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建雄的头像

杨建雄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04
分享

一枕旧梦写往事

记忆的碎片就是萦回岁月的烟云。

                                                       ——邵燕祥

(一)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每一道刻痕都会留下记忆,是对苦难岁月的昭示。儿时的记忆波涛汹涌,让我潜意识里再写过往的懵懂。

记得在电石厂空旷的大操场,这个操场是云阳镇中学的操场。在这个操场上,燃放过烟火秀。我跟着大人们,披星戴月地奔赴了云阳中街看这场烟火秀。从我家到电石厂的这个大操场有一条近道,直通到了烟火秀的地方,也就是最佳观测点位。这个最佳点位就在电石厂对面,云阳造纸厂污水排放的沟渠对面的渠岸的高沿边上,有一条路顺着排污渠一直通向了云阳街道。我记得是母亲抱着我,裹着厚厚的棉被,坐着架子车,哥哥在前面拉着,我大姐跟在架子车边上,二姐和母亲,还有我都在架子车上坐着。遇到上坡的地方,二姐就下来走,帮着大姐把架子车往前推,使劲地向上推。实在推不动了,母亲就下来,抱着我走过这段坡地。

燃放烟火是那些年刚时兴起的一种庆祝方式。庆祝的原因,或者说是起因是造纸厂获得了一个全国的二等奖,是银奖。这样的烟火表演持续了一周左右,到了第二年,我记得又放了一次。总之,两次燃放烟火的演出,我都去观看了。我看见了什么,我看见了我母亲怀里抱着我去看世面,看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烟火秀,一场科技与文明之火在中国乡村的喷发和烈焰。我看到了烟火漫天,看到了烟火的绚烂,看到了烟火的瞬息万变,还看到了观烟火的人山人海。为了看烟火,也有人失足掉进了排污渠里,打捞上来都让硫酸和盐酸等侵蚀到了皮肤,大面积的皮肤要重新植皮。为了看烟火,十里八乡的奔走呼告的乡亲们不厌其烦地来到观测位,挤不到人前面去都是来看了一个寂寞,只能远处观望和仰望烟火。观看烟火的最佳的距离是恰到好处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就是围绕着大操场的一圈。

看烟火回来的路上,人们都在一边走着一边议论看到了什么花型,听到了一声声的巨响犹如天空惊雷,还有人被烟火惊吓得了耳鸣。我是在母亲怀里,我的耳朵被捂上了,眼睛透过被子的缝隙看见了一束飞弹样的烟花腾空而起,到达夜空指定的高度后向天空散发出巨大的花蕾,紧接着就是飞毯样地向四周绽放,五颜六色的花蕊在极速的飞奔,并消失在夜空,划向天际的是一道闪光。

(二)

我们村是东西的走向,在南北两侧建有农舍。我家是在北边一侧,村子中央的大柏树下。原来村里最早建有的庙堂的地方,后来拆了,划宅基地就给了我们。

我们原来的老屋是在我大伯家,在村子的南边,第二排的第一家,就住着两家人,其他的一家人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后来都把分散的这两院子的老宅子拆掉了。因此,在我四爸家现在的宅子上建了新屋。老屋和新屋,我都去过。之后,我爷爷去和我大伯家过了,我大伯家搬到了村口的南北走向临村道建了一整套院子。我奶奶和我四爸在新屋子过。新屋子就是我四爸家,新屋子是东西两排的厢房,有门楼,比不上老屋。我大伯家的老屋算是我家祖上最先建的老宅子,是厢房,有门楼子。门口有两个石墩,大门阔气得很,真是高门楼!门扇上有装饰的图案,门框和门扇都油漆了上等的黑漆,油光锃亮得很。我四爸家的新屋子里住着一大家子人。我父亲分得的一间房子就是家里的厨房。后来村子划分了新的宅基地给我家。新屋的厨房,不可能拆了拿到我家的屋里再建,所以说,大家庭分的东西,我父亲连一个柴棍棍都没有拿到,美其名曰给鸿安(父亲的乳名)分了一间厨房。我哥哥就出生在这间厨房的炕上。

