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许照煦的头像

许照煦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25
分享

难忘的普陀山

久闻中华佛教圣地——普陀山,观音显灵,有求必应,护佑众生,信众齐仰。却不曾身临其境。去年暑假我终于有缘随团前往采风,早上六点我如愿以偿的乘上了前往普陀山的采风车。

沿途的美丽风景,使我们深深感到: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而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旅行……

下午三时许,我们终于到了宁波港,下了车,满怀喜悦的登上了轮船。春末的阳光泻下强烈的光,眼看脚下逐船之浪汹涌而来,只一瞬间就散作串串碎玉,反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花,在日照下整个海面上演着斑斓似锦的变幻,大家在海风的吹佛下手扶护栏,目不暇接着滔滔无穷的海浪,心中涌动的是茫茫无际的激情:啊!金色的大海,你胸怀坦荡,一尘不染,在你的怀抱里,我多么自豪,多么欢愉啊!

一小时后,正前方隐隐约约显出了一个岛屿的轮廓。我睁大了双眼,惊喜地注视着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的绿洲。身边一个孩子的母亲用手指着前方告诉小孩说:“快看!那就是普陀山!……”

人们举头伸颈、窃窃私语开始有些骚动了。我的心跳加速,感觉周身热血也在奔涌。我多少次梦里神州的仙境,多少年牵动情思的地方啊!今天我终于投入了您的怀抱,梦寐以求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

普陀山俊美而神秘的海天佛国,置身茫茫大海之中,吸吮着滚滚波涛的无限能量。你独自在惊涛骇浪里傲然挺立,沐浴着无边日月的灿烂光辉,你那么飘逸,那么圣洁,那么无私无畏,超凡脱俗,人们站在你面前会有佛光昭心禅理入骨的神奇感觉,这段千载修来的缘分将化作恒久不变的缭绕香气,变成洗涤尘埃的玉液琼浆,通江河而环沧海,浴日月而浸乾坤,不知不觉中把你包溶其中,使我们变得心胸开阔,无私无畏,神清气爽,返璞归真,幡然醒悟,忘掉一切痛苦和烦恼,摒弃相互厮杀和斗争,让心灵得到一次完善的升华……

随着轮船的前进普陀山越来越清晰,最后终于全盘衬托在我面前。当我踏上这块美若仙境的岛屿,我的心便陶醉了!只见整座山甲木扶疏、洞壑深邃、碑刻狼良、香烟缭绕、寺院宝塔掩映于苍松绿树之中。翠峰仙佛挺立在蓝天碧水之中,金色的沙滩和青青的海岛紧密相连。暮鼓晨钟,讲述着跨越千载的故事,这些斑斓绚丽的壮阔画面形成了人见人爱的自然风观。历代帝皇将相、官宦商贾、文人墨客,平民百姓,纷至沓来,佛道各派,更是趋之若鹜,给这座名山平添了许多神奇的色彩。

普陀山之灵性全在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这三大禅寺上。而我心中普陀之精华则集中在三寺之一——建筑面积略小,而必须艰难跋涉的佛顶山寺——慧济寺,那真是:“心到虔时佛有眼,运到享处石能言。”啊!可惜已是傍晚,寺院已关山门。

傍晚的普陀山真是一片净土,天空与空气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清新,来往行人不是旅行者就是僧人,而大多旅行者只存有朝拜心愿,所以少了世俗间的陌生。我们所住的宾馆面对金色的海滩,虽不比其他地方美,但有着很独享的单纯,这里没有出租车,没有嘈杂的叫卖声,没有一切有关你日常生活的轨道,一片绿色安静。

普陀山的夜晚对文人来说是一种享受,喧哗了一整天的普陀山,此时万籁俱寂,满天的繁星,洁新的空气,温柔的海风,三三两两的友人、情人卿卿我我的偎依在海边,听着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使人浮想联翩:一笔一笔点染我的人生唯美的邂逅,以彼此的心事建起一座水晶般的圣宫,合上双眼,感情、感情的声韵在文字中领略,永远……

