妈妈的指导下,尽采些既粗又壮、又嫩又长的葫葱,我边采边把葫葱递给妈妈。妈妈就用长葫葱绕成了一个结组成一把,然后整齐的放在篮子里,就这样我们又很快的采了半篮子葫葱。妈妈说:“差不多了吧?这东西虽香,但不能吃得太多。吃多了要耳聋眼花的……”

于是我和妈妈一起捧着、拎着胜利果实凯旋归来了。一路上,妈妈边走边告诉告诉我:“清明螺,抵只鹅,清明前后吃螺蛳是一年中最佳时期。经过一整冬休眠的螺蛳肉肥味美,螺蛳壳里尚无小螺蛳,是美食螺蛳最佳时令,况且乡村田野上的池塘、小溪里,处处有螺蛳,时时能捡到……”

一到家,妈妈马不停蹄的把采来的葫葱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切碎拌上米粉,揉成一团;紧接着妈妈又拿来了剪刀,坐在小板凳上,一手从脸盆里捞起一把螺蛳,一手用剪刀剪去螺蛳屁股。稀里哗啦的螺蛳碰撞声和咔嚓、咔嚓的剪刀声,引来了不少好事的孩子前来围观。他们围着妈妈挤来挤去、推来推去;有的恶作剧的孩子故意用手往螺蛳屁股上一抹,涂在另外孩子的嘴上,这就引起了一阵大笑和孩子间的一场你追我赶……

妈妈剪好了螺蛳,又把螺蛳放在青石板上轻轻的搓搓,这样既可以搓掉螺蛳外壳剪时留下的锋芒,又可以搓去粘在螺丝壳上的脏东西……

妈妈搓洗好螺蛳后,就上厨房里生火烧锅。烧了一会儿,锅里已经发烫了。妈妈就叫我去替她添柴烧锅,她要炒螺蛳了。她走到灶台前先把手伸进锅里试试温度的高低,如果感到烫手了;就立即倒了点油。当油在锅里发出吱吱的响声时,再把螺蛳倒进锅里,放上盐不断地炒起来,一直炒到螺蛳厣都粘到锅铲上。然后再放上料酒、辣椒、葫葱、姜、酱油等调料煮一会儿,再浇上水;此时妈妈把早就搅拌好的葫葱米粉团搓成乒乓球那么大,紧烤在上半只锅的边上,并用手指按成一个个圆圆的饼,等全部烤好后盖上锅盖,并叫我继续烧。烧到一定的时候,妈妈又揭开锅盖,在沸腾煮熟的螺蛳中撒上米粉,然后用筷子搅匀。再烧一会揭开锅盖,香气扑鼻的葫葱馃的香味袅袅升起,此时妈妈就对我说:“孩子,不烧了,我想差不多了。等一会就可揭锅了。”

我立即来到妈妈身边,奇怪地问:“妈妈,既然都烧熟了为什么还要等一会呢?”

妈妈说:“等一会的原因,一是让锅里的火气低下去,不会烫手;二是食物更加熟透,更不会黏锅……”

说完妈妈揭开了锅。色味俱佳的螺蛳羹、葫葱粿便呈现在眼前。妈妈立即将葫葱粿铲了下来。烙熟的葫葱馃那贴锅的一面是金黄的,另一面则粗粝粉白,且布满了丝丝青色的葫葱。葫葱馃并不诱人眼球,也不光滑柔软;反而粗糙干硬,每个馃上还按着妈妈的五个手指印。葫葱馃周边也不规则,看似不顺眼,论营养算不得上乘食品,但吃起来口感挺有劲,春荒之时既强劳力又耐饥,清香浓郁是它的特色……

从妈妈做葫葱馃、炒螺蛳起,我总是坐在灶门口往灶膛里添加柴火烧着锅。烧熟后妈妈也特别优惠我先给我盛上一碗螺蛳羹,剥下几块葫葱馃;并给我端来了一条板凳,放在门槛前,叫我坐到门槛上叽叽、曲曲边吸螺蛳边啃葫葱馃。当我碰到有个螺蛳吸不出时,便大声的叫喊起来:“妈妈!这个螺蛳没有炒好,我都吸不出来。”

于是妈妈就给我一枚针,用针挑出螺蛳里面的螺蛳肉来。葫葱馃、螺蛳羹香味四溢引来了许多孩子,她们看我享受着“美味佳肴,”围着我一边不住的吞口水,一边有意奉承我,使我实在难以独享。那唧唧喳喳的声音惊动了妈妈,她就把葫葱馃一个掰成四小块,赏给她们每人一小块尝尝新……

上学路上,有时我的兜里还放着葫葱馃,我边走边吃,那香味扑鼻、诱人口馋,学兄们赶到我的前前后后,使我也成了个香人。于是我把葫葱馃分成许多小块,赐给学兄们每人一小块。学兄们吃得津津有味,喜笑颜开。逢时我感到十分惬意,为妈妈会做这样美味的葫葱馃而自豪……

望着眼前坟地上一蓬蓬青翠茁壮、阿娜柔嫩的葫葱我奇思地幻想:如果时间能够倒流,让我回到孩提时的岁月。让我再尝尝妈妈亲手做的锅边烙青翠的洁白的葫葱馃、合锅烧的香美可口螺蛳羹,那该是多么幸福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