话说修路,是我最近才想起的一件往事。就试图还原当时关中农村基本建设的场景。

天麻麻亮,母亲和哥哥就拉着架子车往我们村子北边的河里忙碌了。村民都是这样的时间点出发,待天亮就赶回来了一趟。是修村子里从村口东边到北边,一直通到县道上的一段一公里左右的村道。架子车上拉得满满的碎石。每家每户都是按人口给设定的拉满的石子的立方。起初,我是在北厢房的土炕上睡着。母亲和哥哥,两个姐姐都出发了。把我和黑狗留在家里。后来,我在土炕上醒了,就爬起来,跑到炕下边哭,一直哭到家里人回来。因为北厢房的门在外边上了栓,我怎么摇门都开不了。只能在炕下边哭,累了就玩会,歇会儿接着哭,喊妈妈!再到后来,母亲看我这样哭也不成,加上我奶奶也听到了我的哭声,训斥母亲一番。我就让母亲带上了去庄头河里拉石头了。庄头村在我们村子的北边,出门我家的后院门,一眼就能望见的村子,还有嵯峨山,这山里埋了两位唐朝皇帝。遇到晴天,我一眼能看穿嵯峨山的轮廓,层恋叠嶂、郁郁葱葱。我说的河,就是冶峪河,在我们拉石头时,河里还有水,没有断流。随着后来社会的发展,这条河到了我们这里就每年有几个月断流,上游建了水库,水资源就更加的迎来了要保护。沿河采砂和采石的场子都被禁止了。

记得我还在一弯浅浅地睡梦里,被母亲放到了架子车上,拉到了冶峪河边。到了拉石头的地方,母亲让我二姐背着我,或者抱着。我哥哥和母亲,还有大姐就开始挖石子,再接着就装车。待装得满满的架子车后,哥哥和母亲轮换着拉架子车往回走,大姐和二姐轮换着背着我,或者是抱着我。我就这样一路跟着母亲和哥哥拉石头的架子车回到了村子里。

全村人齐上阵,火热的农村基本建设浪潮在进行着。等待每家每户拉的碎石填够了既定的立方任务后,村里就找了推土机,把石子推得平展,一层碎石,一层黄土,再请来了压路机,轰隆隆地声音老远处就能听得清晰。压路机把路面压平整后,最后在路面上铺上一层细碎的石子,修路的基本工作就大功告成了。

从修路这件往事说起,每个村子,在那些年,都经历了自力更生的修路的事情,是村道。这些村道如渔网密密麻麻地织成了农村的基本道路的网络格局。这些格局在现在来看基本上没有得到大的改变。再建的路,也是在原有的路基上扩建和翻新。

光阴荏苒。再到后来,我们村子里又修建了从村子东口到南边直通环山环线的路的一条村道。这条村道路过我家祖坟。我家祖坟在北丁村和我村种地的十字路口,这里有一个配电中心,我们叫电房房。

我父亲跟着我爷爷来过这里给祖先上香焚纸钱,愿祖先保佑我们平安!父亲曾经回忆这里的祖坟是高高的土堆,一个连着一个,像一个个的小小地山丘。按照方位埋葬着我的祖先,都在坟茔里静静地呵护和庇荫子孙。后来,再到后来,平坟运动就把我家祖坟推平了,成为了耕地。但是我们逢年过节对祖先的迎来送往也都在这里完成。一个中国人对祖先的最高礼仪也在这里绽放,是对祖先的祭奠和无尽缅怀。

人生是复杂的,人也会随之而变得复杂。我爷爷和我奶奶都回到了故土,深埋在了土地里,是分给我家的土地里。而我父亲和母亲终究没能回归故里。也因八队(埋藏村子里故去的人的专用土地地方)每年要迎来过了三年的坟地要把土堆堆尖尖用推土机推平,再有老去的人再次利用再埋葬。无奈之下,父亲和母亲在生前选择了将骨灰埋葬在引镇。父亲生前曾经来过这里,引镇的一片浮云,带着终南山的仙气,眼前流水一湾,荡气回肠。

历史并不会很快斑驳成尘。我的家族的历史和族谱有一位大先生记述,并不是我。我写下的这些很多叙述和故事都会飘零于文学之海。

(三)

