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方竹平的头像

方竹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0/24
分享

四 张 准 考 证

20162月下旬,我得到通知,国家对独生子女有补贴,于是,我找独生子女证。无意中看到了当年我参加高考的4张准考证,勾起了我许多回忆。于是我把这四张已经变色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遗存的准考证拍照下来,想以此启示自己的后代要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发愤图强,不误伟大的时代。
     我曾经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我人生最宝贵的青春时代恰恰遇上了祖国动荡不安的文革时期。

文革像狂水猛兽,不仅把中国经济推向了崩溃的边缘,搅乱了新中国纯朴的民风,夺去了无数无辜的生命,而且击碎了千千万万青少年美好的梦。

文革扫荡了一切规章制度,高考制度也被废除。那时,上工农兵大学靠推荐。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普通百姓,推荐上工农兵大学不可能轮到我。那时,当兵是年青人最崇高的梦想,而我却不敢报名应征,因母亲是地主子女成份,政审必定过不了关;那时,我与成千上万的同龄人一样,有过迷茫的苦恼,有过生不逢时的悲叹。   

1973年初,我家所在的花鼓山煤矿招工。这年,我刚升上高中,实际年龄十六岁多一个月。虽然我成绩优秀,但考虑到如果我读完高中,面临的就是上山下乡。当时,我二姐已经下乡七年,且没有归期。为躲避上山下乡,我还是下决心选择了辍学,私下将户口年龄改大,参加了煤矿招工。如今改动户口年龄可要受到处罚了。从此,我走上了社会,开始体验煤矿井下一线工人的艰险辛酸,以古老的板爬、拖鞭、拖斗、煤桶为友。那时,井下条件十分恶劣,井下死人的事常有发生。那时,每次上班,一旦进入井下,就没有考虑能否再走出矿井。我至今还忘不了我的同班同学志杰仅21岁便在井下一次塌方事故中丢失生命的悲剧。如今回想起来,我还会悲泪盈眶。那时,我真正体会了什么叫把生死置之度外。

文革时期,家庭成分不好的青年是没有政治出路的。由于我母亲的成份是地主子女,因而,我上初中时,虽然成绩优秀,是主要班干部,且乐于助人,深得老师、同学喜欢,但在加入共青团组织的问题上,却一次又一次受阻。“前途在哪里?我该怎样生存?我该不该继续生存?”一连串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时常扣击我的心灵。虽然井下工作十分劳累艰辛,下班后回到家虽已疲惫不堪,可我仍然是严重失眠。由于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光明,躺在床上,我常常苦思冥想,有时甚至彻夜难眠。不知不觉中我开始头痛了,痛得厉害时,虽过量用药也无济于事。如今回想起来,才明白心病还得心药医的道理。头痛伴随着我青春岁月的每一天,且头痛不断加剧。我甚至怀疑我的生命将象隔绝阳光雨露的幼苗,不要多久就将枯萎夭折。在极度的悲观绝望中,我学会了抽烟,明知抽烟有害,却甘愿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在烟雾缭绕中烟消云散。

1977年,祖国在拨乱反正中恢复了高考制度,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重新开启。从此,我看到了知识的曙光,考上大学的美梦重新在我心中升起。得知可以参加高考的消息,那天,我兴奋得流下了眼泪,那种兴奋、那种心情、那种幸福,就像昔日西藏农奴获得翻身解放一样,尤如获得了新生。我多么渴望有机会重新体验学生的生活,多么渴望有机会走进大学课堂啊!可是我仅仅只有文革初中的学历。当我把想考大学的想法告诉父母时,父亲唤着我的乳名对我说:“毛吉,你只是个初中生,你就安心工作吧。”听父亲这样说,我的眼里顿时涌满了泪。是啊,父亲说得在理啊!我,一个初中生,且已经在井下挖了四年煤,艰辛的井下工作,早就把我可怜的一点初中的墨水蒸发干了。我多么渴望读书啊!黄金时代,父母要我勤奋读书,苦于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可是文革已经荒废了我读书的最佳光阴,当时就连过去一直夸赞我会读书的父亲都给我泼冷水。当时那种心境就像被判了死罪一样让我悲观绝望。

“毛吉,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大学。”母亲语重心长的一句话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我要读书,我要自学,我一定要考上大学。”我暗下决心。于是,我立即做了两件事:一是戒烟。第二天我就不抽烟了,虽然我已抽了5年烟了,而且每天至少抽一包,已经有着很深厚的烟瘾。但是,为了考大学,我必须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必须戒烟,必须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准备高考。从此,我真的彻底把烟戒了。许多人说戒烟太难,我觉得不是戒烟太难,而是决心太小。二是借书。第二天,我就找我初中时的老师,请老师帮助我借齐了初中、高中的全部课本。从此,我走上了十分艰辛的自学道路。

为了实现考上大学的梦想,我放弃了娱乐、忘却了爱情,淡漠了友情,连续四年没有进过一次电影院,没有看过一场电视剧,没有参与过一次同学、朋友聚会,也没有请过一天假。那时,我的口袋里总是装着一本英语小册子,走在路上时常会拿出来看上一眼,方便我记忆单词;那时,上厕所的时间也格外宝贵,每次蹲在厕所里我手上也是捧着一本书认真地阅读;那时,课外辅导书成了我最好的老师,对同一个问题如果这本书没有看懂就再翻阅另一本,直到看懂为止;那时,即使是大年三十我也是独自呆在自己简陋窄小的卧室专心读书。

我一边勤恳工作,一边发愤读书。恢复高考的第二年6月,当我拿到了我人生旅途的第一张准考证时,我不禁热泪盈眶,我为自己终于有了奋斗方向而感到格外幸福、格外自豪。197877日,我第一次走进了考场,连续三天的考试在炎热的气温下进行。考试结束,我十分自信地等待结果。一个月后,考试成绩出来了,我以一分之差而名落孙山。当时,我与众多高考落第的应届毕业生一样也遭受了冷嘲热讽。一位邻居说我白日做梦,一位老师劝我别好高骛远,父亲也劝我别再白废功夫……挫折,并没有改变我的信念。1979年我再次报名参加高考,拿到了我参加全国统考的第二张准考证。屡考屡败,屡败屡考,经历了三年高考落第的严峻考验之后,第四年我终于通过苦读敲开了大学校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大学可没有如今这么容易啊!我考上大学的那年(1981年),全国才录取本科、专科学生共28万人,平均每个省录取人数不足1万人。我终于通过十分艰辛的自学,凭着文革初中的学历,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考上了大学,终于实现了人生最关键的一次跨越。因为赢得了人生十分宝贵的大学学习机会,从而我登上了人生新的起点。

大学毕业后我工作得心应手,一边勤恳工作,一边发愤读书学习,一步一步,在艰难的人生旅途艰难跋涉,尤其是在妻久病二十余年生活不自理的漫长岁月,我一边护理病妻,一边争分夺秒,追梦不息,终于不断登上了人生新的高度。

当我偶尔看到了自己三十余年前参加高考留下的四张准考证,不禁百感交集热泪盈眶。蓦然回首,一路艰辛。从19781981年,我连续四年参加全国统考,终于实现了由初中起步跨入大学的跳跃。这四张准考证满载着我的心酸、满载着我的汗水、满载着我对人生梦想的渴望,是我在人生旅途艰难跋涉留下的深深脚印,值得我格外珍惜。这四张准考证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人生不怕起点低,就怕志向小;不怕困难大,就怕决心小;不怕坎坷多,就怕梦想小。您认为我说得对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