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谢岳雄(岱夫)的头像

谢岳雄(岱夫)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11
分享

云髻山纪行

秋日赴粤北度假,探访韶关云髻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溯新丰江源头,听当地神话故事,吸负离子氧气,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凌晨五时的山雾裹着桂花香漫进窗棂时,我忽然想起《山海经》里"南禺之山,有凤凰鸾鸟冠丹砂而栖"的记载。此刻的新丰县城尚在沉睡,云髻山却已对着铜镜般的弦月盘起发髻——这座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岭南名岳,原是上古神话在现实投 下的一抹黛青。

行车至山脚,晨光正将主峰勾勒成唐代陶俑的云髻造型。陪同的瑶族向导叶姑娘说,相传女娲补天时,此地彩石取之不尽,神人便以红云为簪,青雾作髻,将剩 余的五色石凝成山体。我们踩着露水浸润的麻石台阶上行,石缝间果然嵌着星星点 点的石英与云母,恍若神女梳妆时遗落的脂粉。

新丰江的源头——落差128米的三叠泉瀑布,在第三道山坳里汩汩作响。拨开垂落的薜荔藤,只见七股银泉从赭色岩层裂隙中涌出,水纹在晨光里织出孔雀蓝的光晕。"这是阿婆的梳头水",叶姑娘舀起一捧清泉笑着告诉游客,"喝了能让姑娘头发乌亮,汉子心眼透亮。"我俯身啜饮,这泉水凛冽中竟真品出一丝何首乌的甘甜。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海时,整座山骤然化作巨型织锦机。乌桕树将胭脂研成颜料,泼向向阳的山脊;枫香树举着赤焰在风中招摇,像是要煮沸漫山雾气;最矜持的是百年青冈栎,只在叶缘镶一圈金边,宛如古籍的洒金笺。叶姑娘指着岩壁上龟裂的纹路问道:"看这些石纹,像不像瑶绣里的八角花纹?"

在虎踞岩稍歇的片刻,我发现这里的秋色竟遵循着某种古老法则:海拔八百米以下是暖色调狂欢场,橙红的盐肤木与明黄的野漆树交颈缠绵;往上至千米处,冷色系开始接管山林,蓝果树的靛青浆果、紫珠的玛瑙串子,在铁灰色的花岗岩背景前显得格外清冷。而最高处的云髻主峰,终年缠绕着乳白云带,让人想起瑶族新娘的银丝头帕。

最惊艳的当属千年银杏谷。三十余株唐杏组成金色穹顶,落叶在腐殖土上铺就三寸厚的绒毯。树根处涌出的暗泉携带满地碎金流向山涧,形成一条流动的琥珀河。倚着树干小憩时,有银杏果"啪嗒"坠入衣领,剥开竟带着冰川纪孑遗植物特有的沉郁香气。

行至晌午,山势陡然险峻。裸露的"云髻红"岩体如同被巨斧劈砍过,垂直节理在阳光下泛着铁锈红。叶姑娘说,这是十亿年前海底火山喷发的遗迹,那些扭曲的流纹岩里,或许还凝固着远古鱼龙的叹息。

飞水瀑是地质奇观的集大成者。八十米高的水帘从柱状节理群顶端倾泻,在坠落过程中被横生的野樱桃树撕成缕缕银丝。最奇妙的是瀑布后方天然形成的穹形洞穴,水雾在阳光折射下幻化出七彩光环,俨然《徐霞客游记》中"水帘之幕,虹霓饮涧"的再现。掬一汪瀑下潭水,掌纹竟被矿物质染出淡青脉络,仿佛获得了山水的指纹。

登顶时刻恰逢日落。花岗岩"阿婆簪"巨石泛着蜜蜡般的光泽,新丰江化作银链缠绕山腰,对岸的青云林场正在升起蓝灰色烟霭。忽见成群白鹇从杜鹃灌丛惊起,长尾划过天际的轨迹,恰似神仙以云帛写就的狂草。

下山的青苔石阶被暮色染成黛色,石斛兰在幽暗中发出萤火微光。行至山腰观云亭,整座山脉已沉入紫色暮霭,唯有枫林保持着最后的炽热,像地心涌出的岩浆试图点燃夜空。晚风送来远处山寺的钟声,恍惚间竟分不清是山在呼吸,还是千年时光在吐纳。

夜宿山麓民宿时,月光正为云髻山卸去金钗银钿。窗外的夜鹭掠过水面,叼走最后一片枫影。枕畔放着日间拾得的火山岩,冰凉触感中隐隐传来远古的脉动,心底忽然闪现"愿作闲云野鹤仙"的念头。然而,在这座保存着十亿年地质记忆、三千种生灵密码的神山面前,尘世烦忧只不过秋蝉蜕衣,唯此山水永恒。

云髻山的旖旎风光萦绕脑际,回到羊城,遂挥笔写下《七绝•秋到云髻山(三首)》并发表于《诗词》报2024年第24期。诗云:

                                            (一)

                      云髻山深映九天,秋来更觉光景鲜。

                      千峰挹翠随风舞,万壑飞泉绕石旋。

                                           (二)

                       云髻巍峨彩缦飘,秋山尽染景更娇。

                       千峰万壑藏幽韵,古木参天映碧霄。

                                           (三)

                       古髻盘云生紫烟,新枫似火照山川。

                       阿婆髻上寻幽处,愿作闲云野鹤仙。


(本文首发于2025年4月5日《潮州日报》03版百花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