清晨醒来,一缕金光透过参天大树照到我们窗前,一片晨曦的阳光,我在阳台上看着山峦簇拥下的“锦屏山庄”不知何处早已在木鱼的伴奏下念颂着《金刚经》。难得有一个晨光,一片净土,什么都不想,让我好好的跟心中纯净的佛土感应……

普陀山披上了万丈金色的阳光,我与几个文友立即步行上法雨寺。由此再上慧济寺需经一石级小道,人称香云路。全程有石阶1088层,约三华里。此路原为樵蹊,细盘如羊肠。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慧济来主持文正,東监院庆禅募资砌石而成。路旁又设铁栏杆,为游人上山提供方便,一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沁人心脾。路西的青玉涧,自山涧至山麓一带漂流淙淙汩汩之声,时有所闻。清人裘琏有诗云:

一涧冷冷彻底清,镜人心影得嘉名。

谁言观海难为水,雨后飞泉十丈赢。

上香云路蜿蜒的山路上,朝圣的香客中就有毕恭毕敬三步一叩,五步一拜的身影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景观——我与她们游普陀登佛顶山的目的完全不同。他们是以“诚则灵”为宗旨。我快步向前,就有几个老年妇人,前襟着一黑裙,肩背黄色布袋,上书“南海普陀”。神采奕奕、满脸红光,迎着晨光,嘴里不知念着自己喜爱的什么圣经,也许是祈祷佛祖保佑身体安康,长命百岁!……她们是那么雄心勃勃、步伐轻松,郑重其事的三步一叩、五步一拜地向前迈进。

走不了几步又是一位年轻母亲,手里搀着一个脸黄肌瘦、约八、九岁,有气无力的孩子,这也许是孩子病后初复吧,孩子在母亲的教诲下,母子俩三步一叩,五步一拜,母亲做大礼是那么虔诚,当孩子稍有疏忽,母亲就要他重新叩拜,孩子虽满头大汗,痛苦不迭,但在母亲某种神圣意识的暗示下,还是一丝不苟的叩拜着。母亲的嘴里还在轻轻地念叨着,也许是为孩子的康复谢谢佛祖保佑来还愿的吧!……

走上一段路,又见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满脸带笑、神采奕奕、动作快捷的叩拜行进,他那三步一叩,五步一拜的大礼简直如同平地上进行。看他心情之好、精力之旺盛,大有与游人速度比高低之势,从他的表情、行动,我猜测他准是在佛祖面前许下什么心愿,如今的目的如愿以偿,心满意足,欢乐无比、怀着虔诚的美好心境前来还愿的……

紧接着前面的又是一位风度翩翩,打扮适时的年轻美貌女郎。当我路过她身边时,从衣服上散发出洗衣粉的青香无疑就像一道空气清洁剂,不由你鼻子不抽搐,这也就应了人们常说的:

战士上阵要带枪,女人出门要带香。

枪能杀敌逞英豪,香能诱人品其貌。

我低头一看,只见她忧心忡忡,忧患余生,咬紧牙关,虔诚的三步一叩,五步一拜。而且从叩磕的现象看他的行动已十分艰难,我定睛细看,只见她两腿膝盖叩破后,血迹染红的连衣裙有碗口那么大两块,额头也叩成红肿。但她仍然虔诚的一跛一拐叩拜着。看着这女郎的毅力,使我产生敬佩之情。不竟使我脱口而出:“美女啊!您这样残酷糟蹋自己何必呢!”

