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康桥的头像

康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15
分享

妈,还疼吗?

春天,天气多变,我不慎患上了感冒,不得不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治。医生一番诊断后,安排我输液。

那天,卫生服务中心的大厅里,人并不太多,有两三位和我一样的患者,安静地坐在连排的椅子上,一边输液,一边看手机。靠墙的地方,摆放着两张小床,显然是为那些老弱病人准备的。诊室在隔壁,坐班医生正耐心地给患者看病。整个大厅里,几乎没有人说话,输液的人都各自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时间在药液一滴一滴的坠落中,悄然无声地逝去。

就在这时,大厅的门被轻轻推开,进来两个人。一位是头发花白的大妈,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面容显得格外憔悴;另一位是穿着蓝色帆布夹克、四十多岁的男子。男子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大妈,从他们的神态和动作中,很容易看出两人是母子关系。儿子熟练而轻柔地将大妈安置在小床上,扶着她慢慢躺平,帮她垫好枕头,又脱下她的鞋子,然后,拿起一旁的薄毯子,盖在她身上。一系列动作,耐心而体贴,很难想象这会是一个长得有点憨粗的老爷们干的。

护士很快进来了,动作娴熟地给大妈扎上针,仔细调好输液速度,温柔地说了声 “有事喊我”,便转身离去。儿子紧盯着母亲扎针的手背,眼神中满是关切,又伸手顺了顺输液管,确认一切无误后,才找了一把凳子,在床前坐下。“妈,还疼吗?” 儿子看着母亲苍白的脸,轻声地问道。“好多了,我没事,有护士呢。你回去吧,还得跑出租啊。” 大妈轻声催促儿子回去。听到这儿,我才知道儿子是开出租车的。可儿子并没有动,还在安慰母亲:“妈,这是您第二天输液了,您这老胃病很快就会好的!我今天多陪陪您,不出车了。” 母子的对话,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进了我的耳朵,我的心里不由地一动,暗自感叹这真是位孝子。

坐了一会儿,儿子像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站起身来,利索地把自己身上的夹克脱下来,轻轻盖在大妈身上。他又问了一句 “妈,还疼吗?” 大妈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点点头,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那笑意里,蕴含着满满的欣慰和幸福。

看着眼前这温馨的一幕,我的心情无法平静,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母亲也是老胃病患者,病情严重的时候,常常疼得睡不着觉,只能频繁地到附近的小诊所打针、输液。可我呢,因为工作忙,很少陪在她身边。唯一的一次陪伴,输液还没结束,就被台领导一个紧急电话叫走,赶赴灾区采访。那时的我,业务繁忙,早出晚归,根本顾不上家。妻子不理解,母亲反过来苦口婆心地劝导,说我正是干事业的时候,家里不能拖后腿,应该全力支持。后来的几年,我转到外地工作,连过春节都不能与家人团聚了。有一次,直到年初一,我才冒着大雪匆匆赶回。离老远,就看见母亲瘦弱的身影在风雪中伫立,她一直在等我。事后听家人说,母亲为了等我归来,大年三十就已经在那儿等了一天了。从那以后,母亲的病就越来越重,在弥留之际,我都没能及时赶到她身边,让她看我最后一眼,这成了我心头永远也无法抹去的痛。

望着眼前这位悉心照料母亲的儿子,我满是惭愧。回想那些年,在母亲疾病缠身、痛苦难当的日子,前后加起来,我没有好好地照顾过她一个礼拜,也没有在她病榻前说过“妈,还疼吗?” 这样关切的话语。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好儿子,我对不起爱我胜过爱她自己而又深明大义的母亲。

如今,我有时间陪伴母亲了,可老人家已经不在了。远在天国里的母亲啊,儿子多想像这位孝子一样,轻轻地问您一声:“妈,还疼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