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力量叫信念
我给我的学生们讲,当年我能考上大学,并不是我有多聪明或多勤奋,而是因为我有母亲的一再坚持!
我的母亲是目不识丁的农民,没进过县城,没坐过火车,没上过学校,但她却始终认为读书的人比不读书的人能干,不仅知道的事情多,而且会做的事情也多。
哥哥考上大学,方圆十里的人都羡慕我的母亲。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能考上大学的人,别提在一个社,就是一个村,一个乡,人数算起来也都是屈指可数。套用现在流行话来说,当时高考的升学率那是相当低的。不过,与现在上大学不同的是,那个时候包发配,每个大学能毕业的人都会有份工作,而且每月按时按量得到发放的工资。人们习惯把考上大学的人叫做吃闲饭的人或者公家人。
哥哥成为公家人时,我还在上初中。不少同村的同龄都觉得我要放松学习,因为在我们当地,最理想的家庭模式,就是家里有人挣工资旱涝保收,有人守在家务农丰衣足食。父亲默认奶奶的建议,让我在家务农将来伺候他们二老的起居,父亲不敢明说,只是对我的学习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我想上学读书可以,不想上学也可以。奇怪的是我母亲不但强烈反对奶奶的想法,而且竟旗帜鲜明表示她家老二也是大学生。母亲一旦我周末回家,总在我耳边不断灌输只有读了书才叫给自己攒私房钱的思想,而且反复以附近人考上学的与没考上学的生活进行比较说明,叮咛我一定要在学校好好学习。
高中的三年,我逐渐觉得我能考上一所大学。在高三预选时,记得我的预选成绩在全县高三学生中处于榜上靠前的位置,可惜接下来的一段集中培训,我的认真程序下降,高考成绩勉强上个一般的中专。可能是大家说我是好学生我产生了自信,我选择复读来实现我的理想。
一年的复读很快结束,我的总分却没增加多少,但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却提高了一大截。哥哥认为我偏科了,爸爸觉得我骄傲了,只有妈妈鼓励我再来一年,说我一定是力争考好大学,心里压力太大了。当然,只有我一个人清楚是怎么回事。原先我们三个人合租的房子,两个没有预选上就直接出去打工了,其中一个的老乡,也是我的同学,没有预选上准备来年补习就来住在里面,可能是妒忌,也可能是太自我,总之,丝毫不顾忌我的感受,一点不尊重我的作息时间,在高考当天的晚上,我俩便吵起来,而且最后动起手来……
第二年的复读我属于免费生,直接编在补习快班,因为我的高考分数算高分。转眼高考又来了,考场上我感觉答的一般,买来标准答案的书一对,自认为不错的几门课发挥也是平淡无奇。我估计到高考的结果,我把自己跟同学一块打工的想法告诉父母,母亲死活不同意,叫我马上回家!
高考成绩的揭晓证明了我的估计。可是我的母亲让我放松心态,本着歇缓一年的态度再来一年。高考后的假期,虽说是七月的天气,但我的心一直是冰冷冰冷的。我没翻过一页书,只是拼命地干农活,希望极度的疲惫让我忘记落榜的无限痛苦……
幻想把时间静止下来,可时间出奇的快,马上又一个新学期开始。打工的人陆续出去打工,上学的人前后出去上学。只有我想打工,可母亲却让我再复读!呆在家一个人苦闷至极,母亲除了干农活,大部分时间在苦口婆心劝我再补习一年。看着母亲每天眼泪涟涟,我给母亲甩了一句:我给你再读一年!
现在,我工作都二十多年,母亲不时还提及我当年说的那话,给母亲再读一年书!让我感激的是,第三年的复读,我成功了,我成熟了,我成长了!
问母亲,家里经济一般,为什么还一直坚持让我补习考大学。母亲告诉我,有个算卦的讲我是一个吃闲饭的人,我考不上大学她不死心。
当然,算卦、面相、占卜等属于封建迷信,没有丁点科学性,但却在生活实际中能够给人以坚持的动力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像历史剧中的武则天和芈月,无论如何极端的困境,都能以超强的毅力和非凡的胆识破解一个个不可能,足见心理暗示可以挖掘人的潜能,创造各种神奇。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那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生活在此地的孩子,耳濡目染,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宝座的?在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面对三百多名记者,罗杰●罗尔斯只字未提自己的奋斗史,却谈起他上小学时的校长——皮尔●保罗。
原来,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保罗发现学校的小孩比一般的小孩更顽劣,整天无所事事,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偷东西几乎是家常便饭。校长虽说想了不少办法去引导,可惜依旧收效甚微。后来发现这儿的孩子都很迷信,保罗于是上课时就多了一项给学生看手相的内容。
一天,在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罗尔斯记下这句话,并且相信这句话,从那天起,四十多年来,纽约州州长这几个字就像一面旗帜,无时无刻不在心中飘扬,不但激励着罗尔斯前进,还激励着他时刻用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不再污言秽语。
罗尔斯最后讲,在这个世界上,信念这种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所有成功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
有什么期待,就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现实中,我们许多人都是因为看见而相信,只有少数人却是因为相信而看见。
遭受厄运,只要有信念,希望的火炬就能点燃;遇到险境,只要有信念,生活的风帆就能扬起;身陷困窘,只要有信念,高洁的品行就能保持。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曾说改变世界的有暴力、金钱和知识三种力量。其实,在人生中,信念何止不是一种力量!