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他有五个孩子。孩子们都很听话,他曾制定了一个人生计划:他要出去跑生意,努力赚钱,然后买大房子,买漂亮车子,送孩子们去最好的学校……
后来,他在外面跑生意时出了点事,计划泡汤了。最后,他决定包下一片农田,种菜去卖。他觉得这是他唯一可以做的了。
每天,他都起得早早的,孩子们还没起来的时候,他已经踩着菜车赶到田里忙碌起来:施肥、培土、除虫;收获时,还亲自拉到菜市去卖。他种的菜鲜嫩肥美,价钱适宜;他为人忠厚老实,从不短斤少两,他的生意出奇得好。
一直以来,他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着,养活他的五个孩子。现在有的孩子已经大学毕业,还找到了好工作。
也许你会说,这有什么呢,他只不过是完成了一个父亲应尽的义务罢了。的确,他所做的事情,都是普普通通的,既不惊天地,也不泣鬼神。
但是,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位父亲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没有双手的情况下。
这是发生在湖北省武汉市某郊区农村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十多年前的一次意外,他被高压线击中,被迫截去双手,从此变成一名残疾人。我当时有幸采访了他。他在接受中央和省市多家电视台的采访时,因为现场是开放式的,吸引了许多观众。
“听说当时你曾想过死,为什么后来又改变主意了?”一位主持人问。
“当时真想一死了之,”男人回想一会儿,喃喃说,“可是后来一想,我死了,谁来养活他们呢?”答案竟是如此简单,所有人都愣住了。
短暂的沉默。现场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有人甚至流出了眼泪。
是的,爱就是这么简单,它只包括怜悯、善良、责任。
二
那年十月,因写一部反映彝良地震的电影剧本,我有幸到了彝良地震灾区采访采风,却意外地见到了一对双手双腿双脚残疾的母女,她们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坦然微笑面对,并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在当地传为佳话。
母亲今年39岁,双膝跪地“走”路,并在田间地头或家里坚强地劳动、做家务二十九年;女儿今年15岁,同样是双膝跪地“走”路,能用一双没有手指的“手”读书、写字、画画,并获美术奖。
这位母亲叫闵本会,今年三十九岁,她从母亲娘肚子里生下来就是现在这个残疾模样。十九年前经人介绍认识了彝良县牛街古镇楠木村的农民李勇才。经过二年的观察后,闵本会见比她大十八岁的李勇才真的没有嫌弃她这个残疾人的意思,便嫁给了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婚后,李勇才果然没有嫌弃这个双手双腿双脚残疾的女人,与她过上一年多的“幸福”生活。想不到,李勇才的“幸福生活”却让女儿李朝琴的降生给打破了。
李朝琴生下来的时候,完全是她母亲的一个“翻版”:双手十指弯曲并拢,像鸭掌一般有肉皮相互牵连,双膝关节变形,脚裸关节严重变形扭曲,无法伸直站立,且脚板肥大而厚实,极像一个“熊掌”。生了这样一个残疾女儿,给李勇才原本并不完整的家庭又带了新的不幸和痛苦。但善良的李勇才夫妇却并没有嫌弃这个天生残疾的女儿,俩口子发誓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把这个可怜的女儿拉扯大。尤其是母亲闵本会,在女儿三岁的时候,便开始教女儿如何“走”路,更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学会自己梳头、穿衣、吃饭和生活自理。
李朝琴长到十岁后,天资聪颖的她,眼见二个妹妹先后上学后,便盟发了也要上学读书的愿望。李勇才夫妇俩这下可为了难:让她读书吧,她没有手指如何能写字?她的那双“脚”又如何能走山路?可懂事的小朝琴说:“爸,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如何能见彩虹?我又如何才能在磨练中成长?”女儿一句话,让李勇才夫妇下决心,无论家庭有多困难,也要让她去上学读书!
如今,十五岁的李朝琴虽然才读小学五年级,但她在班上的成绩都门门都是“优秀”,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2012年春季还获得学校美术比赛优秀奖。记者在她家意外地发现了李朝琴画的一幅《老虎吃西餐》,图画的质量虽不是很高,但她的“创意”之新,却令人惊讶。我曾问李朝琴长大了想做什么?她笑着说,她的理想是当一名无手指的画家。
在采访李勇才时,我曾经问过他这样一个问题:“当你看到女儿生下来时的模样,你心里没有其他的想法吗?”老实巴交的李勇才说:“说实话,当初我有些失望,但既然她降临到了我们这个不幸的家庭,我们做父母的就不能不管她,再苦再累也要把她拉扯大。”
是的,爱就是这么简单,它只包括怜悯、善良、责任。
2012年1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