女郎既不搭话,更无反应,仍然木人石心的做着自己的虔诚事。女郎的不答话不但不使我扫兴,反而激起我与几个文友肃然起敬,她不顾伤痛行此叩拜大礼,难道她人生经历着生死交关的大事或遇到只有神明才可指示的疑惑?使我们尾随她身后看个究竟。不到三分之一处,路西光照峰下有石似熊,翘首北望,憨态可调,近人称之为:“白熊望月。”途中有香云亭旁的“海上砥柱”、“觉途群迷”,“海天佛国”摩崖石刻处,峰回路转、坚石凌空,“云扶石”居上,可见一方形巨石矗立在路边,奇特的是巨石上方又累一块长方形巨石,临空卓立,危而不坠,让人惊叹不已。四周秀峰险石,回首眺望,山烸奇观尽收眼底。大有“身登青云梯,平碧见海日”的意境。石阶上每隔三五步都雕有莲花图案。这是非登高而无以见的。佛顶山又名菩萨顶,不论僧人还是俗夫,不管善男信女,还是中外游客。或为尽览普陀山烸上奇观;或是朝山进香千里还愿,往往是不辞辛苦,奋力攀登。

香云路假如是兴奋与喜悦的开始,那么极致的精华还数登临慧济寺以后。女郎叩跪到慧济寺山门,我抬头一看,只见山门上方简朴上书“慧济禅寺”四个大字。

慧济寺又名佛顶山寺,初建于明朝,全寺占地20亩,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坐落于普陀山佛顶山上。普陀山以“海天佛国”享誉海内外,在古今的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寺因山制宜,布局包括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殿、玉王殿、方丈室等俱在同一条平行线上,与左右厢房相拥。彼有浙东园林建筑风味,为其他园林所少见。

此时女郎到了行程中最后一次跪下,像是对佛祖阐明自己的身世,叩开山门:

物欲横流思想乱,贪图钱财青春卖。

好景不长就两年,东窗事发遭了殃。

男成贪官进牢房。我成小三受株连。

监外执行整三年,耻辱难挡嘴难张。

叩跪血流下横心,自食其力换新心。

说完头也不回的冲进香火缭绕,人头挤挤的大悲殿里,挤到“广种福田”的箱子前,从包里取出厚厚的一叠百元大钞,塞进了已塞满钱币的箱子里,然后像完成了艰巨任务似的抬头一看:

喜看观音满慈容,照在心房悟念中。

忘却人间来去路,想知佛界天地空。

佛前烛火光千道,殿下莲花锦一丛。

处处皆为清净土,珍珠璀璨玉玲珑。

看着慈祥观音菩萨,心中像遇到了大救星,立时喜上眉俏,脸上露出了笑容,愉悦的融入来往香客的极乐世界,净化自己的心灵去了……

今朝妇女可擎天,多彩乾坤染半边。

敬业飞鸿频报喜,立功荣榜屡争先。

“同生慈悲心,共圆中国梦。”愿千百万民众以观音的慈航慧日,指迷津通向觉岸;愿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流传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存在五千年的礼仪之邦不存消陨……

站在慧济寺,可以俯瞰整个普陀。天的尽头是海,海的尽头是天。周围云雾缭绕,脚底白浪拍打岸边,四周墨绿墨绿一片式参天古树,耳朵旁萦绕“呼呼”的风声。不是仅有的记忆提醒,我俨然以为自己置身蓬莱仙境……

“自有菩提心,美丽普陀山。”我们几个文友庆幸自己享有这“单独”的观赏,领略到难忘的“独特的风景,心灵的归宿,梦想的驿站。”的确,“阅尽名山古刹界,唯有此地独钟灵”。举目远眺,全岛三十里内,绿树香草以外,香客云集,更加烘托出佛国的灵性。

回去的路上我们几乎是跳着,跑着下山的。我们好像变成了六、七的岁小孩,尊重三步一叩,五步一拜的信徒。也歌咏可爱的蝴蝶和美丽的小花;我又似乎是一个睿智的老翁,感恩这半天的逍遥给予神灵的补济,记得当时偌大的太阳迸射出万丈光芒。我心头顿时感受神异性的呼唤,忙不失迭扭过头去,天啊!那彩色疏璃瓦变成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