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西的柳山,层峦叠嶂环绕,山路崎岖难行,仿若一处被岁月尘封的秘境。柳山深处的小村,像一颗蒙尘的珠子,被大山紧紧锁在怀里,与外界的繁华喧嚣隔绝甚远。村里的光棍们,就在这看似世外桃源却又贫穷闭塞的地方,在漫长的岁月中苦苦挣扎,其中李大山的故事,尤为曲折。
李大山,一个被贫穷纠缠了大半辈子的庄稼汉。父母走得早,只留给他两间破旧的土坯房,那墙皮在风雨的侵蚀下剥落得斑驳陆离,每逢雨季,屋内便是一片泥泞。几亩薄田,在贫瘠的山坡上艰难求生,产出的粮食仅够维持他一人的温饱,家徒四壁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早些年,村里来了扶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瞅准了柳山这片紧邻清江河畔的土地,带来了柑橘种植产业帮扶项目,引进了碰柑、脐橙等品种,还手把手地教村民种植技术。李大山跟着学,把心血都浇灌在那片柑橘林里,日子渐渐有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这年,柑橘树像是被大自然格外眷顾,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色泽鲜艳,果香四溢。李大山望着果园,满心欢喜,可一想到销路,愁绪便涌上心头。村里的光棍们商量着出山找买家,李大山也加入其中。他们背着柑橘样品,踏上那蜿蜒曲折的出山小道,脚下的草鞋磨破了一双又一双,脚底满是血泡。
一路艰难,遭遇了无数次拒绝和冷眼。就在他们快要绝望的时候,终于遇到一位赏识柑橘品质的批发商。那一刻,李大山望着对方,眼中闪烁着泪光,多年的贫困生活让他几乎不敢相信这突如其来的转机。老板看中他的无公害绿色碰柑,清江河畔种植的口感果然不一般。老板看中他的憨厚朴实,他摇身一变成为这柳山片区柑橘销售总代理。
柑橘卖出去了,一笔笔钱进了口袋,村子里有了生气。有人开始修缮房屋,有人买车,有人购置新家具,光棍们也都盼着能娶个媳妇回家。李大山已经五十岁了,过去因为穷,说媒的人来了又走。女方一听他家的情况,连面都不愿意见。那些年,他无数次在夜里望着黑黢黢的屋顶,满心苦涩与无奈。 李大山年近五十,仍是“黄花闺男”孤身一人,在这小山村里,日子过得紧巴平淡。而他娶的媳妇,是后面上洋坡的一个寡妇。她的老公在矿上塌房意外走了,撇下了她和一个快要上初中的儿子。虽说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但那股子山村妇女特有的风韵犹存。这几年,她也想再找个依靠,可带着孩子,又总想找个条件好点的,便高不成低不就,一来二去,四五年就这么过去了,始终没寻到意中人。 李大山为人憨厚老实,虽说没什么大本事,但胜在踏实肯干。偶然的机会,两人经人撮合走到了一起。李大山倒也不嫌弃那孩子,想着自己孤孤单单这么久,如今有个家,还有个现成的儿子,心里也挺美。那寡妇见李大山实诚,便也应下了这门亲事。 今非昔比如今有了些钱,李大山又燃起了娶媳妇的念头。想想过去托人说媒后,女方起初倒也愿意聊聊,但一听他的年纪和村子的偏远,态度变得模棱两可。李大山不愿放弃,他把家里的土坯房推倒,重新盖起了三层小洋房,屋内简单却整洁。他跟着电视学做菜,哪怕被油烟呛得咳嗽连连,被菜刀切伤手指,也不气馁。他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做个真正的男人。 或许是他的真诚执着打动了上天,女方终于松口答应先见见面。见面那天,李大山特意穿上那件压箱底的新衬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双手紧张得不知该放何处。交谈中,女方看到他眼中的质朴与憨厚,对他的印象有了些许改观。虽然是二婚寡妇,但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在十里八乡的简直仙女呢!
随着交往渐多,女方感受到李大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看到他为了这个家的用心付出,终于点头答应了婚事。婚礼定在年前,村子里的光棍们都来帮忙,他们杀猪宰羊,张贴大红喜字,小小的村子弥漫着喜庆的氛围。他们从李大山这里也看到希望,毕竟驻村工作队再扶贫帮助发家致富也发不了媳妇啊……在外打工赚不了钱的都回家侍弄柑橘,养好摇钱树,不愁发不了家娶不到媳妇。
迎亲那天,李大山站在新房前,望着远处的山峦,心中感慨万千。五十岁的他,历经岁月的沧桑磨难,终于在岁末娶到了媳妇。鞭炮声响起,新媳妇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家门,李大山眼眶湿润,他知道,未来的日子或许还会有风雨,但只要一家人携手相伴,一定能像这柳山的柑橘一样,越过越甜,这个年,他不再孤单。 在这偏僻的山村,年的味道似乎总与热闹团圆紧密相连,而娶媳妇过年,更是将这份期盼推向了高潮。平日里,村子里冷冷清清,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只剩下些老人与孩童守着这片山水。过年,本是阖家欢乐之时,可若家中没有新媳妇的欢声笑语,没有那股子新鲜的人气,这年便好似缺了些滋味。 娶媳妇过年,意味着新生命的融入,家庭的完整。新媳妇会带来不一样的活力,从筹备年货时的精打细算,到年三十儿贴春联时的忙碌身影,再到年夜饭桌上的新菜式,无一不让这个家充满了温馨与希望。邻里乡亲们也会围坐一团,谈论着谁家新媳妇的贤惠,那满是烟火气的场景,成了山村过年最亮丽的风景,也成为了人们心中最美好的祈愿与幸福的象征,仿佛只有如此,这年才算过得圆满,过得有滋有味,过得充满生机与活力。
娶媳妇过年,呵呵!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