露天电影,你看过吗?我在小时候村子里看过,后来到了大城市,在社区的院子里也看过。两者的感觉不一样。

在村子里看露天电影,幕布在村子的中央道路上挂了起来,放映的录像播放机在幕布的正面立了起来。放映员很早就布置好了露天电影放映的设备和环境架设及搭建。在幕布的两个立柱或杆子上都会升降两个大音响设备。对于我来讲,看电影就是瞅星星,看不懂,实质上是图个喜庆,能有夜里在村里串来串去地玩的机会,也只有在大人们都专注看电影时,我们这些小孩子才开始了疯狂地玩耍。我们都玩些什么呢!捉迷藏!我记得最让我们惊心又动魄!那天夜里,早早地就把位置用凳子给自己先占上,管看不看电影,凳子占位置的事情一定会办得漂亮!接下来,在电影放映序幕时,大人们都会很认真很认真地观看电影,正如我们长大了后在社区院子里看电影一样,把电影的观看权使用得妥妥地。我们小孩子就成群结队地出现在电影现场的四周,戏耍和逗乐的就全来了,一直到电影正式开始,我们就开始了主角的演出,我们开始了捉迷藏!一个人在大柏树下用手绢蒙上眼睛,静待一分钟,其他人都去躲藏了起来。然后,这个蒙了眼睛的小孩就开始撕下手绢,到处跑着找人。我们一般都会在附近的地方藏起来。好能让这个小孩子找见。如果都找不见,怎么开始下一轮呢!所以说,娱乐玩的就是心惊肉跳!会玩,才算赢!玩累了,就回家喝点水,接着来!直到电影散场,我们玩得嗨!有些人直到大人们扯着嗓子喊才偷偷地溜回家!或者回应一句大人的话,知道了!不耐烦地,悻悻地回了家!在露天电影的整个放映过程里,我们小孩子就静不下来,到处疯野似的奔跑,欢天喜地啊!有时被大人们硬生生地圈在凳子上坐着看一会儿电影,就又跑了。因为电影里的东西吸引了我们一部分,但是不是全部。我们在露天电影放映的夜晚,欢快地,爽快地玩着,我们用那段绝妙的时光为金色童年做了很给力的诠释:活力!这是在本村里看露天电影,我们就不守了规矩,分明不是看电影,是捣乱!可是,我们偶尔会绕着电影的幕布转圈,将自己的影子倒映在了幕布上,争先恐后地做着很多好奇的动作,让大人们看我们的憨豆样!惹得大家都在呵呵笑!我们可笑吗?我不知道。但是当我们跟随大人们,步行或是骑着自行车到其他村子里看电影,那就严肃多了。我们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我们不远几里地走到这里来,是看电影!看电影!看电影!我们也是奔着电影有看点来,哪怕是黑白电影,哪怕是外国电影!因为外国电影,我们根本就看不懂!我记得看过的电影有《铁道游击队》《追捕》《高山下的花环》《上甘岭》《地道战》等等。

如果是到其他村子里看露天电影,我都是跟着哥哥姐姐,徒步去的,来回好几里地。一路慢步,一路听着他们说话,时间过得好快。遇见电影里的故事情节打动了我,在回来的路上,我让哥哥姐姐又给我讲一遍,我回家后,把看了的电影又给母亲和父亲复述一遍。就这样,我的讲故事的天才就练就了。几番加工,我讲给父亲和母亲的我看过的电影就与电影的本来面目不一样了。我得意地认为,我进行了二次创作了。其实,我把我脑海里记忆深处难以忘怀的都讲了出来,我没有记住的或者是遗忘的终究不在我话语里说出来。

长大后,在社区小院看露天电影,是省了一张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票,端坐在小凳上,从电影开始看到结束,有时感觉还不过瘾,露天电影就挤时间放映两部大片才算是过够了电影瘾!我们会随着电影里的喜怒哀乐让我们唏嘘不已,或者看电影流泪替古人担忧!每回看完电影,我都会面对哭墙告诉自己,别演电影里的影中人!

露天电影啊!再也回不去的露天电影让我怀念人生美好如初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